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敢于创新,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凡是来到弗里吉亚城的朱庇特神庙的外地人,都会被引导去看戈迪阿斯王的牛车。人们都交口称赞戈迪阿斯王把牛轭系在车辕上的技巧。
“只有很了不起的人才能打出这样的结。”其中有人这样说。
“你说得很对,但是能解开这结的人更加了不起。”庙里的神使说。
“为什么呢?”
“虽然戈迪阿斯不过是弗里吉亚这样一个小国的国王,但是能解开这个结的人,将把全世界变成自己的国家。”神使回答。
此后,每年都有很多人来看戈迪阿斯王打的结。各个国家的王子和政客都想打开这个结,可总是连绳头都找不到,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从何处着手。
戈迪阿斯王死了几百年之后,人们只记得他是打那个奇妙结的人,只记得他的车还停在朱庇特神庙里,牛轭还是系在车辕的一头。
有一位年轻国王亚历山大,从遥远的马其顿来到弗里吉亚。他征服了整个希腊,他曾率领不多的精兵渡海到过亚洲,并且打败了波斯国王。
“那个奇妙的戈迪阿斯结在什么地方?”他问。
于是他们领他来到朱庇特神庙,那牛车、牛轭和车辕都还原封不动地保留着原样,他看了一眼那个结,立即拔出随身佩带的剑,随手一挥,绳结应声落地。
神使结结巴巴地说:“是让人们解开,没有人是用剑的!”
年轻的国王不屑地说:“只有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才配拥有全世界!”
一语中的,年轻的国王道出了人世的真理。我们举目四顾,拥有这个世界的人,哪一个不是敢于创新的人?
很多穷人抱怨上天不给予自己成功的机会,感慨命运捉弄自己。其实机会就在他们身边,只是因为他们自己害怕困难而自行放弃了,而机会一旦丧失,就很难重新拥有。这也正是那些穷人经常无法成功的原因。很多时候,只要积极地尝试过、努力过,纵然没有取得成功,你也毕竟拥有了经验,而且你的精神意志也会在不断的尝试过程中渐渐得到锻炼和提升。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故事,从前有一个国王,他有一件非常重要的国家大事,需要委派一位大臣到邻国去办理,但他想来想去也不知道派哪一位大臣最合适。在他反复思考后,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一天,他把所有的大臣都召集到一块儿,并把他们领到一扇巨大的铁门前,他从容地对众臣说:“谁要是把眼前的这一扇铁门推开,我一定会给予重赏。”话音刚落,大臣们众音皆哑。都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感到非常惊讶,心想这么大一扇铁门,就是全部大臣一起,也不可能推开,更何况一个人啦!最后几乎所有的大臣都带着一种“根本不可能”的表情摇摇头。突然一位大臣从人群中走出来,到铁门前毫不犹豫地用一只手就把铁门推开了。这时大臣们都惊呆了,国王走到他面前满意地笑了,并把这个重任交给了他。理由很简单,他是一个思想独特敢于尝试的人。
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人,都有勇于尝试的经历。尝试也就是探索,没有探索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不会有成就。所以说,成功人生自尝试始。
在现实中,许多人习惯了往昔的生活方式,没有认识到创新的可贵,正因为这样,我们也失去了出类拔萃的机会。有人说,创新者头上有一片自己的蓝天,这话没错,因此,让我们摆脱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老思想,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吧!
如果我们局限于前人的经验,我们只会止步不前。沈括于《梦溪笔谈》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一个人碰到强盗,双方打斗起来。那个人的长矛和强盗的刀子刚碰到一起,强盗突然把事先含在嘴里的凉水向那人脸上喷去,那人心一惊,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强盗的刀尖捅进了那人的胸腔。后来,那个受伤未死的人出门时,又一次遇到强盗。这个强盗曾听说过以前强盗获胜的事,于是也采用相同的办法,但是这次那个人早已经清楚强盗的雕虫小技。强盗虽然把含水的招数学得炉火纯青,但是当他口中的凉水喷出时,那个人的长矛早已刺穿了他的喉咙。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老办法不是在每个时候都能使用得上的。我们做事取胜的办法不能一成不变,即便过去多么奏效的办法,也不能永远使用,必然随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机密一旦泄露,就没有一点用处了,相反还会成为致命伤。事物无不在一定的条件向反面转化,一次胜利,不等于永远胜利。如果一味因循守旧,反会得到相反的效果。
战国时的齐将田单以火牛阵大败燕军,是一个经典的战例。到了唐朝时,房珀想重演火牛阵,却成为笑柄。
安史之乱以后,唐太子李亨逃出长安,在灵武即位,称肃宗。李亨经过一番努力后,聚集了一些人马,准备反攻,收复长安。
这时房珀便趁机献策,毛遂自荐,要求统帅大军收复京城。李亨以为他是个文武全才的人,就委任他为两京招讨使。房珀随即号令大军兵分三路,会攻长安。房珀经与亲信幕僚商议后,决定效法古制,以车战对敌。遂将征募来的两千辆牛车排列在中间,两翼用骑兵掩护,浩浩荡荡,向长安进发。一路上烟尘滚滚,旌旗蔽日,杀气腾腾,好不威风。
但是,这老牛拉破车的队伍在对敌作战时,能否发挥其功效呢?除房珀及其幕僚深信不疑以外,其余将领则无不摇头叹息。房珀亲自率领中军,并督促北军,进到咸阳北面的陈涛时,即与叛军安守忠的骑兵相遇。
这时,房珀本想先稳住阵脚,调整一下队形,再出阵迎战,谁知道这老牛破车慢慢吞吞,很难调动。这边房珀为调整队形吵吵嚷嚷,越整越乱,急得满头大汗,毫无办法。那边安守忠一看对手竟如此用兵,真是喜出望外,忙令部队迅速转到上风的位置,收集柴草,一面乘风纵火,一面擂鼓呐喊。老黄牛哪里经过这种阵势,一见烈焰腾空,又听得战鼓声响如雷,吓得四处乱跑。安守忠乘机追杀,唐军大败。房珀慌忙令南路军投入战斗。那些老牛同样经不起人喊马嘶和震耳欲聋的战鼓声,不战自乱,败下阵来。唐军尸横遍野,死伤四万余人。
房珀苦思冥想悟出的牛车阵法,就这样被作为笑料录入史册。
前人的经验并不是不能应用,重要的是能否因时制宜,用得恰当。
唐朝末年,裘甫起义军在剡(今浙江嵊州)境三溪(今嵊州西南)设伏,采用的就是西汉名将韩信破齐时的办法。公元860年,唐将郑祗德带领大队人马向裘甫起义军进攻。在剡地接火中,裘甫依据敌众我寡的情况,认为不能与唐军死拼硬打,必须以智取胜。便决定利用有利地形仿效韩信破齐时的古法对付唐军。
裘甫让部队埋伏在三溪以南,派人于上游截断三溪的流水,又令少数部队在三溪以北布好阵势,准备迎击唐军。唐军倚仗人多势众,一见敌军列阵以待,就气势汹汹地猛冲过去。起义军放一阵箭,即向南退去。唐军以为起义军人少怯战,便在后边紧紧追赶。当前军进入起义军的埋伏圈,后军大队人马正在涉水之际,起义军在上游扒开了积水堰,霎时滚滚洪流冲将下来,唐军顿时乱作一团。起义军伏兵四起,撤退的队伍也立即回军厮杀。唐军走投无路,被起义军全部歼灭。
前人的经验并非一定有用,也并非一定无用。关键在于审度当前时势,根据事态需要采用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前人的这些方法,原本也是根据时势事态需要设计的,后人怎么能拘泥于成法而不知变通呢?法无定法,解决问题的要点是要从实际出发,随机应变。
平庸的人,总喜欢跟在人后亦步亦趋。但世界上最需要的,却是那些有创造力的人,因为只有他们才敢于离开走熟了的路径,抓住机会闯入新境界,开辟出一番新的事业。
有一种人,他们死死抱住以前的规矩,不敢越雷池一步。在他们的眼睛里世界是静止的,至少变得没有那么快。他们顽固地认为:“这个方法5年前有效,现在当然还有用。”
商鞅提倡变法时,朝廷大臣甘龙曾反对说:“古代圣人都是不改变民俗而教化他们,智慧的君主也是不变换法令而治理国家,这样不必花费很大的气力就能成功。按照旧的法令办事,官吏熟悉,百姓也习惯,何必搞什么变法呢?”
商鞅反驳说:“平常的人安于老一套习惯,死读书的人沉溺于往日的见闻,这两种人做官守法还是可以的,但不能与他们谈论变法革新的道理,因为他们的思想太保守了。三代不同礼而称王天下,五代不同法而成就霸业,从古到今哪有不变化的道理呢?贤者智人从来都是作法更礼,而愚人不肖者不明变通,才阻挠限制变法!”
大夫杜挚讲不出多少道理,竟一口咬定说:“反正效法古人是无罪的,遵循古礼是不会犯错误的!”对此,商鞅针锋相对地说:“治理国家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更没有一套固定的办法。商汤和周武都没有效法古制,他们却得了天下;夏桀和殷纣没有改变礼法,他们却相继灭亡了。所以说,违反古例不一定错,遵循古法也不一定对!”
秦孝公听后觉得有理有据,便坚决地支持商鞅变法革新。
经过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渐成为七国之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这样说,秦国正是因为抓住了机遇,所以才能最终一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