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这样培养的
15114100000066

第66章 让孩子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

现代社会已经到达信息时代,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这个竞争的时代里取得领先的位置,因此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学习获得出人头地的机会。学习虽然是一种不错的出人头地的途径,但是更重要的,学习也是让孩子变得博学和高尚的惟一途径。孩子只有变得博学了,他们才能懂得多想得多。

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带着两群孩子来到镇上的小河边,告诉其中一群孩子:“我一发出口令,你们就跑到教堂那里去,那里正在举行婚礼,先跑到的可能会得到小糖果。”然后,他又对另一群孩子说:“你们要尽快跑到教堂那里,越快越好,谁落后我就会惩罚谁。”随着一声令下,两群孩子都飞快地跑起来,要知道从河边到教堂有很长的一段路程。结果呢,那群知道先跑到教堂可能有糖吃,还可以看到婚礼的孩子,先跑到的很多,而且到了以后大多还很兴奋。而另一群孩子有的掉队了,有的干脆跑了一半就停下来了,停下来的孩子多了,大家也就不怕惩罚了。

从这个实验中,斯宾塞做出如下的总结:第一群孩子在开始跑的时候就把“跑到教堂”这件事当成了一件快乐的事,因此跑起来就轻松得多。另一群孩子则把“跑到教堂”这件事当作了一个命令,只是被动地去执行,尽管有惩罚的威胁,作用仍然不大。斯宾塞认为,孩子的快乐是很多的,大多都是无目的的,教育则是要引导孩子得到“有目的的快乐”。因此,对于教育者来说,应该先让孩子们快乐起来,然后再给出可行的目标。

随着斯宾塞对儿子的教育越来越见成效,到他家里来请教教育孩子的方法的邻居和朋友越来越多,他们的问题都是:如何教育孩子。为了更形象地解答他们的疑问,斯宾塞做了上边的试验。经过数年对儿子的教育和大量心理学的研究,斯宾塞认为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是最佳的。这也许会使公立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不以为然,要知道这与传统教育所讲的许多清规戒律大相径庭。传统教育者尽管也在教育孩子,但是很少对孩子进行研究,他们在传统的教育规则中机械地工作着。尽管他们为了教育好孩子而非常认真地执行自己的任务,但教育的效果却很差。

欧美教育学者经多年研究后得出结论:从学习的生理心理过程看,在学习新知识时信息通过感觉通道进入大脑边缘系统,这些系统对信息的意义和价值做出初步评价,保留好的、有用的信息,删除那些不好的、没用的信息;保留下来的信息进入大脑皮层,在这些地方接受更高一级的“审判”。判断为有意义的知识信息,就会使大脑产生一种活性物质,促使神经系统网络接通,信息被接受和储存。这就是说,如果孩子感到要接受的信息是有意义的、重要的,大脑就会被激活,能轻松愉快地学,效率就高。反之,如果孩子认为知识信息不重要、没有意义,就不愿学,大脑就不释放活性物质,神经网络就不被激活,知识信息就进不了神经网络,储存不牢,记不住,学得苦、学得累,效果差。

所以说,真正的学习是快乐的,它不仅是指学有所获及学会某事的成就感,还指学习过程本身是令人感到快乐的。学习知识技能或读书本来就是很快乐的事,好奇心得到满足也使人感到很快乐;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是快乐的,掌握了某些技能是快乐的,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也非常快乐。因此,教育者应当努力让被教育者确立学习是快乐的信念。只有孩子带着喜悦的期盼开始学习,才会在学习结束时感到意犹未尽、恋恋不舍,整个学习过程都会变得津津有味、充满乐趣。

反之,当快乐的心情不存在时,学习的乐趣已无,或产生厌倦心情,孩子们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已不存在,主体的大脑活性被抑制,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处于消极状态,知识信息难以输入、储存和提取。这正如某位教育专家所说:“真正的学习是快乐的,当快乐的心情不存在时,学习也就跟着停止。”传统教育忽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学方法单调,一味地灌输、拼时间,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学无乐趣,效果非常之差。

至于如何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斯宾塞提出了以下几个建议,供父母们参考。

第一,当孩子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时,是最好的教育时机。

例如当一个3岁的孩子对一条鱼产生兴趣时,父母可以趁机对他讲解有关鱼的一些知识。比如,鱼儿为什么在水里不会沉下去?因为在它的身体内有一个“气球”;为什么它游动时会摆动身体?因为它是利用身体摆动推动周围的水从而获得动力等。兴趣和满足总会带来快乐,因此在教给孩子某方面的知识时先让他产生兴趣,接下的工作便会事半功倍。

第二,每天都要和孩子做一些快乐的运动。

斯宾塞经常在教儿子一些知识后(是他们共同发现一些知识),带着儿子从镇上跑步到镇外的小河边,在那里大喊大叫一阵,然后用石块在河中打水漂,看谁打得多,或用泥沙堆城堡,看谁堆得快。儿子高兴得像只小鸟,又跳又闹。斯宾塞认为,尽管这一时刻他没有在传授知识,但这实实在在也是快乐教育的一部分。

对于孩子来说,智力的发展和身体的成长是同样重要的,在父母的强制下被动地接受知识是不会有多大收获的,并且这种强制性的办法还会使孩子对学习知识产生厌恶感,让他们从本能上抵触。因此,斯宾塞把和儿子在河边的运动看作是快乐教育的一部分,这项与知识传授完全无关而与身体和情绪直接有关的活动,效果是神奇的。斯宾塞主张快乐的教育,认为教育应该让孩子在身体上也能得到快乐。事实证明,每次在斯宾塞带儿子运动之后,儿子对学习的兴趣不但不会减少,反而大大增强。

第三,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应该是友好和鼓励性的,而不是呵斥的、批评的。

孩子天生对恶劣的、否定性的环境有一种逆反心理,这种反感的情绪尽管会因为害怕而有所克制,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接受任何知识都是不利的。在这种状态下,他获得的知识和学到的传授知识者的坏习惯相比,后者反而更多。相反,如果是在一种友好、亲昵和鼓励的气氛中学习,不但可以增加孩子对父母、老师的信任感,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好。

欧美国家很多教育专家都在呼吁,要把乐趣归还给学生。由于许多学生不善于学习,不会运用学习的策略方法,只知死读书,机械背诵,死用功,因此学得不快乐,效率低下。每个教育者的使命是要帮助孩子学会学习,善用方法,把乐趣归还给学生,否则难以取得学习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