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方法胜过好老师
15111000000012

第12章 勤于思考

无论成人还是孩子,在学习任何知识的过程中,都会应用到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其中有一类是属于认识过程本身的智力因素,比如思考能力、思维能力、创造力、注意力、想象力、观察力等。事实证明,这些智力品质,时刻影响着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掌握良好的智力品质,对孩子们更好的学习和生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此,培养孩子良好的智力品质,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必须要做的功课之一。

对孩子来说,只有从小就掌握勤于思考的法宝,才能够拥有创造力,更好的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作为家长,最重要就是要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让他懂得如何去思考,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并为自己的人生绘出美好的蓝图。

在思考过程中,思维是最关键的过程,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所谓思维能力,也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说:“让我想一想”,“我再考虑一下”,说的正是这种能力。而勤于思考,则是指我们在遇到任何问题的时候,都要正确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认真思考,以得到较好的答案。

现代原子物理学的奠基人卢瑟福对勤于思考这一学习方法十分推崇,有个小故事是这样说的:一天深夜,他偶然发现一名学生还在实验室埋头工作,便好奇的走上前去问他:“今天上午你在做什么?”学生答道:“在做实验。”“那么下午呢?”学生说:“做实验。”卢瑟福不禁皱起了眉头,继续追问道:“你晚上在做什么呢?”“也在做实验。”学生说完奇怪的看着老师,不知他想说什么。卢瑟福大为恼火,厉声斥责他:“你一天到晚都在做实验,你打算用什么时间来思考呢?”

在这个故事中,看似是一个勤奋的学生遭到斥责,委屈无比,但实际上恨铁不成钢的老师说出了他迟迟无法成功的症结。

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少孩子整天“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成绩却始终不佳,此刻,作为家长,如果还是一味让孩子闷头苦读,将最终葬送孩子的聪明才智和光明的未来,这时你不妨问他一句:“孩子,如果我们一天到晚都在做题,什么时间用于思考呢?”相信这一句问话,会引导孩子学会思考。因此,他的聪明才智也将在逐渐养成的勤于思考的习惯中增长起来,发挥出来。

听名人讲学习方法

世界著名的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思考能够拯救一个人的命运。”他一本名为《思考致富》的书中深刻的揭示了运用大脑获取成功最好方法,那就是思考。著名文学家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思考,是最有利的武器。”

英国剑桥有位名叫迪·博诺的教授这样说:“一个人很聪明或者智商很高,只能说明他拥有创造的潜力,但并不能说明他懂得思考,因为智力和思考并不能相提并论,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像一辆汽车同驾驶员的技术之间的关系。你或许有一辆很好的汽车,但如果技术不过关,同样无法发挥它的优势,如果你的驾驶技术很好,就算是辆旧车,也能够驾驭自如。”

无独有偶,我国古代的孔子也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一个人,只学习而不去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这足以说明,思考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而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不仅能够让孩子学得更好,还会为他带来一个美好的未来。

专家建议 创造良好的“家庭思考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都会不由自主的运用大脑来思考一些问题,孩子也是如此。只要环境允许,再适当加以引导,他们的思考能力就能得到发展。

培养孩子明辨善思的好习惯,良好的“家庭思考环境”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是其中的关键,只有在家长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指导之下,孩子勤于思考的习惯才能够得以养成。既然如此,很多家长都会问,应该如何为孩子创造合适“家庭思考环境”呢?

首先,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父母应注意引导孩子对思考采取认真的态度。通常情况下,聪明的孩子可能会懒于思考,对任何东西都会不假思索的发表看法,而反应较慢的孩子则可能会因为担心说错或依赖性较强而不去思考。

这就需要父母在引导上多下功夫,比如在路上看到孩子原本认识的字,可以让他开动脑筋想想是什么,对反应快的孩子还可以提问一些与此相关的字或问题,反应较慢的孩子则需家长给予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支持鼓励。

其次,要随时给孩子出一些思考问题,无论是带他去博物馆,还是陪他看书或看电影,甚至游植物园、动物园时,都可以提一些问题,激发他的想象力和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的能力,促使他不断思考,从而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最后,全家参与,在家长们谈论问题的时候,让孩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比如家里需要添置一些东西,可以让孩子提出他希望拥有的东西,并鼓励他讲出原因,让他感受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有责任和义务对家庭事务提出自己思考后的结论。

一旦做到以上几点,良好的家庭思考环境被创设出来,孩子的思考空间得以展开,勤于思考的习惯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形成,并为其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深远影响。

培养孩子思考的能力

思考能力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够培养出来的。作为家长,想要孩子拥有勤于思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需要要让他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拥有高度的专注力以及稳固的执行力。只有当他掌握了这些基本能力,才能在学习和演练的过程中明白如何通过反复试验、不断摸索,并从中掌握知识,引发思考。

一般来说,孩子在家遇到作业难题的时候,都会毫不犹豫地问父母,这时父母通常会不自觉的将答案直接告诉孩子。实际上,这样不但会阻碍孩子思考能力的发展,扼杀他勤于思考的细胞,而且还会让孩子逐渐失去自己判断和尝试解决问题的意识。久而久之习惯于一遇到难题就问别人,不懂自己先思考后解决,且没有独立自主的意识。

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家长尽量不要立刻告诉他答案,应该利用引导的方式来协助他自己思考。

丁丁是个不太喜欢思考问题的孩子,每当在学习中遇到疑问,总是急忙跑到妈妈身边,问妈妈怎么做,妈妈也总是忍不住把答案告诉他。一次,丁丁的妈妈有事外出,三年级的丁丁在做作业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不会做的应用题,跑去问正在看报纸的爸爸,爸爸读了一遍题,决定引导孩子自己思考,于是问他究竟是哪里不会,是因为读不懂题目,还是读懂了不会做,丁丁说不清楚,于是又认真读了一遍题目,发现确实不懂题意,于是爸爸和他共同分析了题目中所列出的条件,并引导丁丁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列出自己认为对的算式,丁丁思考了一会儿,就列出了正确的算式,爸爸马上鼓励他说:“丁丁真棒,自己把难题解决了,想一想,这道题涉及了哪个知识点呢?下次再遇到类似的题目是不是也可以做出来?”

通过爸爸的谆谆善诱,丁丁感受到了独立思考的益处,此后再遇到学习中的问题,他首先自己思考,实在想不出来,才会请求父母的帮助,然后共同解题,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丁丁的家长惊喜的发现,孩子不仅学习成绩获得了进步,在日常问题上也开始变得喜欢思考起来,主动寻找未知的知识,从被动思考变为主动思考,并逐渐养成了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在培养孩子思考能力的时候,家长的帮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家长一定要认识到,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拥有勤于思考的主观愿望,使思考成为积极行为,而并非家长的意志所强加,这些才是他思考能力最终形成的关键所在。

培养孩子勤于思考的好方法

智力正常的人在出生后不久都会出现思考能力,而后随着大脑的发育和成长,这种思考能力也会随之发展。但为什么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有的人思考能力强,而有的人思考能力弱呢?实际上,这完全取决于后天的培养,那么究竟什么办法才能让孩子拥有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呢?

让孩子养成善于归纳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是培养勤于思考的重要一点。所有的孩子在开始的时候,看待问题都会有失偏颇,且不会归纳,这与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关,随着孩子年龄的递增,这种状况会逐渐好转。

作为家长,并不能坐等孩子自己的思维能力发育成熟,更重要的是应让他尽快养成对问题全面思考的能力。比如在孩子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家长可以引导他全面考虑这件事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后果,当孩子面临选择的时候,家长则应该尊重他的想法,并让他总结出每个选择的优缺点,这样不仅就会在培养他全面思考能力的同时,提升他纵观全局、作出决断的能力。

与此同时,让孩子学会将日常所学的知识一点一滴地聚集起来,归纳总结为一个系统的知识点,从而加强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孩子通过思考,学会总结和归纳的能力,进而更好的将知识点融会贯通,在之后的学习中随时举一反三。

学习小技巧

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除了家长的监督和引导外,自己的努力也尤为重要,很多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缜密的思考能力,那么如何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呢?

首先,坚持写日记和随笔。作为学生时代必不可少的锻炼工具,日记不仅是提高我们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最好办法,它同时还是一种严格的心智训练,也是训练思考的好办法。

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随时将身边的人和事以文学的笔触描绘下来,或在晚上休息前将一天发生的事情以日记的形式记录,每隔一段时间看看自己的心得体会,在获得人生经验和阅历的同时,思考能力也会得到提升。因为一旦拥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就一定会成为一个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和学习的好学生。

另一种方法是在说话时注意自己的用语精确。无论是成人还是学生,精确的用词不仅可以避免别人对自己的误解,还有助于培养清晰的头脑和缜密的思维,这会让我们在解读他人语言的时候同样做到精确和严密,这在和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同样是一种个难能可贵的优秀素质。

相信只要掌握了这些方法,并长期的坚持下来,你就会成为一个勤于思考的孩子,而这一良好习惯,不仅会伴随你的一生,还会对你的学习和生活,乃至将来的工作产生良好且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