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爸爸应该怎么管孩子
15116700000018

第18章 因材施教,各种培训班也许并不适合孩子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也是爸爸眼中的“明日之星”。出于对孩子的爱,爸爸经常会让孩子选择各种培训班,希望孩子能在培训班中学习一技之长,将来比别人更有优势,能站在更高的起点。

期望总是好的,但这些培训班真的就适合孩子吗?每个孩子都可能有自己的特长与爱好,也都可能会成为天才,但他们都适合去培训班吗?恐怕不尽然。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是要开发每个孩子的差异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爸爸只有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才能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而这种教育效果,单纯靠上各种培训班是难以达到的。

李冉的爸爸对她的期望非常高,要上哪个小学,上哪个中学,以致以后应该考什么大学,爸爸都为她设计好了。为了能让李冉全面发展,出类拔萃,在她4岁时,爸爸就给她报了美术班,让她学习美术。5岁时,又给她报了钢琴班,送她去学钢琴。

小小的孩子,每天的时间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连周末都不能休息。但遗憾的是,李冉在这几方面并不突出,即使每天上课,李冉对音乐、美术等还是没兴趣,平时也不喜欢练习。这让爸爸感到很失望,经常说李冉不争气。

宋代理学家朱熹总结了孔子教育学生的方法,就是“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就是说,教育要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以及个体差异来进行,从而让孩子获得更好的发展。如果爸爸不懂得这个道理,不尊重孩子的自然天性,而是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全才”,天天上培训班,让孩子学奥数、学英语、学音乐、学美术等等,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甚至会掩盖孩子本来的优势,让孩子在知识的各个方面“都懂点,都不精”。

其实,最正确的教育,应该是针对孩子个性特点的教育,而这样的教育,即使不上培训班也同样可以进行。这就要求爸爸能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能扬长避短,从而获得最佳的发展方向。

成功爸爸课堂启示:

启示一:了解孩子的优缺点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爸爸应深入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优点以及不足等,然后对孩子进行有目的的因材施教。孩子的个性特点不同,爸爸的教育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培训班也许适合大多数孩子,但不一定就适合你的孩子。如果这样,送孩子去培训班就没有任何意义。

比如,孩子本来不喜欢数学,可爸爸觉得孩子应该在数学方面有所突破,就硬把孩子送到奥数班。结果呢?孩子的数学非但没有提高,还可能因为在班里不如其他孩子而变得自卑,这就得不偿失了。

启示二:允许孩子自己选择爱好和兴趣

孩子虽然小,但他们也有发展自己爱好和兴趣的权利。对于喜好的事情,孩子也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如果爸爸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要求孩子,就可能束缚孩子的发展。

所以,爸爸应尊重孩子的选择,将决定权交给孩子。如果孩子喜欢音乐,爸爸可以鼓励支持孩子参加音乐培训班;但若孩子没兴趣,爸爸就不要强迫孩子去。

启示三:理性地为孩子选择培训班

如今的社会充满竞争,爸爸看到别的孩子上了培训班,担心自己的孩子被落下,于是盲目跟风,为孩子报各种培训班。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如果不是孩子的兴趣所在,即使上了培训班孩子也难以有进步,而且还会失去很多自由发展的机会。

所以,爸爸在为孩子报培训班时,要多些理性考虑,多了解孩子的爱好及培训班的教学特点等,征求孩子的意见,不要盲目跟从他人的选择。只有适合孩子的,孩子真正感兴趣的,才是最好的。

爸爸手记

面对一个个培训班、兴趣班,爸爸不要盲目为孩子选择,因为这些培训班也许并不适合你的孩子。只有先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征得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再考虑应该为孩子报什么样的培训班。教育只有因材施教,才能获得最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