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引导青春期男孩全书:10~18岁男孩的父母必读
15115300000026

第26章 把想说的话写在纸上——如何与男孩进行多渠道沟通

男孩的困惑

从小到大,每次回到家爸妈就是问这问那,有时候明明看出来我不想说,他们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问,真是烦死了!有时候,爸妈问话还特别直接,一上来就问我是不是早恋,是不是思想有问题,我虽然不像女生脸皮那么薄,但有些话我也不好意思当面和父母讲,他们为什么就不能换换和我的沟通方式呢?

父母们面对和青春期男孩的沟通问题,总是会出现很多的无奈和不解:

“我每天都专门抽出时间和14岁的儿子沟通,可他似乎没什么话要和我说,所以通常我们都是沉默、冷场的时间多。”

“儿子上了初中之后,我开始更加关注他的学习和成长,但儿子似乎并不领情,甚至讨厌我过问他的所有事情。”

“有人告诉我边做事边和孩子谈天说地的效果不错,可是我们家那位大少爷总是不耐烦的样子,他的心里只想着电脑游戏和网友。”

……

从上述父母们反映的情况来看,他们采用的沟通方式似乎并没有什么错,但为什么孩子还是不愿和他们交流呢?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其实,青春期的男孩并不是不愿意和父母交流,而是他们对父母那些老套的沟通方式产生了厌倦感,例如很多父母只是千篇一律地和儿子交谈、不厌其烦地询问他的情况……但这些方式在男孩的眼中就是“唠叨”、“啰唆”,他们压根就听不进去。

因此,我们要想和青春期的男孩沟通顺畅,就必须尝试多种渠道来与他交流。

方法一:用“小纸条”传递父母与儿子之间的“心灵信息”

面对青春期的男孩,大多数父母都会遇到一个难题,那就是不知道如何与孩子沟通。因为青春期的男孩认为自己和父母有“代沟”,交流也很少,甚至很多男孩回到家之后一句话也没有,这让那些想要好好了解儿子内心想法的父母们很着急。

其实,与青春期男孩保持沟通顺畅并不需要很复杂或者很长时间的语言交流,有时候一张“小纸条”就能解决问题。

下面这位母亲的教子方法就很值得其他男孩父母们借鉴:

自从儿子进入青春期,我发现他变得和我们无话可说了,仿佛是陌生人,一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或者玩到很晚才到家。为了改善儿子和我们之间的关系,我开始用“小纸条”来打破僵局。

例如我会在清晨儿子起床前或者放学回家前,在他门上或者书桌上贴上一张便签纸,上面可以写上任何我想说的话,像“天气凉了,儿子你要多加衣服”或者“妈妈知道你打球输了,不想说话,但没有失败哪来成功,我们相信你”……

慢慢地这些鼓励和关心的“小纸条”就成了儿子和我们之间沟通的最佳渠道,而且渐渐地儿子也开始给我们留小纸条,甚至和我们语言交流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瞧,一张不起眼的小纸条就能让你的孩子打开心扉。所以,青春期男孩的父母们不妨都尝试一下这个沟通方法。

方法二:用“书信”搭建父母与儿子之间的沟通桥梁

上面讲述了父母与青春期男孩的沟通,可以依靠“小纸条”,但小纸条毕竟表达内容有限,有很多问题父母并不能深刻、清晰地和男孩进行沟通,这时,就需要一封情真意切的书信来触动男孩的思想。

东子上了高中之后就很少有时间和父母交流了,他也觉得自己是个大人了,很多事情不需要向父母讲也不需要父母给意见,他自己就可以全部解决。但是东子的父母觉得东子虽然渐渐有了成人的思维,但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于是东子的父母就开始尝试给儿子写信,并且通过邮局寄到儿子的学校。第一次收到父母的信时,东子非常吃惊,但当他看到父母信中的关爱和担忧时,他也给自己的父母回了一封信,诉说他心中的想法。而回到家,父母和东子就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似的。久而久之,和父母通信就成了东子的一种习惯,而且父母也在信中给他提供了很多很好的建议,让他的学习、交友等各方面都进展得很顺利。后来,东子的很多同学也建议自己的父母给自己写信。

其实,青春期的男孩会遇到很多敏感的问题,也会遇到很多他们不愿意当面和父母谈论的事情。这时,父母们不妨静下心来,给儿子写一封信,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体会,这样也避免了父母因冲动或者不了解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而用错教育方法。

本章关键引导技巧

俗话说:“母亲一手摇着摇床,另一只手却在摇动整个世界。”没错,母亲在男孩的一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说母亲是男孩素质、品性的塑造者一点也不为过。

如果说母亲是青春期男孩素质的决定者,那么父亲便是青春期男孩成长路上的巨大助力,无异于男孩人生的导师。正如人们说的那样:“让一个男孩和一个合适的男人在一起,这个男孩就永远不会走上邪路。”而这个“合适的男人”在生活中则非父亲莫属。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经典的教子名言:“父母不用温柔、理智的良言善语,而打耳光和用皮带抽打孩子,这就如同在雕塑作品时不用精巧的雕刀,却动用生锈的斧头。”

在青春期孩子的眼中,他的家不一定是富丽堂皇的,但一定要是温馨的;他的父母不一定是富贾名流,但一定要相处和睦,每天都开开心心的;他不一定非要每天都锦衣玉食,只要一家人一起吃饭,开心的谈天说地,他就是满足的、幸福的。

当男孩向你倾诉时,不要着急打断或否定他,多给他讲话或解释的机会,然后多点耐心,多运用一些非语言符号鼓励他继续谈下去,如眼神、手势、体态等。这样男孩就会愿意继续和你沟通,你也可以更快地了解他的喜怒哀乐,有助于帮他解决人生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