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方法胜过好老师
15111000000033

第33章 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

著名的教育学家魏书生曾讲过这样一个经典案例,说是有两个人去医院看病,一个得了严重的肺炎,另一个则总是怀疑自己有病,两人同时拍了X光,没想到洗出来之后,两个人的胸透相片在装袋的时候弄错了。看到片子的时候,有病的人发现自己的肺炎没有了,顿感轻松愉快,认为自己是个健康的人,所以高高兴兴的生活,一年后到医院检查,发现果然一点病也没有了;那个总是怀疑自己有病的人,拿到别人的透视片后,感觉自己果真生了病,于是情绪更加低落沮丧,心理压力极大,惶惶不可终日,不到一年,他就因病去世了。

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呢?人的潜在意识力量巨大,不仅能够令有病之人逐渐战胜病魔,进而康复,还会让原本没病的人“因病上身”,变成真正的病人。实际上,我们的大脑也是如此,假如能够不断输入积极意识,让意识通过对大脑提出要求,潜意识就能调动体内的全部潜能,进而发挥作用,假如一直灌输消极的内容,则潜意识将会把原本拥有的潜能埋没,从此“泯然众人”。

其实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在我们考试之前,假如不断对自己鼓劲儿,相信自己的能力,或者冲着镜子自信的笑笑,正常考试就能顺利进行,甚至超常发挥,相反即使准备的再充分,如果考试前紧张压抑,惶惑不安,那么十之八九考试是要失败的。现代科学研究证实,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并不是智商,也不是学历或者地位,而是是否能够有效的开发自己的潜能,对孩子而言,所谓的竞争优劣,也不过是潜能是否得到有效开发而已。

在孩子的大脑中,有着巨大的存储知识的能力,但往往能够运用的只有其思维能力中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学习潜力并没有被激发出来,假如能够迫使大脑达到一般以上的工作能力,那么孩子则能轻而易举的掌握许多超出他实际年龄的内容,北京的幸福村小学有位老师用了三年的时间为孩子讲述了五年的学习内容,且学生的成绩均在没有压力的条件下普遍优秀,这足以说明,孩子的学习潜能是无限的。

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很多人其实只用了智力潜能中很少的一部分,而就人脑的复杂性和多用性而言,它的潜能远远超出了地球上任何一台计算机,孩子更是如此,一旦正确的激发出孩子的学习潜能,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即将得到很大提升,而且会轻松的习得更多知识,获得更好成绩。

听名人讲学习方法

有位名叫史蒂文的美国人,在一次意外中,他的双腿受到重创而无法行走,只能靠轮椅活动,这种生活一直延续了20多年,这些年中,由于对自己失去了复健的信心,史蒂文每天摇着轮椅四处闲逛,一天,当他经过一条长长的胡同时,遇到了三个抢他钱包的劫匪,他拼命的呐喊和反抗,被逼急了的劫匪放火烧他的轮椅,轮椅很快燃烧起来,求生的欲望让史蒂文忘记了双腿不能行走的现实,马上从轮椅上站了起来,一口气跑过了一条街。

这样的相关报道并非罕见,某个人由于发挥出了自己的潜能,做了很多常人认为做不到的事情,这不是天方夜谭,也并不仅仅是人的本能,著名作家柯林·威尔森曾对此有着这样的一种解释:“我们的潜意识当中,在靠近日常生活意识表层的地方,有种‘过剩能量储存箱’,它存放着随时准备使用的能量,就像我们存在银行中的个人账户,在我们需要的时候,能够随时派上用场。”

了解到这样一点,家长就应该时刻为激发孩子的潜能做准备,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因地制宜的为孩子创造条件,让他的潜能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激发,并取得最好的成绩,这也将是父母送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之一。

专家建议 影响潜能释放的目标定位

很多家长都想激发出孩子的学习潜能,却苦于不知该如何去做,实际上,想让孩子的潜能更好的释放,首先必须了解影响潜能释放的原因,只有找到这一点,孩子的潜能才能被激发出来。

我们都知道,没有目标的努力是没有实际价值的,而没有目标的指引,孩子的潜能同样也无法得到释放,因此,激发孩子学习潜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目标的定位。

有位教育学家在谈到目标的时候,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1952年夏天的一个清晨,在加利福尼亚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有位妇女正在准备接受挑战,独立游过加州海岸,此前她已经成功的从英法两边海岸游过英吉利海峡,这次一旦成功,她将创造女性第一个游过这条海峡的世界记录,她的名字叫费罗伦丝·查德威克。

然而天公不作美,那天的利福尼亚海岸始终笼罩在浓雾之中,下水的查德威克刚刚游了不就就感觉到身体发麻,时间在一点一点的过去,她不停地向前游着,原本信心百倍的她始终看不到对岸,甚至连护送她的船也看不到,她不断鼓励自己,对岸就在不远的前方,但在经历了15个多小时以后,那个一直鼓励他的目标却一直没有出现,她终于坚持不住,发出了求救信号。

护送船将她从水中拉起后,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达到了对岸,她才发现,原来她放弃的地方距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在记者采访她的时候,她不无遗憾的说:“我的失败并非其他原因,假如当时我看到了陆地,也许我就能坚持下来。”

目标的根本意义在于确定奋斗的方向,正如游跨海峡的查德威克,如果选择的那天晴空万里且能见度较高,看到目标的她一定会成功到达彼岸,孩子也是如此,实际上,很多时候,让孩子半途而废的,有时也正是“浓雾”笼罩下,无法看到的目标。只有给孩子确立了明确的目标定位,他才会有动力和勇气,激发全部潜能去追求他所为之奋斗的内容,而如果没有设定目标,孩子就会感觉不知所措,学习潜能更是无从谈起。

实际上,最有效的目标并非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在激发孩子潜能的时候,家长为其树立的目标一定不能是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企及的,而应该以“跳一跳,能够到。”为原则,为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法国著名作家贝尔纳在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剧本,并在法国戏剧史上占有者重要地位,成为法国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在一家知名报纸进行有奖智力竞赛时候,遇到了一个题目: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紧急,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请问你会抢救哪一幅?贝尔纳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抢救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并因此获得了奖金。

诚然,正确的目标定位是激发孩子学习潜能,为孩子的智力发展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关键因素,只有为孩子制订了明确的目标,孩子的学习潜能才能有用武之处,也才可以更好的被释放出来。

激发潜能的两大关键

在每个孩子的脑中,都有一座“潜能金矿”,在等待激发和释放,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去做,才能顺利的加法孩子的学习潜能,从而为孩子的将来奠定基础呢?

第一,学习潜能的开发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正确的归因起到关键作用。对孩子而言,同一个学习目标,有时智力相差无几的孩子会产生不同的学习结果,甚至相差甚远,这是因为很多孩子知道自己并不比其他人差,却仍在每次失败的时候,将其归咎于自己的能力或智力不行,即使取得了好的成绩,也会觉得这是自己运气所赐,这种消极的归因,不仅会影响到智力潜能的发挥,而且还会让自己要么自卑,要么心存侥幸,无法对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同理,如果此时将消极心理转变为积极的归因,即在学习获得进步的时候,将其归功于自己的努力,在失败的时候,总结为任务太重或运气不好,这样则能激发出进一步取得成功的欲望和给予努力的动力,从而使自己产生自信和满意,增强成功的信心。

第二,掌握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我们知道,好的习惯会影响孩子一生,因为它同时也是一个能量的调节器,能够使我们的潜能指引思维和行为朝向成功的方向前进,但坏习惯却往往会腐蚀有助于我们成功的潜能宝库。曾经有这样的一个实验:将青蛙突然丢入滚烫的开水中,它能够迅速跳出来,但如果把青蛙放在冷水中慢慢加热,它直到被煮熟也不会跳出来。其实孩子也如同这个青蛙,假如始终在懒惰的温床中不思进取,那么一旦学习的危机来临,想要临时抱佛脚,也将成为泡影,学习动力一旦丧失,想再释放学习潜能,也是很难做到的了。

由此可见,归因和习惯是激发孩子学习潜能的关键,作为家长,在启发孩子学习潜能的时候,正确引导孩子进行归因,并帮他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在学习中积极主动,并激发出无限潜能。

激发学习潜能的几种方法

在激发孩子学习潜能的时候,正确的方法是家长事半功倍的有力工具,那么究竟有哪些方法值得家长借鉴呢?

第一,心情法。研究发现,天才的秘密大多源自智力潜能比一般孩子开发的更多更早,而很多天才都诞生在一个丰富多彩的环境中,并曾获得较好的心灵阳光,因此,为孩子的心灵生活布置充足的阳光,培植他健康的情感世界,让他始终有个好心情,对于激发孩子的潜能,将阻碍潜能发挥的屏蔽捅开,为他输入积极因素,调动潜意识进行工作,是激发孩子学习潜能的基础。

第二,开窍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一个词“开窍”,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开窍”呢,窍就是洞,在很多事情上,都有一层“窗户纸”,一旦捅开,问题迎刃而解,而只有洞悉了方法,才能更好的学习和进步,有时这种阻碍仅仅是偏见、自卑、懈怠等消极因素,摈弃这些因素,孩子就会开窍,从而更好的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

第三,暗示法。上世纪六十年代,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选择了一所学校,然后在开学伊始通过校长找到了三位教师,然后对他们说:“根据以往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好的老师,为了奖励你们,今年我们特别选了三班全校最聪明的学生给你们教,这批学生的智商比同龄人都要高,希望你们能有更好的成绩。”一年后,这三个班果然成了整个学校中最优秀的班级,此时校长才告诉老师们,其实这三个班级中只是随机挑选出来的普通学生,而老师,也是罗森塔尔博士随机选择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暗示的力量十分强大,三位老师都觉得自己优秀,于是充满了自信,工作中自然更为卖力,学生们知道自己是好学生,也肯定会努力学好,结果自然变得优秀起来。

第四,砥砺法。不少家长都知道,种子的生命力很强,即使上面盖着连人都无法搬动的石头,种子也会将它掀翻,其实孩子也是如此,在激发孩子学习潜力的时候,适当为他设置困难,让他在不断克服困难的情况下,产生征服困难的内在兴奋感,激发出大脑中的潜在能力,当家长掌握了以上几种方法,并将其运用在激发孩子学习潜能之中,就会惊喜的发现,原来自己的孩子也有着无限潜能,也能取得原本难以想象的优秀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