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这样培养的
15114100000057

第57章 为孩子的小进步鼓掌

鼓励孩子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就是在强化孩子的进取之心。不要吝惜你的鼓励,这是帮助孩子改正缺点必不可少的要素。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他们会把父母的鼓励当成他们前进的动力,因此,父母发现孩子养成了不良习惯时,要及早为他指出来,告诉他正确的做法。而当孩子努力改正时,你就要肯定他,哪怕孩子只取得了一点小进步也要为他鼓掌。

在洗手间里,妈妈发现儿子刷完牙后又把牙膏随便扔在漱口杯外面。

妈妈非常生气,把尼克叫到身边,不满地说:“尼克,你应该可以照顾自己的生活了吧!看,又把牙膏放在外面了。我不是对你说过牙膏用后要放到杯子里吗?”

尼克根本没有把妈妈的话当回事儿,只是心不在焉地回答:“知道了。”

妈妈见儿子反应平平,知道刚才说的话并未引起他的重视,于是冲他喊道:“听着,尼克,你必须把牙膏放进漱口杯里!”

尼克极不情愿地走进洗手间,放好了牙膏,转身就走。

“记好了,以后再也不要忘了。”妈妈再次强调。

“知道了。”

第二天,尼克在刷完牙后,将牙膏认真地放到杯子里了,但妈妈什么都没有说。到了第三天,牙膏又被扔到杯子外面。

“喂,尼克,怎么搞的,你又忘了把牙膏放回去?”妈妈生气地说道。

“我以为你忘记了。”尼克说道。

“怎么这么说呢?”母亲疑惑地望着儿子。

“昨天我把牙膏放在杯子里了,而你却什么也没有说!”尼克为什么又犯了老错误呢?因为当他改正后没有得到妈妈的肯定和重视,因此他又泄气了。如果第二天,妈妈发现尼克把牙膏放在杯子里后,亲热地对他说:“干得好,尼克!妈妈知道你一定能改正坏习惯的。”那么尼克一定会非常高兴,并愿意把好习惯坚持下去。

举这个例子就是为了说明,父母的鼓励对孩子的巨大意义。如果父母能重视鼓励的作用,灵活运用鼓励的手段,那么就能很轻松地帮孩子改正坏习惯。

首先,父母应忽视孩子的不良行为,将自己的预期目标分成小步骤,循序渐进地做,这样就能很容易地改掉孩子的坏习惯。换言之,如果一个孩子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或行为,父母不应该对此抓住不放,而应该找到孩子偶尔没有此不良行为的时候对孩子予以鼓励。父母对孩子的每一个微小进步都能加以鼓励,即是对孩子的积极行为进行强化的最好方式。

其次,哲学上讲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平时大量的细微进步,积累起来才可能有大的变化。因此,对于父母来讲,要想让自己的孩子彻底改正不良习惯,就应该对孩子的点滴进步进行鼓励。可是生活中,大多数父母往往不注意鼓励孩子的微小进步,他们对孩子的期望比较高,总希望孩子能一下子达到他们的要求。因而对孩子一些细小的进步不是很注意,反应比较冷淡。

再次,只要孩子有进步就应给予建设性的鼓励,每有好的表现就要加强鼓励的感情色彩。父母不要因为孩子的进步太小,就不愿意给予鼓励,这会使孩子觉得父母对自己的进步漠不关心,认为自己的努力白费了。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失去进步的动力,原来可以改变一生的进步也会因为得不到强化而消失。

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日常生活中的好习惯和坏习惯同时存在,如何鼓励孩子保持好习惯,矫正不良习惯,一直是困扰父母的难题。如果适当运用鼓励的手段来做这项工作,事情就会变得容易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