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引导青春期男孩全书:10~18岁男孩的父母必读
15115300000052

第52章 “世上根本没有好人”——如何让消极的男孩变得乐观

男孩的困惑

我不知道自己最近怎么啦,变得对一切都失望透顶,社会在我看来是黑暗的,家庭是冰冷的,未来对我而言是茫然的。为什么好多烦恼都压向只有十几岁的我?现在我才觉得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真的好难,我根本看不到任何希望。

华盛顿曾说过:“一切和谐与平衡,健康与健美,幸福与成功,都是由乐观向上的心理产生和造成的。”可见,改变青春期男孩消极态度的法宝就是乐观。乐观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是人永远携带的加油站。因此,每个父母都想让男孩拥有乐观的个性,获得美满的人生。但是生活中还是有一些小男孩习惯用悲观的眼光看世界。研究表明,悲观情绪的产生与男孩从小接触的环境和所受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13岁的京京的父母都在机关工作,每天工作繁忙而琐碎。京京经常在家听到父母的抱怨:“我们单位的小张真是太懒惰了,每天去七八趟卫生间,一去就是半个小时,总是想着找机会偷懒。”“现在的领导真势利,小宋给他送了两条烟,很快就被提职了。”“我们办公室的小马也这样,没什么本事就会给领导献殷勤、拍马屁,看他那样就觉得恶心。”……

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京京也学会了评论人:“外婆就喜欢舅舅家的小妹妹,不喜欢我。”“老师偏心……”慢慢的,京京变得心胸狭窄,每天闷闷不乐。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情绪很容易传染给男孩。例如:爸爸早上醒来时,发现今天是个阴雨绵绵的天气,就随口说一句:“这该死的天气,又下雨了。”在男孩心中就可能产生消极、悲观的想法,很烦下雨天。但是如果爸爸说:“下雨真好,大自然又焕发生机了。”这时又会给男孩一个积极、乐观的暗示,下雨天也有很多好处,植物可以茁壮成长了。

青春期男孩的个性与生活态度很大程度上是在父母的影响下形成的。如果父母以悲观的态度面对生活,那么男孩肯定也看不到光明,整天活在阴暗中。相反,如果父母在困境中总是能抱以乐观的态度,那么男孩也不会怨天尤人而会积极面对困难。

乐观的性格如同其他习惯一样,是可以通过培养和训练获得的。培养男孩乐观的性格,不仅需要父母们的智慧和耐心,还要讲究一些方法。

方法一:及时帮助消沉的青春期男孩恢复愉快的心情

每个人都会有消极的时候,有的人能够迅速恢复愉快的心情,而有的人就深陷其中。当男孩因某件事情陷入痛苦或忧虑时,应及时帮助男孩摆脱消极的情绪。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10岁的男孩拿着一个蛋卷冰激凌在路上边走边吃,为了躲避突然驶来的汽车,整个冰激凌掉在了地上。男孩伤心地看着地上的冰激凌,眼泪都快流出来了。这时一旁的妈妈说:“儿子,虽然这是一件倒霉的事情,但是你可以把它变成一件有意思的事,把你的鞋子脱掉。”男孩听话地脱掉了鞋子,妈妈兴奋地对他说:“儿子,快点,用你的脚去踩冰激凌,它会从你的脚趾缝中冒出来呢。”调皮的男孩高兴地听从了妈妈的建议,玩得不亦乐乎。看着玩得起劲儿的儿子,妈妈幸福地说道:“我敢打赌,你的伙伴们肯定没有感受过用脚踩冰激凌的乐趣。”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要引导男孩去发现事情积极的一面,教他享受其中的乐趣,恢复愉快的心情。

方法二:为青春期男孩灌输一些乐观思想

有一位妈妈要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陪儿子玩,她对儿子说:“烦死了,下班后还有这么多工作要做,不能陪你了。”

另一位妈妈却对儿子说:“孩子,妈妈的工作没做完,还要忙一会儿,等晚些时候再陪你玩。”

两种回答虽然传递了同样的信息,但是却给男孩的情绪和认知方面造成很大的不同影响。前一种答案,会让男孩觉得工作是一件令人厌烦的事情;而后一种答案,会让男孩觉得妈妈很能干,进而产生自豪感。

在教育男孩时,父母首先自己要学会乐观做人,对任何事都要表现出乐观的心态,营造快乐的家庭氛围;另外,在生活中,要多向男孩灌输一些乐观主义的思想,告诉他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没有打败不了的敌人,没有过不去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