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爸爸应该怎么管孩子
15116700000013

第13章 对孩子表扬和批评都要讲策略

有些爸爸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对孩子的缺点和错误抓住不放,对孩子的进步却又视而不见。这样的教育方法效果并不理想,甚至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渴望得到的,是爸爸的尊重、理解和鼓励。孩子的优点,爸爸应及时给予恰当的鼓励和表扬;孩子犯了错,爸爸也应理性对待,批评也要讲求策略,毕竟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还是缺乏一定判断力的,所以也肯定有些做法是不可取的。但爸爸不能因为孩子的一两个错误就全盘否定孩子的价值,这只会让孩子变得自卑、懦弱。只有懂得恰当地表扬和批评孩子的爸爸,才能激发孩子的信心,矫正孩子的不足,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10岁的高雯雯学习成绩一直不太好,爸爸很着急,多次批评教育雯雯,说雯雯太贪玩,不够努力,但也不见成效。

一天,爸爸下班回家后,发现雯雯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看电视或上网玩游戏,而是在桌旁静静地写作业。爸爸很意外,就笑着对雯雯说:“雯雯今天表现真不错,没让爸爸督促就主动去写作业了。爸爸希望雯雯每天都这样。”雯雯虽然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很骄傲地说:“那当然,我也不是总让爸爸操心的。”

从那天起,雯雯每天都会自己主动去写作业,没让爸爸再督促,但爸爸也会经常夸赞雯雯懂事了、爱学习了、有进步了。果然,雯雯的成绩也慢慢上去了。

对于孩子来说,学习的过程永远比学习的结果重要,过程包含方法、态度、毅力……而结果仅仅是水到渠成的一种表象而已。但是爸爸们常常以自己的智力、能力来衡量孩子,对孩子本身的进步、取得的成绩熟视无睹,相反,对孩子表现出来的不当之处或错误却会揪住不放。所以,爸爸通常对孩子的表扬较少、批评较多。

其实,对孩子的表扬和批评是帮助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但表扬和批评也不可过多或过激,也要讲求策略方法。如果一味地赞扬,孩子犯了错误也包容,达到“溺爱”的程度,表扬就失去了意义。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批评和惩罚也是必要的,但也不要给予过多不当的批评和惩罚,结果不仅不能矫正孩子的行为,反而令孩子变得胆小怕事,畏缩不前。

总而言之,对孩子的表扬与批评都要讲求方法和策略,从而强化孩子的优点,矫正孩子的错误。

成功爸爸课堂启示:

启示一:表扬孩子,目的要明确具体

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表扬,目的越具体明确越好,孩子也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

例如,孩子看完书后自己把书放回原处,摆放整齐。如果这时爸爸只说:“你今天表现得不错。”表扬效果会大打折扣,因为孩子不明白自己的“不错”到底指什么。如果说:“你自己把书收拾这么整齐,我真高兴!”孩子就知道自己是因为把书放整齐而得到了表扬,那么下次这种好的行为也会得到强化。

启示二:变批评指责为期望

当孩子犯错时,对孩子的批评肯定是必须的,但也不要过度指责孩子的行为,而将孩子的错误行为引导为对孩子正确行为的期望。

比如孩子不讲卫生,爸爸与其批评指责孩子脏,不如说:“大家都喜欢讲卫生爱干净的孩子。”这就让孩子明白,爸爸是希望自己讲卫生。而且,这也维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也会自觉地朝着讲卫生的方向努力。如果指责孩子脏,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是个不讨人喜欢的人,这样他的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甚至可能采取对抗大人的态度应对你的指责。

启示三:外人面前多夸孩子,少批评孩子

孩子有缺点,爸爸不指出是不负责任的,但也要注意场合。如果有外人在场,即使孩子的缺点再明显,也不要大张旗鼓地指出来,否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此时,可以给孩子一个善意的提示,然后在没有外人的情况下再指出孩子的缺点和错误。

相反,在有外人的情况下应多夸孩子的优点,比如夸孩子懂事、勤快等,这等于是在强化孩子的这些优点。孩子听到这些话后也会感到很快乐,表现得也会比以往更好。

爸爸手记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爸爸的赞赏和批评。当孩子表现好时,爸爸要用积极的语言,发自内心、客观具体地赞赏孩子,鼓励孩子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当孩子犯错时,爸爸要及时指出孩子的错误,但尽量少给孩子负面的指责和批评,变指责为期望,从而帮助孩子吸取教训,矫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