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爸爸应该怎么管孩子
15116700000014

第14章 放下“严父”架子,成为孩子耐心的听众

为了树立自己的“严父”形象,很多爸爸们在教育孩子时,常常要求孩子处处都听从自己;孩子犯错,就要对孩子大呼小叫地批评指责。爸爸人认为,这样教育孩子才自己符合“严父”的身份。

其实,真正的严父并不如此,而是知道孩子与成人的不同,懂得尊重孩子的行为,善于倾听孩子的话语,并能够理解孩子对世界的认识和看法。而要真正了解孩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善于倾听孩子。

爸爸能放下所谓的“严父”的架子,耐心倾听孩子的话语,做孩子忠实的听众,是平等地对待孩子的一种表现。孩子也会因此而更乐于与爸爸交流,爸爸也能因此而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

而且,爸爸的倾听还给孩子带来心灵成长的自由。孩子只有获得了心灵的自由,各方面能力才能迅速成长起来。

一天,于洋从幼儿园回来后就对爸爸说“爸爸,我不想上幼儿园了。”

爸爸见儿子不高兴,就轻声问:“为什么呢?能跟爸爸说说吗?”

“小朋友不喜欢跟我玩,老师也批评我。”

听了儿子的话,爸爸没有发表意见,而是接着问:“那小朋友为什么不和你玩?老师又为什么批评你呢?”

“因为……因为做游戏时老师让大家交换玩具,我没跟同学交换玩具,所以老师说我这样做不对。”

爸爸听了,明白儿子为什么不想去上学了,就对儿子耐心地说:“哦,原来这样呀。爸爸觉得,你自己总玩一个玩具也没意思,如果大家交换着玩,那么你就可以玩很多玩具。而且互相交换玩具,小朋友也会更喜欢你,你说对不对?”于洋听了爸爸的话,高兴地点了点头。

孩子虽然还小,但他们也是独立的个体,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如果爸爸认为孩子的话不重要,不愿意倾听孩子,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被尊重,渐渐也不愿意再在爸爸面前表达,这样爸爸怎么了解孩子呢?关闭了倾听孩子想法的耳朵,也就等于封闭了通往孩子心灵的大门。

德国教育学家卡尔·威特说:“我认为倾听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因为倾听对孩子来说,是在表示尊敬,表达关心,也促使孩子去认识自己的能力。如果孩子感到,他能自由地对任何事情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他的认识又没有受到轻视和奚落,他就变得毫不迟疑、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先是在家里,然后是学校,将来就可以在工作上,自信勇敢地正视和处理问题。”

可见,懂得倾听孩子,做孩子的听众,其意义不仅在于可以帮助爸爸更好地与孩子沟通,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更能鼓励孩子勇敢表达、善于表达,从而变得更加自信、理性。

成功爸爸课堂启示:

启示一:为孩子的诉说创造机会

要做到耐心地倾听孩子,爸爸不妨安排专门的时间。比如在周末孩子心情比较好的时候,坐下来和孩子聊聊一周的学习,聊聊学校的生活,聊聊与同学之间发生的事,等等。

同时,爸爸也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倾听孩子。比如:爸爸和孩子玩一玩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孩子扮演老师、家长或同学等角色,爸爸扮演孩子,通过游戏互换角色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启示二:倾听中适当向孩子提问

爸爸在倾听孩子说话时,不要只管坐在一旁无动于衷地听着,这会让孩子感到不受重视。如果爸爸能在孩子诉说过程中适当提问几个问题,会引导孩子更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

不过也要注意,爸爸向孩子提问是为了引导孩子继续向下说,或引导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去向孩子说教,或者武断地给孩子下结论。同时,还注意不要轻易打断孩子,要等待孩子陈述完意愿和想法后,再提出自己的疑问。爸爸直接插话,会让孩子感到反感。

启示三:将专注倾听的态度传达给孩子

孩子说话时,爸爸要让孩子知道他所说的美句话自己都在听。如果爸爸总是沉着脸,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孩子就会十分失望。慢慢地,他也会关闭心门,不再主动与爸爸交流了。

在孩子说话时,爸爸可以使用表情变化来传达,比如保持微笑,并跟随孩子的话做出不同的表情,如吃惊、大笑等。孩子是最希望看到爸爸吃惊的表情,因为他们认为这样是将爸爸“吓住”了,说明自己很有本领。

也可以用语言表达,比如:“太好了!”“真的吗?”“我跟你想的一样。”“我简直不敢相信!”等等,来表示自己对孩子说话的兴趣。

爸爸手记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爸爸需要放下“严父”的架子,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认真倾听孩子的每一句话,做个耐心的听众。如此一来,便能逐渐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看到孩子的优缺点,从而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只有经常听到孩子心灵的声音,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

冰心说过:“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和选择。”这就是说,无论家长采用何种教育方式,都要以尊重孩子的天性为前提,无论孩子是丑陋还是漂亮,是平庸还是优秀,都要学会尊重,然后再结合孩子自身的特点加以引导和教育。这样,孩子才能在成长中获得快乐,从而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