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爸爸应该怎么管孩子
15116700000024

第24章 放下棍棒,不做打骂孩子的粗暴爸爸

在家庭教育中,爸爸的地位可谓举重若轻。作为“严父”,可能90%以上的爸爸都打骂过孩子。即使是一些好脾气的爸爸,也会有冲动的时候,而冲动的后果就是动之以武。

打骂孩子在中国可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这也是从古到今我们祖辈信奉的“不打不成才”、“黄金棍下出好人”的训诫。孩子通常都被看成时家长的私有财产,打骂孩子也是“家庭私事”。即使有人稍加指责,家长也会理直气壮地说:“打他骂他是为了严格要求他,是对他负责任!”正因为这样,在很多中国爸爸眼里,“严格”就成了打骂的代名词。

诚然,一位严父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益的,但如果“严”过了头,甚至到了动不动就需要“武力”解决问题的地步,那受苦的就是孩子了。而且,这种看似负责的教育方式,最终只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展,严重的甚至会摧残孩子的身心。

林海是个特别调皮甚至略带霸道的孩子,经常和邻居家的小朋友打架。每次被爸爸看见或被别人告状时,爸爸总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打他一通。林海不明白爸爸为什么要打自己。所以在他眼里,爸爸就像个暴君。可自己的力量又无法与爸爸抗衡,所以林海每次在爸爸面前总是尽量小心行事。但只要离开了爸爸的视线,林海就变得无法无天,并把爸爸加在自己身上的打骂统统转移到其他孩子身上。

从林海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棍棒下的“乖”孩子并非是真正的乖。爸爸严格要求孩子是希望他好,绝不是希望他害怕棍棒。但遗憾的是,很多爸爸一边看着电视里的抗议严刑,一边又成为严刑的执行者。

所以,爸爸应该认识到,打骂并不一定能教育出好孩子,管教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种。要想做个成功的爸爸,就要抛弃头脑中“孩子不打不成材”的传统教育观念,不断学习教育孩子的科学知识,寻找适合孩子自身特点的教养方法。

成功爸爸课堂启示:

启示一:学会站在孩子的位置思考

孩子做错事,爸爸准备靠打骂惩罚孩子时,请先冷静一分钟,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一下问题。比如你是孩子,当被爸爸威胁、打骂时,内心是什么感受?你是否喜欢爸爸对你的这种惩罚方式?如果不喜欢,那么也不要以这样的方式对待你的孩子。

当爸爸将心思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上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

启示二:用赏识代替打骂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是需要不断的尝试和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会犯很多错误。但当孩子犯错时,爸爸最好能用赏识代替打骂。因为打骂是孩子成长路上的阴雨,而赏识是孩子照亮道路的阳光。要想帮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就请爸爸们采用赏识的方式来代替打骂。

爸爸赏识孩子,孩子就会在爸爸的赏识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进而增强自信心,也会在爸爸的赏识中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取得更大的进步。

启示三:调整对孩子的期望

爸爸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可以理解,但是,有些爸爸常拿自己都达不到的标准来要求孩子。所以,当孩子不能达到爸爸的要求时,冲突就发生了,而爸爸也会通过打骂来发泄自己的失望之情,但这种方式对改变孩子的现状却无济于事。相反,还可能让孩子变得自卑、叛逆。

与其如此,不如降低对孩子的期望,让孩子在没有压力的状态下选择前进的道路。如果爸爸真的要对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成长状况,不要总是拿“放大镜”去看待孩子的表现。

爸爸手记

教育孩子,需要的是爸爸的耐心和爱心。当孩子犯错时,爸爸不要用打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这不仅不能帮助孩子成长,反而会激发孩子的负面情绪,甚至会摧残孩子的身心。因此,对犯错的孩子,爸爸要采取宽容的态度,正确的教育方法,对孩子表现出关爱,从而引导孩子改正错误,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