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这样培养的
15114100000065

第65章 让孩子在掌声中长大

掌声与鲜花似乎总是追随着成功者,与失败者无缘,与埋头学习的孩子也无缘,但与之无缘的孩子恰恰更需要掌声。要想成为一个有影响力、有说服力、有号召力的父母,其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应该是——会给孩子掌声。

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将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而掌声在这时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掌声代表欢迎、代表支持和理解、代表肯定、也代表鼓励……它可以让人热血沸腾,激情四射;它可以让人信心百倍,力量无穷。对于缺少胆量与信心的人,它像雪中送炭;对于拥有自信与成功的人,它能锦上添花。

给孩子以掌声不但可以使孩子树立自信心与责任心,而且会促使孩子尽力将事情做到更好,会更有成绩。所以,父母在平时的教育中,应以表扬、鼓励为主,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孩子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进步。

一位学生在他的作文中曾写道:一年级的下学期,我成了学校出名的“捣蛋鬼”,不仅老师失望,父母也灰心。

一次关窗户,我不小心碰坏了教室里的一块玻璃,同学们都埋怨我,说我损害了集体的荣誉。但是老师却没有批评我,而且带头为我鼓掌。他说,我是因为看到起风了为大家关窗户才不小心碰坏玻璃的,虽然打破了玻璃,但我的出发点是好的,因此,他要为我鼓掌。老师的话像一股春风吹进了我的心里,我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感与陶醉感。从那以后,我发奋读书,争取得到老师更多的表扬。可以说,是老师与同学们的掌声唤醒了我,拯救了我,给了我自信与力量。

的确,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他人的掌声,大胆的孩子需要,胆怯的孩子更需要。孩子在做某件事之前,往往缺乏信心。假如这时给他们一些鼓励与掌声,增加他们的勇气,他们或许就会尽力把事情做得更好。轻轻的掌声,往往能发现一颗闪亮的新星。

父母在教育过程中,给孩子的掌声总是太少。孩子犯了错误,首先想到的就是批评,更严重的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孩子在父母的指责、奚落中长大,便也学会了对他人冷嘲热讽。事实上,父母应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多给他们一些掌声,帮助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树立信心,引导学生自信地说出“我能行”。

每个人都是人生舞台上的表演者,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表演能获得掌声。假如对孩子的成功给同样的掌声是“锦上添花”的话,那么,对孩子尽了力却仍未获成功的行为给予鼓励恰是“雪中送炭”。不要忘记多给孩子一点“雪中送炭”的掌声,因为,“雪中送炭”的掌声保护的是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谁又能说,自尊心与自信心对于孩子来说不是最重要的呢?

父母为何不让掌声响起来呢?

要善于鼓掌,鼓掌的指向要具体。父母应注意从正面、积极的角度去审视孩子,要善于发现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巧妙地在掌声中说服教育,效果会更好。这样的掌声既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又使孩子有目标可寻,孩子自然会产生满足感。

要及时鼓掌,鼓掌要得当。发现了孩子的点滴进步或闪光点,父母要趁热打铁,及时表扬、鼓励。不要等到孩子的进取心冷却了,上进心消失殆尽了,再表扬、鼓励,那就一点儿用处都没有了。

对孩子鼓掌应是父母发自内心爱护孩子的体现,要注意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征,不能以自己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行为,认为孩子好的表现是微不足道的,不轻易给孩子以掌声。

你真棒!你能行!

一位美国著名教育家曾说过:“赞美和鼓励犹如温暖的阳光。”是啊,人们的心灵深处多么需要阳光的照耀、雨露的滋润啊。赞美和鼓励犹如温暖的阳光、甘甜的雨露,不仅能哺育他们健康茁壮成长,还能激发他们创新的灵感,提高学习兴趣、增添探索成功的原动力。而这阳光、雨露来自孩子周围各方面良好的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的正确有效的引导。

这天对珍珍而言是最幸福的一天,因为,她创作的手抄报在班上获得了第一名。老师还让珍珍代表全班参加学校的手抄报大赛呢。

珍珍兴高采烈地回到家,第一时间就对妈妈报喜道:“妈妈,我的手抄报比赛在班上拿了第一名。另外,我还要去学校比赛呢,我要帮我们班拿冠军!”

看到女儿如此之兴奋,妈妈自然也是喜上眉梢了,她顺势激励珍珍:“你真棒!我就知道你能干。只要你愿意努力,一定能拿全校第一的。妈妈相信你能行。”

珍珍听罢,高兴得手舞足蹈,一整天都很兴奋,不停地看书、写字,琢磨着如何把字写得更好,版面制作更漂亮。

从此,珍珍不仅更加认真地写作业,而且字也越写越漂亮了。后来,珍珍的“手抄报”真的获得了学校一等奖,实现了她的愿望。

“赞美”是亲子关系的润滑剂、家庭和谐的原动力,更是孩子自我成长和自我肯定的强“心”剂。除了赞美好行为,更应多鼓励一个已尽心尽力却表现平庸的孩子,来表达自己对他的接纳和疼爱。请多肯定孩子的努力与进步,不论失败或成功,多鼓励他。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鼓励和赞美。人人都需要赞美,如同万物生长需要阳光的温暖一样。没有鼓励和赞美,孩子会在精神上有失落感。

适时适度的给予孩子鼓励和赞美,能使孩子获得力量和希望。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抚育孩子没有其他窍门,只有赞美他们。当他们把饭吃完时,赞美他们;画了幅画后,赞美他们;当他们学会骑自行车时,也赞美他们,鼓励他们。”“哈佛女孩”刘亦婷、《赏识你的孩子》中战胜耳聋成为大学生的周婷婷等成功的例子,无不证明鼓励和赞美在培养孩子中有着巨大的作用。西方的父母从不吝啬对孩子说“你很了不起”、“你真棒”、“你能行”等赞美之语,其目的就是使孩子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那么如何正确地赞美孩子呢?赞美孩子时掌握一定的技巧是十分重要的。

坚持原则和掌握分寸。由于溺爱,有些父母无原则地对孩子的种种行为加以赞美,造成孩子是非不清、骄横跋扈的坏习惯。孩子按大人的要求去做了并做得很好,就应该及时赞美,做了不对的事情,即使孩子哭闹、耍赖皮也千万不要迁就他、说好话。否则,赞美就会失去原有的积极意义。

孩子经过努力做出了成绩,或者他做完了他理所应当做的事情,他都应该得到赞美。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要重复赞美某件事情,当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后,就可以适当减少对孩子这一方面的赞美。赞美孩子并给以适当的奖励或是亲吻或是搂抱,都会给孩子以奇妙的力量。

孩子做完某件事或正在进行中,就给以适当的赞美和鼓励,效果很好。如果一时忘记了,应该设法补上去。孩子应当得到赞美时,应当着别人的面前得到。孩子的成绩当众传播了,这就是双重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