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这样培养的
15114100000045

第45章 别让孩子瞧不起自己

生活中,很多孩子都存在着自卑心理,他们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他们对自己各方面的评价都很低,有的孩子甚至在父母面前也会感到自卑。这种自卑心理会给孩子带来极其严重的影响。试想一个瞧不起自己的孩子,怎么能获得成功呢?因此,家长们就应该想办法帮孩子建立起自信心。

君君是个16岁的女孩子,刚刚升入重点高中,她性格内向,有很深的自卑心理。妈妈抱怨说:“我不知道这孩子一天到晚在想什么,别人的孩子都那样自信活泼,可我的孩子却……”君君到底在想什么呢?请看她的一段内心独白:“上了高中后,我心里常被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莫名其妙的感觉袭扰,并且越来越严重。有时心里空荡荡的,没着没落;有时又乱哄哄的,不知应该做些什么。同学们都在争分夺秒地学习,准备升学,可我听课时安不下心,作业懒得完成。我这样一个无用的人,将来能做些什么?升学,我能考上吗?经商,我哪有那样的天赋?靠弹钢琴挣钱养活自己,可我又哪有那么大的能力呢?同学们整天都在忙忙碌碌、紧张地学习,空闲时间还三五成群、欢呼雀跃地参加文体活动及各种竞赛,可我无论做什么事都犹犹豫豫、忧心忡忡,拿不定主意,经常因为害怕失败而退避三舍。我终日六神无主,心灰意冷,学习成绩不断下降,听课、写作业成了一种负担,只能靠画画打发时间。生活是这样索然无味,我真心希望自己将来能有所作为,至少成为一个能自食其力的人,可我又总是缺乏把一件事坚持做到底的信心,因为我不相信自己有做好一件事的能力。在同龄人面前,我总感到自己比别人矮一截,有时甚至觉得别人看我的眼神都是鄙视和冷漠的。像我这样一个多余而毫无价值的人,生活在这个世上还有什么必要?真不如死了的好……”

儿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孩子的自卑往往是由于自我评价过低导致的。一些自卑的孩子,往往认为自己处处不如人,这也不好,那也不行,比如这个故事中的君君,她就是把自己贬低的一无是处。而事实上,她既然能考进重点高中,起码她的学习成绩就应该不错;她会弹钢琴、会画画,说明她应该是个多才多艺的女孩子,但她却偏偏看不到这些,反而沉浸在自卑的情绪里。一个人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人比他真正是怎样一个人更重要。因为每个人都是按他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而行动的。自卑者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他们往往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相比,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过人处”,却对自己的短处和缺陷妄加评判,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这是一种认知悲剧。

那么怎样才能帮孩子建立自信呢?心理学家认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得让孩子喜欢自己、悦纳自己。

一些孩子在做自我评价时,往往只看到缺点,看不到优点,而且有时评价的也不够全面。比如,孩子常会这样说:“我笨死了,学习成绩不好!”“我不够聪明,总是反应慢!”其实评价应该是多角度的,不能只看学习成绩。

著名心理学家莫顿曾提出“预言自动实现”的原则,认为人们具有一种自动实现预言的倾向。他相信,在我们的心灵的眼睛面前,长期而稳定地放着一幅自我肖像,我们会与它越来越接近。所以,如果我们把自己想象成胜利者,那么将带来无法估量的成功。当感到信心不足时,孩子应该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把“没什么可担心的,我也行”、“我一定能成功”之类的话写下来,或者大声说出来。

父母应帮助孩子重新认识自己,不要只盯着缺点不放,当孩子开始喜欢自己、接受自己时,他们也就成功地远离了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