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引导青春期男孩全书:10~18岁男孩的父母必读
15115300000055

第55章 “活着真没意思”——怎样才能让男孩的生活充满激情

男孩的困惑

自从上了初中后,我总觉得做什么事情都没有意思,父母要我努力学习考高中,可是我好像对什么事情都失去了兴趣,甚至不想吃饭、不想玩、不想上网、不想说话……我怎么会对生活、学习失去热情呢?我到底怎么啦?

一位高中生的母亲在一次青少年讲座上这样讲述了关于儿子的事情:

我儿子今年上高二,正是生活中充满阳光和激情的年纪,可是这个半大小子每天挂在嘴边的口头语就是“没意思”。比如你让他去学习,他说“上学没意思”,你让他帮忙做些简单的家务,他也说“没意思”,甚至你让他出去玩、让他吃饭,他也要最后加一句“没意思”。一个才十几岁大的男孩子,他怎么就对生活没有一点儿热情呢?

其实,有很多青春期的男孩由于找不到学习、生活的重心和目标,变得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对很多人或事都采取冷漠以对的方式,似乎世间的一切都是索然寡味和沉闷无趣的。

为什么这些青春年少的小伙子们会对生活失去应有的激情呢?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没有引起自己兴趣和上进心的目标和理想。无论是青少年还是成人,如果失去引起自己兴趣和上进心的目标和积极的生活态度,那么他就会感到茫然失措和倦怠,似乎对一切都失去兴趣。

2.父母对自己过高的期望让男孩失去学习、生活的激情。中学是孩子将来进入社会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所以父母们很重视,但他们对孩子不切实际的期望会让孩子常常产生挫败感,甚至失去继续努力的兴趣,变得自卑、失落、消极。

3.不良诱惑的错误引导。青春期的男孩很容易被外界各种各样的事物诱惑,如网络、烟酒、坏朋友等,如果把握不好其中的“度”,很容易让男孩感到空虚、无聊、忧虑,直至对一切失去兴趣。

当然,除了以上三种基本情况,父母还要根据自己儿子的实际情况找出他们失去生活激情的原因。不过无论男孩失去激情的原因是什么,父母们都可以从以下的教育方法中获得一些启示:

方法一:引导青春期儿子对待“激情”的正确态度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激情”也是如此,它也分为对生活有益的“积极激情”和对生活有害的“消极激情”。那些正面的、积极的激情会激发男孩继续努力,让他随时保持充沛的体力和精神去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而那些反面的、消极的激情,如暴力倾向、破坏行为、伤害他人等,则会让男孩在伤害他人的同时也伤害自己,甚至后悔终生。

有一位父亲的教育经验是这样的:

儿子过了暑假就上高三了,可是整天还吊儿郎当的,那些本该用在学习上的“热情”,全让他用在打架、游戏上去了,再过一年他就要考大学了,他现在这种状态让我很担心。所以,我决定用自己的方法来引导儿子把“精力”发泄到正途上去。

首先,我鼓励儿子多参加一些有益的集体活动,如打篮球、参加游泳俱乐部,并且给他介绍一些比较优秀的人认识,希望儿子能受其感染,慢慢远离那些不良朋友。

其次,我降低了对儿子学习目标的要求,并且和他约定,在他高三这一年,我不逼迫他参加高考,但他要保证每次考试都有进步,哪怕进步一分都行,而我也尽量为他创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家庭环境。

最后,我和他像个男人一样进行“较量”,例如比赛谁的耐力更强、谁的情绪保持得最好等等,我希望借由我的身体力行来教育儿子如何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男子汉。

没想到,一年以后,儿子不但考上了大学,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专业,而且成为了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的男孩,而他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老爸,谢谢你!”

由此可见,父母正确的引导完全可将那些对生活感到无趣或者把生活激情用在错误地方的男孩导向正途。

方法二:引导青春期男孩保持适度的激情

有一位母亲的教育经验是这样的:

前一段时间,我一直不知道上高二的儿子发生了什么事情,因为总感觉他很疲倦,眼神迷离,提不起精神。让他学习、运动,他都懒得动。我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情,他就说没有什么事情。有一次,我偶然听到儿子和自己的朋友讲电话,儿子说:“我也想对生活充满激情,可是一想到那些我解决不了或者让我手足无措的事情,我就觉得自己的精气神一下子没有了……”听到这里我明白了,儿子并不是对生活缺乏热情,而是他害怕失败、不自信。为了帮助儿子,第二天我在家里的醒目位置写了这样四句话:我今天能解决什么问题?我怎么样过好今天?我现在就开始行动?我怎样才能充满活力?我告诉儿子每天做好这四句话就行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儿子真的有所改变,整个人也开朗、自信了许多。

这真是一位智慧的母亲,因为她的四句话恰恰帮助儿子解决了自己的问题,为迷茫中的孩子找到了改变的途径。如果你的男孩也正遭遇“没有生活激情”的这一状况,不妨学一学这位母亲的经验,让男孩慢慢保持适度的激情,促使他变得积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