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爸爸应该怎么管孩子
15116700000069

第69章 多给孩子自己做决策的机会

决策能力也是领导者必须具备的能力。不论遇到什么问题,领导者都需要在最关键的时候集思广益,根据情况及时做出决策。不会做决策,只会随波逐流的领导者,最终只能走向平庸。

孩子需要有自己做决定的机会,从而来尝试自己的决策能力、体会自主决策的感觉。然而,爸爸总会有意无意中剥夺孩子做决定的机会,很多本该孩子自己做的事情,爸爸出于疼爱孩子,或嫌过于麻烦,就包办代替了。许多事情爸爸看起来很简单,但对孩子却是一种极有益的锻炼。比如:今天穿什么衣服?用什么发夹?书包买什么样子的?用什么笔?……这些问题爸爸可以多问问孩子,让孩子自己做决定,爸爸可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决定,适时给他提点参考意见。孩子每经历这样一次机会,做决定的能力也就随之提高了一分。因为做决定的过程包含着观察、分析、权衡、判断、综合等思维过程,对孩子益处多多。

当然,孩子的知识和能力都有限,放手让他们决策爸爸不免会担心。所以,爸爸不妨为他们选择一些适合他们知识和能力水平的事情,来锻炼他们的决策能力。

一天,爸爸对刚上小学的儿子说:“多多,爸爸下个月要出差,不能到学校接你了,你看看怎么办好呢?”

多多不以为然地说:“让妈妈来接我就行了呗!”

“可是妈妈经常加班,你也知道的,恐怕也不能接你。”爸爸说。

“那怎么办呀?”儿子有点泄气。

“爸爸想请邻居的乐乐爸爸帮忙接你,你和乐乐是同班,你跟乐乐一起放学和他爸爸回来,你觉得怎样?”

“好吧,也只能这样了。”儿子显然是接受了。

有些爸爸在处理孩子的事情时,认为“孩子小,不懂事,还是我决定吧”,但爸爸没有意识到,孩子也可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孩子的个人想法得不到爸爸的关注,且爸爸长期过度包办,孩子的自主意识就会被抑制,决策能力也难以提高,真是可能对自己产生消极的评价。长大以后,也可能会缺乏判断和决策能力,这显然不利于孩子领导能力的培养。

其实,只要爸爸肯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事、自己做决定,孩子会让爸爸惊喜于他的成长。所以,要想让孩子具有自主性,具有领导能力,爸爸应适当放手,信任他、尊重他,不要横加干涉,孩子会在爸爸的信任和鼓舞中成长起来。

成功爸爸课堂启示:

启示一:鼓励孩子自己做选择

选择也是一种能力。会自己做选择的人,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在孩子的一生当中,他也会经历无数选择的机会。如果孩子从小就具有自己选择的能力,那么长大也有可能会更好地把握机会,走向成功。

因此,爸爸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选择能力,将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比如,可以经常问孩子:“你周末想去爬山还是去游泳?”“这次你报培训班,是想报音乐还是美术?”鼓励孩子自己做出选择和决定,并让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启示二:不要随便否定孩子的决定

当孩子做出一个决定时,不论是否合理,爸爸都先别急着否定或干涉孩子。如果孩子决定的只是一些小事情,爸爸不妨尊重孩子的决定;如果是关于大事情的决定,爸爸可以给孩子提一些意见和参考,免得孩子“误入歧途”。

其实,往往是大事情对孩子来说才重要。如果孩子的决定被爸爸否定了,孩子也会因此而沮丧,甚至产生敌对情绪。所以,如果孩子有足够的能力分析自己的情况,然后才做出的决定,爸爸最好还是尊重他为好。

启示三:爸爸别替孩子打退堂鼓

不论孩子遇到任何事,爸爸都不应该替孩子打退堂鼓,而是应该鼓励孩子多想几种办法解决问题,然后挑选一种最可行的方法。

比如,孩子赶上元旦节目演出,却担心因此而耽误了期末考试,这时孩子就会很为难,不知道该不该参加演出。这时,爸爸可以说:“元旦演出可能会耽误你的学习,但是我们可以想办法把演出占去的时间补回来,你说呢?”然后引导孩子做个时间计划,让孩子能有更合理的时间去安排学习和演出。这样的结果,既帮助孩子解决了问题,又提高了孩子自主决策能力。

爸爸手记

孩子自己能对某些事做出选择和决策,可以锻炼孩子的决策能力。而决策能力也是领导者必备的能力之一。当然,当孩子自己选择做决定时,也并是一切都由着孩子说了算。在一些重大事情上,爸爸对孩子的强制要求、行为规范是必要的。但爸爸也要把握一个“度”,不可事无巨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