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爸爸应该怎么管孩子
15116700000025

第25章 爱孩子,不等于处处都要顺从孩子

有些爸爸觉得,自己平时工作很忙,几乎没有时间陪伴孩子。一旦有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就对孩子有求必应,处处顺从孩子,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以弥补自己不能经常陪伴孩子遗憾。

还有些爸爸认为,家里就一个孩子,不对他好还对谁好?基于此,也会时时都想给孩子最好的,甚至把孩子整个地保护起来,满足他的每一个要求,替他做每一件事情。

但爸爸们可能不知道,这些对孩子真正的爱,满足孩子的要求,也许并只能让孩子真正快乐成长。儿童专家认为:被溺爱的孩子会越来越没有节制,要求也会越来越多,他们永远不会满足他们已经得到的东西。溺爱满足孩子的仅仅是一种替代和补偿的需要,绝不会是孩子对爱、安全感和社会认同感的追求。

星期六早晨,爸爸准备带12岁的钟睿去体育馆玩。从6点钟,爸爸就开始叫钟睿起床,直到6点半,在爸爸好言好语的哄劝下,钟睿才极不情愿地从床上爬起来。爸爸忙帮儿子穿衣服穿袜子,又拉着钟睿洗漱完毕,带他出去吃早餐,准备出发。

在外面,爸爸给钟睿要了一份早餐。刚刚端过来,钟睿就吵着想吃鸡蛋,爸爸又马上要了一个鸡蛋,可钟睿又说想吃果酱面包,爸爸又跑到附近的店里给他买来了果酱面包。爸爸还没坐下来,钟睿又把筷子一扔:“这早餐不好吃,我不想吃了。”看到钟睿没有好好吃早餐,爸爸马上又问钟睿想吃什么,他再去买。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处处顺从孩子的要求,看似是对孩子的爱,但却忽略了爱的尺度。许多爸爸都会为自己辩护说:“我只是希望让孩子得到最好的。”但事实却是:过多的爱只会害了孩子。有人将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称之为“甜毒品”,虽然表面上似乎香甜可口,但其实它就像毒品一样,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比如会让孩子变得自私、依赖、霸道、任性、缺乏自制力、缺乏同情心等等。而这些,一定不是爸爸们希望看到的。

既然如此,爸爸们就应该把握好爱孩子的尺度,不要时刻都满足孩子的要求,更不能处处都顺从孩子。让孩子适当苦一点不是错,而是一种智慧,等于为孩子创造了一片敢于拼打的“艳阳天”,这样孩子的人生才能有更开阔的境界。

成功爸爸课堂启示:

启示一:学会对孩子说“不”

要想改掉溺爱孩子的习惯,第一步就是要给孩子定出一个界限,让孩子能够接受爸爸说“不”的时候。比如孩子已经有了十辆玩具小汽车了,当他缠着你再买一辆时;或者在超市里提出要买这买那等不合理要求时,就一定不要再对孩子让步。即使孩子以哭闹要挟,也一定要将政策贯彻到底。

有些爸爸可能担心,如果拒绝了孩子,孩子会不喜欢自己。其实大可不必,任何孩子都不会因为你对他说了一次“不”,就觉得你是个坏爸爸。

启示二:鼓励孩子独立

爸爸要知道,你不是家里的文娱委员,所以没必要每时每刻都得陪着孩子玩,你完全可以让他独自玩一会儿。即使再爱孩子,也不一定要时时刻刻处都让孩子处于你生活的中心位置,总是围着他转。

当孩子想要尝试做些事时,爸爸也要给孩子机会,不要事事都包办代替孩子完成。要相信孩子,即使没有爸爸的帮助,他也能把一些事情做好。如果孩子已能够自己将水倒进杯子里,那就让他自己做。小事上的成功,也能让孩子产生成就感,变得坚强和自信。就算失败了,孩子也能从中学到如何面对挫折。

启示三:接受孩子的情绪波动

孩子不可能每时每刻都精神抖擞、表现出色,任何孩子都会有发怒哭闹、调皮任性的时候,这是非常正常的。所以,当孩子发怒或对一些事情提不起兴趣来时,爸爸不妨坦然接受,不要过于紧张。如果孩子一出现问题,爸爸就马上跑去安慰他,或满足他的一些无理要求,那么孩子就会习惯于用吵闹、任性来解决问题。

爸爸手记

苏霍姆林斯基说:“铁石心肠的人大都生长在那些父母过分溺爱子女,对他们百依百顺,一味迁就,对他们没有任何要求的家庭。”这样的家庭往往以溺爱开始、以寒心和愤怒告终。”这也提醒爸爸们,对孩子的爱是没有错的,但一味迁就顺从的溺爱,绝对是错误的、不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