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爸爸应该怎么管孩子
15116700000084

第84章 对孩子的隐私,请以尊重的态度对待

隐私,是每个人藏在心里,不愿告诉他人的秘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隐私,孩子也一样。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生活领域、知识、情感等,也都逐渐丰富起来,同时自我意识、自尊意识也不断增强,原来无所顾忌敞开的心扉也会随之渐渐关闭起来。

但是,很多爸爸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正在长大,忽略了孩子也会有自己的秘密,所以也会无所顾忌地进入孩子的世界,随意闯入孩子的“隐私地带”,甚至粗暴干涉,私拆孩子的信件,监听孩子的电话,偷看孩子的日记等。

这些行为都是对孩子隐私的不尊重,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甚至会引发亲子间的矛盾,削弱孩子与爸爸的亲密关系。

姜樊是一名初二的学生。一天,他正走在上学的路上,突然想起了昨天晚上的作业忘记带了,急忙又掉头往家跑。

当他掏出钥匙打开家门时,看到爸爸正从自己房间里出来,脸上还不太自然。姜樊走进自己房间去拿作业本,结果发现自己书桌的抽屉全部被打开了,自己的日记本、同学们送的贺卡等,都堆在桌子上。

姜樊非常生气,对爸爸说:“你怎么翻我的抽屉,随便动我的东西?”

没想到爸爸却比他还生气:“怎么?爸爸看看自己儿子的东西还要经过允许吗?”

“就是应该经过我的允许,你这是不尊重我的隐私!”姜樊愤愤地说。

“小孩子能有什么隐私?别忘了我是你爹,好了,上学去吧!”爸爸毫不在乎地对姜樊说。

如果爸爸为了了解孩子而偷看孩子的隐私,其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事实证明,这种做法会令孩子非常反感,甚至会使孩子产生敌意和反抗。孩子也会因为自己的隐私受到侵犯而采取更极端的措施将其保护起来,把自己的心紧紧锁闭,结果导致爸爸与孩子关系恶化。这时,爸爸再想了解孩子就变得更加困难了。

没有秘密的孩子是长不大的,所以,理智的做法就是尊重孩子的隐私权,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

成功爸爸课堂启示:

启示一:经常沟通,尊重孩子的自尊自由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独立人格的形成,孩子的“保密性”也越来越强,比如写日记、书信,与同学交往和谈话内容等,都不愿向爸爸透露。这时,爸爸可以经常主动与孩子交流,达到与孩子情感上的沟通,营造家庭中平等、民主、理解、宽松的行为模式,让孩子感到自己和爸爸之间不仅仅是血缘上的亲子关系,更是生活中可以信赖的朋友。这样一来,孩子也会愿意把自己心中的秘密告诉爸爸了。

启示二:不用非正常手段侵犯孩子的隐私

爸爸在未经孩子允许的情况下,查看孩子的信件、日记、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上聊天记录等,都属于通过不正常手段获取孩子的隐私,也都是不尊重孩子的行为。

孩子与成人一样,也都渴望被尊重、被承认,尤其是在面对自己的秘密和隐私时,更希望能得到尊重和保护。如果爸爸随意侵犯孩子的隐私,就是让孩子异常敏感的心被伤害,甚至会恶化父子关系。爸爸要明白,孩子有了隐私,并不代表是有意隐瞒爸爸。每个人都有隐私,孩子有隐私也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爸爸不希望别人窥视自己的隐私,孩子同样也不希望爸爸不尊重他们的隐私和秘密。

启示三:有的放矢地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尽管孩子的自主意识逐渐增强了,但毕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念也娇弱,缺乏自我克制的能力,正值成长的心理危险期。所以,孩子在处理学业、情感、人际、生活等许多方面的问题上,还不能很好地把握尺度。

对此,爸爸平时要细心观察孩子的思想动态,掌握孩子内心隐秘的同时,还应根据孩子的性格、爱好等,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增强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当孩子有了自己的爱好、理想甚至异性朋友时,更应循循善诱,加以引导。

当然,爸爸还是要允许孩子“保密”的,因为内心的秘密是每个正常人具备的基本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尊重孩子的“隐私”,其实也是尊重孩子的人格。

爸爸手记

尊重隐私,是文明的表现。当孩子开始有隐私时,代表孩子已经有了独立意识和自尊意识。对此,爸爸要给予尊重,与孩子以朋友的关系融洽相处,跟孩子建立起一种较为平等、民主、理解与沟通的行为模式。在充分尊重孩子人格与隐私的基础上与孩子交流情感,从而让孩子主动敞开心扉。

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和整理,终于让这本书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了,深感欣慰,同时也非常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这是一本专门针对爸爸所编写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教子参考书。虽然爸爸与妈妈对孩子的影响不同,但爸爸在孩子的教养过程中与妈妈有着同样的责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爸爸所扮演的角色也是无可取代的。

现实生活中,很多爸爸都会选择追求自己的事业,为家庭、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所以教育孩子的任务通常都由妈妈来完成,爸爸在教育孩子中的角色意义也逐渐被淡化。其实,这样既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也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发展。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母爱必不可少,父亲同样不能少。有人说:“爸爸要对教育孩子的事情负总责,当总舵主,掌控大方向。”这是非常有道理的。爸爸通常比妈妈具有更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等,而且爸爸性格中的理智、勇敢、坚韧等性格也是妈妈身上比较缺乏的。如果爸爸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那么这些优良品质和能力也难以传授到孩子身上。

所以,爸爸要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中的关键作用。爸爸的责任,不仅仅是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还需要加强与孩子的交流,重视孩子的每一个变化、每一步成长,帮助孩子健康、全面地发展。

当然,教育孩子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这也需要爸爸在教育孩子当中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并重视言传身教,为孩子做个好的榜样,学会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引导孩子。

这本书是教爸爸如何管教孩子的,同时也是教爸爸如何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每个人的个性特点、生活习惯等都是从小培养逐渐起来的。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纯净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终生幸福,每位爸爸都应该认识到自己对孩子的影响,都应该重视自己对孩子的教育作用,从而帮助孩子发挥他们的优势,消除他们的缺点,培养出一个健康、快乐、优秀的孩子。

主要参考书目

1、付晶晶编著《父母应避免的50种错误》四川出版集团·天地出版社 2010年

2、成墨初编著《好爸爸是这样炼成的》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 2010年

3、新东西子教教育研究中心《好爸爸胜过好妈妈》京华出版社2010年

4、黄凤祁编著《爸爸改变孩子一生的14堂课》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9年

5、海韵著《好爸爸教育好孩子的100个细节》朝华出版社 2009年

6、王志艳编著《早期教育成就一生》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2009年

7、崔华芳著《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北方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9年

8、东子著《父亲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漓江出版社 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