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方法胜过好老师
15111000000025

第25章 持之以恒的学习

持之以恒,是一种坚持不懈,持续不断的学习态度,它需要拥有恒心、信心和决心,任何事情都不能一蹴而就,一个人,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够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和科学上的发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无论何时,也无法取得真正的成功。

一个人假如没有持之以恒的态度,他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在中学课本上曾经有一篇课文叫《伤仲永》,仲永是一个具有很高天资的孩子,但是由于他没有继续努力,而是成日跟随父亲到处拜访赚钱,最终没有获得什么成就。

在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例子:有的孩子兴致勃勃的报了特长班,并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不成功绝不放弃,但往往几天后就厌倦了,无论父母如何去说也不愿学了。一旦养成了这种半途而废的坏习惯,那么无论起点再高,也无法获得成功。

在我国古代,有个名叫了乐羊子的人,他娶了一位知书达理、勤劳贤惠的好妻子,由于妻子的不断鼓励,他决定去远方寻找名师指点,以求获得好的学识。乐羊子离开之后,妻子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丈夫,但她为了让丈夫在异乡专心求学,只是每天不停织布,以排解思念,从没给乐羊子写过信。一天,妻子正在织布,突然发现乐羊子站在了面前,她惊喜的让丈夫坐下,随即便疑惑的问:“才过了一年,你怎么就回来了,是学好了么?”听到丈夫只是由于太过想念自己而回来的时候,妻子表情复杂的顿了一会儿,然后突然抓起剪刀,“咔嚓咔嚓”地把织布机上织了一大半的布剪断了。乐羊子十分吃惊,妻子对他说:“我日日夜夜不停的织,这匹布才一丝一缕地变长起来,从而变成一匹整布,如今我把它剪断了,白白浪费了之前的时间,它永远都不能成为整匹布了。学习也是这样,需要持之以恒的不断坚持才能成功,而如今你半途而废,不少喝我剪断布一样可惜么?”听到这里,乐羊子恍然大悟,马上整理行装再次出发,这回整整过去了七年,他才学成而归。

正是由于妻子的远见和勇气,坚定了乐羊子求学的意志,使他最终可以持之以恒的克服困难,坚持学习,所谓“学贵有恒”,这一切都说明了学习并非一撮而就的事情,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在知识的领域中,我们所掌握的不过是“学海一粟”,微乎其微,假如想要达成愿望,成就人生,最主要的工具莫过于知识,而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则是运用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以坚持不懈的努力来学习,唯有如此,才能拥有最好的收获。

作为家长,从孩子儿时就应该开始培养他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让他明白唯有不断努力,坚持不懈才能得到收获的道理,只有这样,孩子的成绩才能越来越好,他的未来才会更加光明。

听名人讲学习方法

宋代的时候,有一个名叫杨时的进士,他听说程颢、程颐兄弟俩是极有学问的人,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就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数年后,程颢因病去世,持之以恒刻苦钻研的杨时,立志求学,为了更好的学习,他打算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于是,40多岁的杨时,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正遇到程老先生午休,杨时为了不打断他,决定在门前等候,这时天空开始飘起了雪花,而两个求师心切的人丝毫不在乎,就这样在雪地里站了大半天,程颐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门外恭恭敬敬的站着两个人,而且身上的雪已经很厚,十分吃惊的将他们请进来,说道:“两位居然在雪中等了我那么久了,快些请坐吧。”这就是“程门立雪”的故事,正是由于杨时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使他成为了宋代著名的学问家。

顾炎武曾有这样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说的正是持之以恒的道理,此外,持之以恒获得成功的例子还有很多:马克思的《资本论》从开始构思到最终完稿花去了40年的时间;达尔文撰写《物种起源》用了20年,司马迁的《史记》写了15年……

正是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让这些伟大的人最终名留青史,这也告诉了广大家长,想要让孩子将来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具备持之以恒的精神。

专家建议 让孩子了解持之以恒学习的重要性

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由于在学习的时候稳不下心,注意力持续的时间短,从而导致上课时心思不定,不知自己在想什么,也不知老师讲了什么,无法加工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在完成作业的时候,一旦环境稍有改变,就很容易出现分心现象,无法正常学习。很多家长对此一筹莫展,实际上,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孩子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所致。

持之以恒是一种不断积累,坚持不懈的过程,有的家长曾反映自己的孩子兴趣不定,报了一个培训班,学不了几天就厌倦了,改换其他的,开始兴趣很浓,几天下来又烦了,其实这种现象除了孩子的原因外,家长也有很大责任。在孩子小时候,假如能够告诉他要持之以恒的学习,相信这种频繁更换兴趣班,虎头蛇尾的现象会有所减少。在孩子的眼中,家长的鼓励和支持,对他学习态度的优劣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家长正确的引导,耐心的说服,以及实际行动的表率,都是孩子能够坚持下去的有力保障,而只有让孩子意识到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对他的影响和重要性,他才能真正做到有恒心、有毅力的不断学习。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只跳蚤放在没有盖子的杯子里,结果跳蚤轻而易举地久跳出了杯子。随后,心理学家用一块玻璃盖住杯子口,跳蚤每次往上跳的时候,都因撞到了玻璃而跳不出去,几个小时候,当心理学家将盖住杯口的玻璃拿开的时候,跳蚤已经不肯再向上跳了。

有些孩子在学习当中,一开始劲头比较大,一旦时间久了,或遇到什么挫折,就会表现出一些消极情绪,甚至放弃学习。其实这种现象与跳蚤的不愿向上跳有着很大的相似,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而没有得到预期目标的孩子,很容易滋生沮丧情绪,并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材料或感觉自己比不上别人,于是逐渐产生放弃的念头。假如此时家长及时的扭转孩子的这一心理,将持之以恒的道理浅显易懂的告诉孩子,鼓励并支持孩子继续学下去,那么他的劲头会逐渐增加,并产生奋起直追的想法,从而获得理想的成绩。

有时,孩子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也是无法持之以恒的原因之一,实际上家长应该清楚一点,世界上没有天生喜欢学习和天生不爱学习的孩子,有的孩子在学习上可以勇往直前,持之以恒,这是由于他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尝到过甜头,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而所谓不爱学习的孩子则由于在学习中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从而没有这样的感受。

了解这些之后,家长就要适当对孩子的学习兴趣进行引导,想方设法地磨练他的意志和毅力,从日常点滴做起,让他做好每道题,听好每堂课,一旦对学习建立了兴趣,看到成功的希望,他就会逐渐转变态度,做到持之以恒。

让孩子集中精力,持之以恒的学习

假如孩子对学习毫无兴趣,也无法找出学习的任何意义,想要做到集中精力,持之以恒的学习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对提不起兴趣的功课集中全部精力呢?以下几种方法值得家长一试:

第一,利用期限效果集中注意力。首先,家长需要为孩子设定一个期限,让孩子在一定时间内集中精神完成他不感兴趣的学习科目相应的学习要求,可以在他完成后给予一定口头表扬或奖励;其次,在对孩子所讨厌的学习科目订计划时,只需考虑终了的时间,因为终了时间一到,孩子会由于约定而主动去完成;最后,设置中间站,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获得满足感,而且还能够防止中间松懈的现象。

第二,运用报酬效果集中注意力。首先,可以给孩子制定一定的奖励政策,作为学习的报酬,这个奖励可以是孩子梦寐以求的玩具,或者家人共同参加的活动,也可能仅仅是看上半个小时喜欢的节目;其次,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利用他的假想敌作为激励来敦促他继续努力,战胜目标,同时适当为他提供一定的帮助。

第三,利用目标明确化集中注意力。在孩子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的时候,帮助他共同明确学习目标,因为明确的目标很容易引起孩子关注,并给予他坚持前进的动力,此时可以用文字或图标的方式为孩子制定目标,这样更能提高孩子的注意程度。

第四,提示孩子用愉快的经验来集中注意力。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感到喜欢的科目,或在某个科目中曾获得过骄人的成绩,经常用这种愉快的经验来鼓舞他的斗志,可以让他在某种程度上接受不愿学习的内容。一旦这个内容也被同化为能够获得愉快经验的科目,则孩子的注意力可以很容易被集中起来。

只有当孩子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并逐渐喜欢上自己所学的内容,持之以恒的学习才会成为可能,因此,运用有效方法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对于持之以恒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

学习小技巧

如今,很多同学都有十分优越的学习条件,想要学点什么,报个特长班、买本书等也都能如愿,但往往总是三分钟热度。对于这种状况,他们也在心里暗自责备自己,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去做,才能纠正自己坚持不到最后,半途而废的坏习惯呢?

首先,要树立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也就是为什么而学。学习目标不明确,不仅学习难有所成,而且日后也很难有好的作为,有的同学仅仅是因为好奇而报了某个学习班,或者只是为了应付家长而学习,这就像盲人骑马,没有明确目的,一旦好奇心减退,或者由于惰性,马上就会有放弃的念头。所以,只有将学习的目的明确化,如为了自己更好的将来,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等,才能在学习之路上越走越宽,越来越有希望。

其次,要有一个切实的学习方向,也就是学什么为好。有些同学在学习中所选择的学习内容往往不切合实际,一会儿喜欢文科,一会儿喜欢理科,折腾来折腾去,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和精力,而且无法获得收获。在选择学习方向上,一定要下定决心,从自己的兴趣或自己认为将来更有前途的方向入手,抓准目标不放松,而不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唯有如此才能做到持之以恒、再次,要选择科学的学习方法,也就是如何去学,才能取得成就。做任何事情都有个技巧问题,学习更是如此,这既牵涉到如何分配学习时间,更关系到怎样分解学习内容,即说明时候全面的学,说明时候突出重点,如何将死记硬背与融会贯通有机结合等,这些都需要用科学的办法来解决。

最后,要有坚忍不拔的学习毅力。当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不断给自己鼓励,为自己树立信心,老师和家长都不能始终监督者我们,唯有自觉自律的孜孜以求才能让我们的学习最终取得成功。

以上几点是我们学习过程中所必须做到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持之以恒,进而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为将来的成功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