书城成功励志20~30岁,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15105600000006

第6章 你的幸福谁做主

即使是亲生母亲,也无法为我们的明天负责;即使是出于一片孝心,我们也不应放弃对自己人生的决定权。

1

巧是去年元旦结的婚。虽早有耳闻,但得知这个消息我还是有些意外。即使是不错的好友,我也认为她和彦走到一起是个天大的错误。其实不仅是我,几乎所有认识她的朋友都是这样一种感觉。

之所以如此,是基于人们以往对彦的认识。无论才干、相貌还是人品,彦都不能算作优秀。在公司工作时,彦几乎身无长物,凭的只是老板封的一个空头名衔。要说相貌,彦一不魁梧二不挺拔,满脸的疙瘩更是让人望而生畏。尤其最让人接受不了的,就是他的夸夸其谈。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总要先说得天花乱坠,真正到做的时候,却雷声大雨点小。每每办起事来,他总是浮皮潦草,给人不实在的感觉。

而相比之下,巧则才貌双全。不必说身材好看、人长得漂亮,她做事的干练是公司少有的。当时公司销售部的业绩,一多半是她拿下的。对于公司来说,她是做业务的一把好手。再加上她性格外向,温和而又乐观,所以在公司里人缘相当不错。

听说他俩谈恋爱,我开始一直都不相信。因为两人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不太般配。仿佛也料到了这一点,他们的关系很长时间里都处在半地下状态。

事后我才听说,是巧主动追的彦。她喜欢彦身上的那种叛逆气质,还有他独有的那种“黑色幽默”。甚至连他脾气太面,也成了她喜欢他的理由,因为她说什么他几乎从未反对过。他对她的百依百顺,正好为她性格上的强势找到了一个绝好的归宿。

尽管大家都不看好这对冤家,可人家你情我愿,谁也没什么好说的。不过还是有一些好心的大哥大姐,旁敲侧击地提醒巧,让她慎重考虑,毕竟这是一辈子的大事。巧是个聪明人,一听便知,不过她相信自己的感觉。于是,人们的热心又变成了冷眼。而两个人依然我行我素。

如今,两人结婚已经一年有余了。除添了一个可爱的小宝宝,两人还在郊区注册了一家物流公司,做起了自己的小生意,日子过得甜甜蜜蜜。

回首当初人们对巧的担忧与阻拦,我突然觉得有些好笑。可不是吗?那些“好心的”人们差点儿成了棒打鸳鸯的法海。反过来,我对巧的坚持更加钦佩不已。

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只要自己感觉到了真正的幸福,我们又何必在乎别人的眼光?相反,在别人看来幸福的东西,也许在我们这里并不幸福。

人生路上,没有谁会为你的未来埋单,只有你才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因此,自己的幸福,只能也必须由自己来做主。

2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姑父年轻时候的事。

当年,姑父从部队转业后被分配到陕西省某重点国企工作,因为业务技能突出,他被特批回家探亲。组织上还答应给他办理全家的户口,并安排家属的工作。

姑父回家后,见到了阔别多年的老母亲。姑父向老人说明了此行的目的,并表示了举家迁往陕西的想法。

不料一说要去外地,老母亲立即表示反对。不仅自己不去,她还极力主张他也不要去了。他当兵这些年,母亲在家里想他都快想疯了。如今好不容易盼回来了,却只是待几天就走。这一走又远隔千山万水,不知何年何月自己才能再见他一面。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想尽一切办法顺势把儿子留在家里,再不让儿子离开自己了。

于是,她寻死觅活硬是把姑父留下来。任凭陕西那边怎么往家里打电话要人,她都说这里根本没有姑父这个人。当时的她也许没有想到,她的疼爱,竟然彻底改变了儿子的命运。

离开了工厂车间式的生活,姑父不得不在农村另寻出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一直没有经济来源。快40岁时,他终于在亲戚的建筑队里找到了一份工作。因为有大型企业工作的经历,他逐渐当上了工地的领导。但无论其经营规模还是收入水平,都无法与当初的大型国企相提并论。再加上年龄一天天大了,没干几年他就又被年轻力壮的后生替下来了。

如今姑父已经50多岁了,靠卖苦力,他终于给一双儿女办了婚事,可靠孩子们的那点收入怎么也不够家里的花销。他已过多地透支了自己的体力,再也干不动什么重活,只好在一个小私营企业里烧锅炉,赚一点微薄的收入。

村里人提起姑父,都说他是个有本事的人,可他的本事恐怕这一辈子都很难再使出来了。如果当年他不听母亲的话,执意回陕西工作,现在最低也是个高级工程师。事实上,凭他的能力如今当个厂长经理之类的领导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可惜,这只是个假设!

可惜,如今他已早生华发,青春不再!

有时候,父母出于好心为孩子做的决定,恰恰是害了他们!

即使是亲生母亲,也无法为我们的明天负责;即使是出于一片孝心,我们也不应放弃对自己人生的决定权。

为了将来自己绝不后悔,从现在起,我们就应该独立自主地决定每一件事情,并且真正地为所做的每一个决定负责!

这并非不听父母亲友的意见。作为人生路上最亲密的人,他们的意见我们当然要认真倾听。但真正做决定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因为只有自己才能为自己的明天负责、为自己的幸福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