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兵法如神垂青史:吴起
15118600000010

第10章 离鲁入魏

鲁穆公四年(前412),齐宣公派大将项子牛率兵向鲁国的安阴等地发动了进攻。

鲁国的国君虽然不喜欢吴起的为人,但由于形势紧迫,加上吴起杀妻消除了鲁穆公的疑虑,终于选派吴起为鲁军统帅。吴起披挂出征,严于己而宽于人,与士卒同甘共苦,因而军士皆能效死从命。吴起率鲁军初到前线,没有立即同齐军开战,而是表示愿与齐军谈判,先向对方示之以弱,以老弱之卒驻守中军,给对方造成一种弱和怯的假象,用以麻痹齐军将士,骄其志,懈其备。然后出其不意地以精壮之军突然向放松警惕的齐军发起猛攻。齐军仓促应战,阵营大乱,一触即溃,伤亡过半,残部逃回本国。鲁军在吴起指挥下,利用齐军骄傲轻敌的弱点,充分发挥鲁军保家卫国的高昂士气,巧妙地打了一个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漂亮仗。这一仗使鲁国转危为安,也使吴起跻身于名将之林,闻名列国。

已近而立之年的吴起,率领弱小的鲁军大败雄居东方的一流强国,震惊了列国,也给了吴起足够的信心。他遥望西方,告慰母亲:您在九泉之下安息吧,我会封卿,我会入相。他忘不了妻子的鲜血,这成绩可是用爱妻的生命换来的。

他快马加鞭,向鲁都曲阜驰去。曲阜会是什么样子?张灯结彩,锣鼓喧天,鲁穆公带着一班文武大臣早早等待他这位凯旋的英雄。曲阜城近了,什么也没有。在吴起看来,似乎比他出征前更寂静,更萧瑟了。走到街上,往日因战争带来的紧张和恐惧没有了,人们来来往往,依然为自己的生计而奔忙着,偶尔有几个老百姓停下来,看上几眼,低声议论几句。鲁穆公和大臣们呢?难道他们不知道吴起要班师回朝吗?

吴起来到鲁穆公的宫殿,谁知看到的竟是鲁穆公冷若冰霜的面孔。吴起不明白,同样是在这个地方,出征前穆公亲自封帅,满面笑容,语重心长,充满抚慰鼓励之语。此时面对得胜回来的将军,不但没有鲜花美酒,而且没有一丝可以捕捉到的笑容。两班文武大臣同样是那么高傲、冷漠,仿佛庙堂里的泥塑。吴起满腔沸腾的热血在一点点地下降、冷却,最终变成了一肚子的惶惑。

吴起回到旧日的客栈,只见满目灰尘,无人打扫,想起妻子的呵护,亲热娇嗔,两行热泪不由夺眶而出?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时鲁国的朝政已经非常黑暗腐败了,一帮奸佞小人充塞朝堂。敌人大军压境时他们噤若寒蝉,谁也不敢统兵御敌。危机一过,他们就像一群出洞的耗子,叽叽喳喳。在吴起还没回朝的时候,就有人到鲁穆公面前说吴起的坏话,用恶毒的语言诽谤吴起,毁掉了糊涂君主鲁穆公对吴起的信任。他们说:“吴起为人猜忌、残忍。先前是母亲死了不奔丧,不尽孝道。现在又杀妻求将,不讲夫妻情意,真是太没道德了。”还说:“鲁国是一个区区小国,打败齐国的名声一旦传扬开来,其他一些诸侯国就会打我们的主意,加害于我国了。而且鲁国和卫国都是姬姓国,是兄弟之邦,您重用吴起,就是丢掉了与卫国的友谊。”齐国害怕鲁君重用吴起,也派人到鲁国进行离间,加之鲁穆公原来就不喜欢吴起,因而不久就解除了他的兵权,将他辞退了。

在列国争夺人才时,鲁君却视身边的盖世之才如粪土。身处如此昏暗的国度,面对昏愦到不可救药的君臣,吴起彻底地绝望了。

经过痛定思痛的思考,他终于明白他的敌人不是哪一个人或哪一个国家,而是整个守旧的贵族特权。他们依仗世代相传的特权门第,垄断政治,占有财产,不劳而获。他们是昏庸腐朽的社会寄生虫;他们坐享其成,贪得无厌,不思进取。在他们的把持下,国家难以发展,人民愈加痛苦,社会无法进步。相对于新生的力量,他们有时还会显得很强大,他们会拼命维护他们的利益。同他们之间,不会有情谊信义可言,更不会有共同的利益,有的只是斗争。过去是在和他们斗争。现在是和他们斗争,将来仍然是和他们斗争。他们退出历史舞台的那天,这场斗争才会告一段落。

正当吴起苦苦思索,对守旧落后势力充满仇恨而感到万分孤独的时候,在中国大地上正在兴起一股变革图强的浪潮。有志于富国强兵,以求建功立业的仁人志士岂止吴起一人。代表整个社会进步势力的地主阶级都在寻求新的社会出路,企图改革原来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制度,以求获得新的生机,使自己立足于未来广阔的天地。就在吴起彷徨、徘徊时,传来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全力推行变法革新的消息。吴起眼睛一亮,感到那是一个施展才华的好地方。公元前410年左右,吴起义无反顾地离开鲁国,踏上了通向魏国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