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方法胜过好老师
15111000000022

第22章 养成细心谨慎的行为习惯

在日常生活,不少家长都发现,孩子平时无论是课堂还是课下作业都完成的不错,可一到考试成绩却总上不去,发下试卷来仔细一看,很多本来会做的题目都做错了,应该拿到的分数也给弄丢了,究其原因却只是“粗心”二字。其实粗心是孩子们常见的毛病,小的时候或许感觉不到如何,随着年龄的增大,它所带来的危害将会不易于生活和学习,甚至影响到将来的成才。

作为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细心也是后天形成的,但是想要养成细心的习惯,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要持之以恒。孩子的细心谨慎不可能是自己养成的,它需要外界的环境影响,尤其是父母的教育和影响,只有当家长以成人的细心来感染孩子,整个家庭环境是细心的,孩子才会自然而然的变得细心起来。

在学习中不够细心的孩子,不但无法取得良好的成绩,有时甚至还会影响到为人处事,以及周围人对他的看法,由此可见细心谨慎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影响极为深广。当然,过犹不及,过分的细心也不可取,因为太过细心谨慎,很容易到了谨小慎微的程度,甚至形成心理障碍,比如强迫症。因为盲目夸大和草木皆兵,会使得原本就脆弱的神经难以教育理性,从而面临崩溃,因此在帮助孩子形成细心习惯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度”,做到灵活性与原则性的完美结合。

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粗心常常会为工作和学习带来无尽困扰,而细心则会使生活变得更美,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细心的素质,让他在学习和生活中收获更多的成功成为每个家长必须做到的一点。

听名人讲学习方法

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曾说过:“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就大事业。”事实正是如此,尽管我们如今生活节奏在不断加快,日常工作和学习也开始加快速度,然而办事毛躁马虎、敷衍了事,不注重细节的人,一旦遇到大事,就会忙中出乱,什么时候也无法做成大的事业。

有时细心会被当做一种个性特质,因为它和神经类型有着不可不提的关系,比如内心敏感的人,往往会谨慎小心,耐心细致,只是有时会放不开手脚;而外向粗犷的人,做事通常会洒脱自在,不拘小节,做事往往粗枝大叶,马虎大意。但我们不难发现,通常值得信赖且取得骄人成绩的成功人士大多能够粗中有细,战略上藐视困难,战术上重视细节,从而做到运筹帷幄,把握机遇,精耕细作,处事圆满。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肯定都觉得张飞是个粗鲁,心直口快,脾气暴躁,看似有勇无谋的人,但如果你看完《大闹长坂坡》这个故事,一定不会这样想了。当时张飞只有二十骑兵,与百万曹兵来比,可谓寡不敌众!他并没有鲁莽行事,而是细心谨慎的想到了妙法,叫人把马尾巴上绑一块木头,让马带着木头在土地上来回奔跑,激起的尘土四处飞扬,就像有很多兵似的,曹兵看了疑惑不已,于是都不敢轻举妄动,之后,张飞大喝一声:“燕人张翼德再此,有胆者我等来会一会!”正是这种粗中有细的行为,这让他顺利取得了战役的胜利。为了表扬张飞有勇有谋的品格,后人编了这样的一句俗语,叫做“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因此尽管细心与先天气质有关,但依然能够在实践中逐渐培养,而只有努力培养并使孩子形成细心的素质,他才能够拥有效率,获得可靠的安全,并走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专家建议 造成学习中粗心的原因

我们都知道,粗心大意会对孩子的学习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不仅让孩子在大型考试无法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从而不能获得好的成绩,还会大大挫伤孩子的积极性,甚至造成自己原本就不行的错觉,导致孩子失去上进心,自暴自弃。想要养成细心谨慎的行为习惯,首先要找出孩子在学习中粗心的真正原因,只有明晰了这一点,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改正方法。那么,究竟是哪些原因使孩子形成了粗心大意的行为习惯呢?

首先,孩子对学习中的基本知识掌握不够扎实、不够熟练。很多时候,家长在孩子把简单题目做错的原因统统归结为“粗心”,其实有时并不尽然,有些题目或许并不仅仅是孩子不够用心而导致的,而是由于他的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比如有的孩子在数学的运算过程中,3 3=5的这类错误屡见不鲜,这就是因为加法计算没有达到滚瓜烂熟所致;假如常常出现7×9=53之类的现象,则是由于乘法口诀不够熟练。

其次,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的学习习惯如何,与家长有着很大关系,很多家长办事不够细心,总是大大咧咧,马虎粗心,自然想不到去培养孩子细心谨慎的行为习惯,从而导致了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匆匆忙忙,做题不加思考,只是图快,心浮气躁地敷衍了事,比如字迹潦草,不认真审题而匆忙作答,数字标写不清,标点符号混用,做完作业后不去检查等。

第三,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明白老师所讲的内容和要求。听课是学生时代的孩子获取知识的最好途径,认真听课则是获得优秀成绩的必要因素,上课的时间如果把握不好,课后即使花费多十倍的时间也很难达到这种效果。

以上的这些都是导致孩子无法养成细心谨慎行为习惯的主要症结,除此外,家庭环境的影响,身边或周围群体对孩子的潜移默化,以及家长对孩子的不同要求等也都是造成孩子粗心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利用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将粗心的坏习惯扼杀在萌芽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孩子细心谨慎的行为习惯,从而为他美好的将来添砖加瓦。

怎样让孩子做到细心谨慎

粗心大意是很多孩子常见的毛病,这种坏习惯会导致孩子生活中丢三落四,学习上错误百出,久而久之还会影响到将来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想要让孩子做到细心谨慎,功夫往往在细心之外,但是由于细心也是一种心理素质,因此完全可以通过以下的日常行为加以培养:

第一,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细心的习惯。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游戏就是他学习的所有途径,此时假如能够及时的培养他细心谨慎的处世态度,将会对他的一生产生有利的影响,那么应该如何去做呢?

玲玲的妈妈在玲玲三岁的时候就开始培养她细心的习惯了,她的做法是和孩子一起玩数豆豆的游戏,看谁数的对?还规定了奖励和惩罚的措施,谁数对了就奖励一个爱的抱抱,谁数错了就惩罚他被刮鼻梁,开始的时候玲玲经常会数错,一段时间后,她开始数的又快又好了。等到玲玲上学的时候,刚刚开始接触加减乘除,妈妈又想到了新的游戏,利用扑克牌做题,将四张加减乘除一起算,做对十道题就奖励一个小愿望,连续做错三道,就减少一个奖励,在锻炼了玲玲的数学思维的同时,培养了她细心谨慎的行为习惯。经过妈妈的耐心培养,玲玲的作业总是完成的一丝不苟,而且错误很少,学习成绩也始终是班里的前三名。

第二,从小事抓起,形成细心谨慎的习惯。

从小事抓起,由小到大,循序渐进,是养成孩子细心谨慎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通过每件小事的不断累加,大脑皮层会不断积累信号,从而形成思维定势,这种方法也叫做习惯成自然。孩子的心理往往不够成熟,大道理对他们来说是讲不通的,即使他点头称是,往往也不会记在心里,所以从身边的小事来不断要求他。

为了让孩子养成细心的习惯,开始可以简单的要求他每天整理自己的书桌,将东西整齐有序的摆放,整理书包,并且将第二天要带的东西一样样的检查并放好,同时注意及时的提醒和指导,并适当加以鼓励或奖励。一段时间后,将要求增加,如整理房间,每天起床后叠被子、理床单,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孩子一旦能够将这些做到细心谨慎,不出疏漏后,在如法炮制的将这种行为习惯转移到学习中,也就显得十分自然且容易了。当然,在引导孩子做家务时,一定要说服孩子,让他积极主动,而不是强制实施,否则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第三,培养孩子做事的兴趣。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只要对一件事有了浓厚的兴趣,不仅会细心谨慎,而且会积极主动,乐此不疲,因此为了培养孩子细心的行为习惯,在提高孩子做事兴趣方面,家长需要下点功夫。当孩子喜欢一件事情,且此事与学习或养成良好习惯相关,家长应及时鼓励,并适当予以指导,同时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开始时,或许会出现种种不如人意的地方,只要鼓励他他坚持下去,在他做事和学习中稍改粗心的毛病,便大加赞赏,他的兴趣便会不断得到提升,从而更加细心谨慎,尽量将事情做到最好。

第四,排除影响孩子细心谨慎的干扰情况。

在孩子专心致志、细心谨慎做事的时候,一旦受到外界干扰,就是产生心绪烦乱,情绪不定的感觉,很难做到全神贯注,因此家长在孩子做作业或完成一项有意义的事情时,尽量不要看电视、聊天、讨论问题等,做家务也要尽量不出声音,最好能够坐下来看书,或陪伴孩子一起学习,以此来排除干扰,为他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其能够集中精力。

一种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期的不断坚持,让孩子做到细心谨慎也并非一时之功,需要长久的努力,作为家长一定要坚信,孩子的好习惯一定可以养成,因此在讲究方法的同时,更要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学习小技巧

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细心谨慎的行为习惯不仅会让我们显得更加讨人喜欢,还会使我们在学习成绩上有一个更好的突破,因为首先我们不用再担心由于粗心大意而出现的丢分情况了,那么需要如何做,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自己细心谨慎呢?

第一,我们要集中精力,重视正在进行的事项,比如学习的时候,克制自己不要因其他事情分心,将手头上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处理圆满,久而久之,一旦开始学习,就会产生专心专注的条件反射,同时也能做到细心谨慎。

第二,排除有可能出现的干扰,稳定自身情绪。每个人的心理能量都有限,假如有太多的繁杂干扰,必然会导致情绪不稳,心绪烦乱,我们的注意力也容易涣散,很难做到全神贯注,比如做作业的时候看着电视,大脑则必然会受到干扰,无法稳下心来专注于学习。因此,想要做到细心谨慎,则一定要处理好自身的各种心理困惑,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努力让自己达到“宁静而致远”的状态,保持情绪的稳定。

第三,树立自己的责任感,以调动和激发全部的潜能。我们都明白“事在人为”的道理,其实同样一件事情,只要你敢于负起责任,所产生的一种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会激发你的智慧和潜能,进而细心谨慎的将这件事很好的完成,学习也是如此,如果你将学习当成自己必须完成且要完成得好的任务,那么自然而然就会做到细心谨慎。

第四,培养自己对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对学习始终提不起兴趣,那么很容易就会心猿意马,注意力涣散,也很难做到足够的耐心和持久的细心,而一旦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则一定会精心钻研、细心考量,因此从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和内容入手,将兴趣推及到学习的各个方面,培养出良好的兴趣,细心谨慎的行为习惯自然得以养成。

当然,需要提醒同学们一点,过分的细心有时也并不是件好事,因为一旦盲目夸大,草木皆兵,到了谨小慎微的程度,就会使本来脆弱的神经难以驾驭理性,甚至面临崩溃,进而变成各种心理障碍,尤其是强迫症的温床,所以在做到细心谨慎的情况下,我们还要把握好细心的“度”,并做到灵活性和原则性的完美结合,更好的为我们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