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方法胜过好老师
15111000000023

第23章 保持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

心态时刻影响着人生命运,一个人心态的好坏,与将来的发展有着莫大关系,拿破仑·希尔曾说过:“一个人是否成功,关键在于他的心态。”究竟什么是心态呢?

心态是持久而影响思维过程的一种情绪状态,当心态形成某种心境之后,人们的情感往往会由引起此类心境的事物迁移到同类或与之无关的事物中去,这就是心境的蔓延性和弥散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心态也是我们平时索索的心情,经常笑逐颜开,心情好的人往往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而一个时常感觉心情不好,沮丧郁闷的人则只能拥有消极悲观的心态,正如杜甫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真是这种心态的真实写照。

当我们拿出一个装了一半水的杯子,积极乐观的人会认为这个杯子里还有半杯水,而消极悲观的人却认为被子里只剩下半杯水了。假如摔了一跤,把手摔破了,有人会想:多亏没把胳膊摔断,而有人会想:真倒霉,为什么会摔破呢?由此可见,凡事都具有两面性,而问题就出在当事人如何去对待他们,成功者和失败者,最关键的症结正是由于心态的好坏。

作为家长,一定要认识到,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无论在孩子的学习中,还是在生活和将来发展方面,都会有很好的帮助,陕西省文科状元谢尼在一次接受采访中提到:“我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快乐的情绪,这就是我取胜的法宝!”

对孩子来说,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唤起他的学习爱好、学习积极性、开发学习潜能,促进他更好的完成作业,以及提高学习的效率与成绩,而消极低落的心态则会让他萎靡不振、不思进取、缺乏信心,从而造成学习上的障碍,不安于学习而影响到成绩和将来的发展。因此作为家长,对孩子的心态问题,一定要提高重视程度,并努力使他养成并保持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唯有如此,他的人生才会获得更大的精彩。

听名人讲学习方法

不能不说,心态对于人生的命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我们都知道,《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正是由于每天的以泪洗面,郁郁寡欢的心态才造就了她悲剧式的命运;我国伟大领袖、一代伟人毛泽东则是因为有着“战天斗地”的积极心态、革命的乐观主义和大无畏的精神,从而带领中国人们翻身做主、成就了伟大的基业。

国外著名心理学家曾在实验中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是动物活人,心态的好坏决定了行为,而行为则决定成败。”一个人如能长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预防和减少心理问题,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效能及生命价值都会有所帮助,美国积极心理学大师泰勒·本沙哈尔博士曾提出这样的一个公式:成功=正确目标 积极心态。由此可见,积极乐观的心态是多么重要。

专家建议 了解孩子在学习中的心态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的孩子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他们所面临的挑战也在日益增加,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和消极悲观的不利因素时刻影响着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那么在孩子的学习过程当中,具体有哪些心理状态呢?

第一,心理压力过重,由于学习的压力大或者个人的智力水平不够高,而时刻处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下,这表现在精神过度紧张、脾气暴躁、焦虑、抑郁,难以静心学习,甚至出现抽烟、酗酒、打架等自暴自弃行为上,而这些都说明了孩子正处在很大的心理压力之下。

第二,由于自身基础差或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无法再学习中获得满足感,从而觉得学习无望,对学习失去信心,或缺乏爱好,厌学情绪严重,有着强烈的自卑感和消极懒散、意志薄弱、无心向学,甚至出现沉迷网吧、贪恋游戏、逃学、迟到、早退等现象。

第三,纯粹的放弃主义,只是迫于家庭压力而不得不上学,心理上却只准备混个毕业证书,将学习生活视为“牢笼”或“监狱”,恨不得马上离开,从来没有自主积极向上的学习概念,这些孩子往往会表现出学习上心不在焉、上课开小差、考试满不在乎或经常作弊等。

第四,学习态度积极主动的坦然主义,这类孩子对于学习自觉主动、胸有成竹,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对自己充满信心和希望,能够稳操胜券,对周围事物也均能坦然对待,表现出认真听课、努力学习,考试沉着应对的良好状态。

以上几种对待学习的心态,除了第四条外,其他均属于消极心态,而这几种心态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有时通过一定的条件会发生转化,作为家长,正确认识到自己孩子所处的心理状态,努力改正消极心态,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使其转变或保持好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从而使他实现快乐学习,并顺利完成学业,走向成功和成才之路。

让孩子树立为实现自我而奋斗的理想

不少家长在认识到孩子良好心态的重要性之后,都希望能够帮助孩子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此时,激发起孩子正确的学习动机,让他拥有实现人生价值的概念,从而勇往直前的追求理想,对促进积极乐观心态的发展有着很好的效果。

苏联伟大的作家和教育家高尔基曾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能力发展就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国的革命先辈谢觉哉也曾说:“一个人有没有成就,决定于他年轻时代是否有志气。”理想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动机和目的,只有树立了远大目标,有理想有抱负,他的心态才会积极,学习也会拥有动力,而立志则是实现理想的前提条件,志不立,则如无舵之舟,无勒之马。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我们都知道“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激发起孩子的志向,比如将来要成为什么人,做什么工作,实现什么理想,然后将他的前途命运同自身命运乃至家庭、国家的命运相互联系,鼓励并支持他向着目标勇敢前行,他就能够运用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从而取得成功。

纵观人类历史上诸多成功之人,大多在青少年时代,树立了远大的志向和宏伟的目标,比如“立志为人类谋幸福而奋斗”的马克思,“以天下为己任”的毛泽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挤时间偷着学习”的高尔基,“自学成才”的华罗庚,“身残志不残”的张海迪……

家长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引导孩子以这些名人作为榜样,通过历史和现实的事例,帮助他从小树立为实现自我而奋斗的理想,从而促使他摈弃不好的心态,逐渐养成并保持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为将来的作为奠定基础。

引导孩子在学习中保持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任何人在生活和学习当中都不可能事事顺利,总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和挫折,比如学习成绩不够好,考试不理想,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不协调,对新环境不适应或者预期的目标达不到等,尤其是如今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孩子常常会为了作业完不成或任务做不到而苦恼,正如一首校园民谣所唱:“上学最早的,是我;回家最晚的,是我;玩得最少的,睡得最迟的,最困最累的,是我是我还是我……”

孩子在学习生活中的辛苦、劳累和困难,很多家长也是感同身受,但如果一味跟着抱怨,只会让孩子获得消极的心理暗示,从而更加觉得自己身处不幸,怨天尤人,作为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让他懂得:虽然学习时间很艰苦,但也是幸福的,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有能力才可以转化为将来的能力。在人生的道路中,只有经历过艰苦磨难的人,才可以成大器,当人才,玉不琢不成器,刀不磨不锋利,人不练无出息!让孩子明白生活和学习中的苦难和挫折,都是必要的磨练,运用积极乐观的情绪,勇敢应对,客观地分析原因,从挫折中总结经验教训,在失败中奋起,才是应有的心态。

家长要对孩子进行指导,引导他正确对待学习、爱生活和对待人生的态度,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心胸豁达、志存高远,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来面对一切,不让忧愁占据内心,不把郁闷挂在嘴上,凡事多往美好的方面想象,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持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

学习小技巧

我们总会被一些事情所困扰,也或多或少会产生焦虑、抑郁、烦躁不安或者害怕、紧张等情绪,但是我们如果始终被这些情绪困扰,很容易产生消极悲观的心态,从而无法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长此以往,不仅会对学习造成影响,还会影响到我们的心理健康和思想状态。那么如何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呢?

第一,目标适当法。一个整天为自己考试成绩不佳而烦恼的孩子,是无法专心学习的,因此我们必须要保持自己心境的平静,不要去胡思乱想,为自己确立适度的目标,比如下次考试要达到多少分,采取什么方式来做到,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努力去做,朝着成绩好方面去想,从而逐渐将自己的烦恼抛在脑后。

第二,放松心情法。在感觉紧张或焦虑的时候,可以尝试选择静坐、静卧或静立等姿势,一边做深呼吸,一边心理反复默念(时间约15分钟左右):“全身放松,心境平和,顺其自然。”这样可以在身体放松的同时,也放松了情绪。

第三,倾诉心情法。在发现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将折磨和困扰自己的行为或事情说出来,假如不愿和家长倾诉,也可以找朋友或玩伴来说,或者说给家里的宠物听,及时将不良的情绪释放出来,保持好的心态。

第四,宣泄情绪法。假如实在不愿倾诉,或找不到合适去说的人,我们还可以将压抑的情绪宣泄出来,比如写日记、爬到山顶大声呼喊、在无人的角落大声哭泣,或者任由自己大声唱歌等,此外,适当参加社会活动或体育运动等也能起到宣泄情绪的作用。

第五,系统脱敏法。当发现自己始终处在紧张不安、过分胆小的心理压力下,可以尝试着将受到困扰的事情或自己认为的缺点写在纸上,比如:我害怕老师、我不敢回答问题、我担心考不好……然后再将写在纸上的字用黑笔全部划上叉,再将它撕碎,通过这种方式暗示自己忘掉这些担心,从而轻松上阵。

掌握了以上几种调整心态的方法,相信不用多久,你就能逐渐拥有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而这种心态将会为你的学习和将来的生活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