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引导青春期男孩全书:10~18岁男孩的父母必读
15115300000069

第69章 应变能力让男孩临危不乱——如何培养男孩紧急应变的能力

男孩的困惑

周末我和哥哥一起去商场,可是在我们搭乘电梯的时候,电梯突然在半路坏掉了,我和哥哥被困在了里面。虽然我已经15岁了,可是遇到这种状况还是吓坏了,竟然放声大哭了起来。哥哥一边安慰我,一般按响了警铃,并且嘱咐我一些注意事项。得救之后我就一直在想,什么时候我也能像哥哥一样在危急时刻不慌乱呢?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认为青春期男孩的应变能力根本不需要培养,他们自然就拥有了,但事实上,是这样子的吗?

男孩早晨上学时天气好好的,但到了中午放学时却下起了雨,这时男孩该怎么办?男孩与几个同学约好了一起去书店买书,结果男孩到了书店后,其他同学一个人也没来,这时男孩该怎么办?男孩放学到家后准备拿钥匙开门,却找不到钥匙了,这时男孩该怎么办?男孩一人在家时,家里来了客人(甚至可能是男孩不认识的人),这时男孩又该怎么办?一家人正准备去商场给男孩买书包时,却来了一个不速之客,使得一家人不得不取消计划,这时男孩该怎么来对待这件事?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每天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而这些事情就涉及男孩的应变能力的问题。如果男孩没有很好的应变能力,那么就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突然发生的变化和预料之外的情况。所以,父母应当培养男孩相应的、必要的应变能力。

一次,12岁的小明和同龄的小亮约好了去游乐场玩耍,结果到了游乐场,迟迟未见小亮,这时小明决定给小亮打一个电话问问,看他到底还来不来。于是,小明就进了一家电话亭,拨通了小亮家里的电话,接电话的是小亮的妈妈,小亮的妈妈告诉小明,小明和他爸爸很早就出门了,可能是路上堵车吧。

于是,小明又跟小亮的妈妈要来了小亮爸爸的电话,拨通电话后,小明得知,果然小亮他们是因为路上堵车耽误了。

上面这个故事中,小明遇到了很多突发事件,先是小亮没能及时赴约,随后打到小亮家又未能找到小亮,最后还是要到了小亮爸爸的手机号才联系上了小亮,从以上突发事件里小明的反应中我们不难看出,小明是很具应变能力的,他没有慌乱,而是冷静下来,试着联系小亮,并询问小亮未能及时赶到的原因,以此来安排自己接下来的事情。

应变能力能够让男孩适应瞬息万变的世界,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临危不乱。而长期生活在父母身边的男孩,被父母保护得很好,这个时候,父母可能意识不到应变能力对男孩的重要性,但当他长大成人走向社会后,就会遇到越来越多的突发情况。如果到时候再去学习,就显得太迟了。

方法一:培养男孩随机应变的灵活思维

培养男孩随机应变的灵活思维,孩子遇到突发事件时才会冷静、不慌张。

刘海刚刚11岁,他虽然小,遇事却能随机应变不慌张。有一次,刘海与爸爸正在院子里玩,看见邻居家一个比他大的女孩哭着朝自己家跑来,刘海经常与这个姐姐玩,他赶忙迎上去,那个姐姐说她妈妈要打她,说完就跑进里屋藏了起来。正在这时,那个女孩的妈妈手里拿着一把笤帚进了院子,问刘海的爸爸看到她闺女没有。刘海的爸爸刚要说话,刘海忙把话接了过来。“去那边了。”刘海指着正西的方向说。那个女孩的妈妈就走了,小女孩免了一顿揍,后来还向刘海道谢呢。

父母要注意培养男孩随机应变的灵活思维,这样才能增强他遇事时的应变能力。但是,父母要让青春期男孩分清应变能力与说谎的区别,不能把两者混淆在一起。

方法二:让男孩多参加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活动

父母应有意识地让儿子去做一些有难度的事情,或者参与富有挑战性的活动,这样孩子在实际的锻炼中,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亲身实践,应变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锻炼与加强。

文杰虽然已经进入青春期,但是身材还是比较矮小,13岁的他个头就像8岁小孩子一样。文杰个头不高,胆子也不大,遇到什么事情只会退缩。爸妈试了很多方法改变他都不见效。最后,听人说让孩子多参加一些挑战性的活动可以提高小孩的胆量与应变能力,父母就带着文杰去参加一些有难度的活动,开始时文杰还是胆小,后来在参加一项登山活动时,文杰尝试着爬上了一个陡峭的山峰,他的勇气立刻增加了很多。以后再遇到困难时,文杰也有了很强的应对能力。

父母要经常带男孩去参加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活动,让他在活动中增强动脑、动手的能力,必要时父母应给予正确的引导。锻炼的次数多了,男孩的应变能力就得到了培养和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