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佛教养生
15126800000020

第20章 对症祛病按摩法

一、头痛

用双拇指分推印堂前额至太阳穴,然后用双拇指揉眉弓。用双手大鱼际揉太阳穴,然后以拇指相对用力按于两侧太阳穴。用掌根揉百会穴,推按头维。用中指、食指拨揉后颈部两侧,并拿两侧风池穴,再用双手根自两侧太阳穴至耳后做推法,可稍用力。

如前头痛加按合谷、印堂、风府。

如偏头痛加按压风池、太阳、列缺、侠溪。

如后头痛加按压天柱、风府、后溪。

如头顶痛加按压百会、太冲、合谷。

如全头痛加按压百会、天柱、风池、头痛点。

如兼有头晕者,可按压百会、率谷、内关、照海;兼有眼眶痛,可按压风池、攒竹、阳白;兼有眼球胀痛,可按压风池、曲池、合谷。

二、头晕

揉睛明,摩眼眶,揉印堂,揉按太阳,分推前额,上推听宫和碧风,按揉风池,揉按百会,拿内、外关,拿揉合谷,按揉足三里,揉按三阴交。

如心悸失眠加擦大椎,揉气海,按揉脾俞,揉擦肾俞。

如午后入夜加重者可加按揉肾俞和志室,揉气海,擦涌泉。

如易怒耳鸣者加揉按肾俞,擦腰骸,拿太溪,掐、揉太冲,揉按涌泉。

如纳差困倦者加按揉脾俞,摩中院,按揉丰隆。

三、失眠

揉按翳明,掐、揉神门,拿揉内关,按揉足三里,揉按三阴交,擦涌泉,摩中院,揉气海,浴面。

如梦多易醒者可加按揉脾俞,揉按百会。

如五心烦热者可加揉肾俞和志室,拿按太溪。

如性急便秘者加按揉脾俞,拿阴、阳陵泉,揉按太溪:点三太冲,拿揉合谷。

如痰多头重者可按揉脾俞和胃俞,拿合谷,按揉丰隆。

四、呃逆

按揉胃俞,揉擦脾俞,擦擅中,摩中脘,揉气海,按揉手三里,拿内、外关,拿按合谷,按揉足三里,提拿章门。

如呃声沉缓有力者加擦大椎,揉按三阴交。

如呃声洪亮、连续有力者加点按大椎,拿阴、阳陵泉,点按太冲,掐、揉内庭。

如呃连声者加按揉风池,揉按三阴交,点按太冲。

如呃声微弱而沉缓者加擦大椎,揉按肾俞,揉按三阴交,擦涌泉。

五、胃痛

点内关,点压足三里,分推肋弓,按揉中院、梁门,家人帮助掌揉背腰部膀耽经数次,重点按揉至阳、脾俞、胃俞、三焦俞,揉搓小腿后侧,家人帮助捏脊数遍。

如急性发作,可加点背部敏感点。

如胃溃疡所致者,应重点按压左侧脾俞、胃俞、三焦俞;十二指肠溃疡所致者,重点按压右侧脾俞、胃俞、三焦俞。

六、便秘

按揉脾俞,按揉胃俞,揉按肾俞,按、擦腰骶,摩中脘,揉按天枢,揉脐,拿合谷,按揉足三里,拿承山和丰隆。

如大便燥结者加拿按手三里,按揉支沟,点按太冲,掐、揉内庭。

如大便艰涩可加擦大椎,揉关元,擦少腹,揉按三阴交。

如大便秘结可加拿揉三阴交、支沟,擦章门,拿阴、阳陵泉。

如久坐努挣者可加擦大椎,揉按志室,揉气海,按揉三阴交。

七、腹泻

按揉脾俞,揉、擦肾俞,擦腰骶,摩中院,揉气海,揉、擦章门,揉天枢,拿按合谷,按揉足三里,揉按三阴交。

如时塘时泻、食油加剧者加按揉胃俞,拿按手三里,拿按阴、阳陵泉。

如腹痛泄泻与情绪有关者加拿按内、外关,点按太冲。

如五更泄者加擦大椎,揉按命门,拿揉太溪。

八、遗精

按揉脾俞,按、擦肾俞,重擦腰骶,揉气海、关元,按揉三阴交,揉按太溪。

如梦多梦中遗精者加揉按翳明,拿按内关,掐、揉神门,拿揉太溪、三阴交。

如遗精频作心烦失眠者加摩中脘,按揉足三里,揉按曲泉。

如滑精体亏腰痠者加擦大椎,按揉风池,揉按肺俞,拿按阴、阳陵泉,按揉血海,拿揉三阴交。

九、阳萎

按揉脾俞,按、擦肾俞,重擦腰骶,揉关元,擦少腹,拿揉阴、阳陵泉,按揉曲泉,拿三阴交和悬钟。

如为早泄者可加按擦志室,拿揉内关、外关,掐揉神门,按、擦涌泉。

如为举而不坚者可加揉按百会,按揉肺俞,擦大椎,摩中院,按揉足三里,捏拿搓捻阳具(阴茎)。

如屡而不起者可加擦大椎,按揉肺俞,揉、擦命门,按揉合谷,掐、点会阴和长强,捏拿提拉阴茎,搓揉两睾丸。

十、痛经

双手拿提腹部,以痛处为主;按揉关元,按压血海,拿揉三阴交、劳宫,重搓揉腰骶部,按揉志室,推擦涌泉,拿捏大腿巨侧。如经前、经期胀痛拒按者可加按揉三焦俞,揉擅中,揉擦重门,拿揉血海,掐、揉太冲。

如经前、经期冷痛者可加擦大椎,摩中院,揉、擦章门。如经期、经后期绵绵作痛者可加擦大推,摩中院,揉按血海。

十一、预防感冒

用拇指及手掌在颈、肩、背做推摩法数次,然后再做揉拿法数次。用双拇指推印堂、推眉弓、揉太阳穴数次,重点推按风池、风府、风门、肩井、曲池、合谷穴。

如伴有头痛则加按揉百会,拿风池。

如伴咽痛则加掐哑门、扶突、天突,揉鱼际。

如伴流涕可加揉印堂、迎香。

如鼻塞可加点风池、鼻通、迎香。

如全身痠痛可拿揉腰背及四肢部,并按压中院、足三里,重拿肩井穴。

十二、高血压

用双手掌自肩背部向足跟方向做推法,再用双手掌揉背部及揉拿下肢后侧,同时重点拿揉肝俞、心俞、肾俞、涌泉穴。用双手掌自太阳穴至风池穴做推法,然后一手拇指和中指相对捏住太阳穴,另一手拿揉头部两侧,重点按揉百会,拿揉风池穴。用双手揉拿上肢及下肢,并提拿腹部。重点揉拿曲池、内关、足三里穴。

十三、冠心病

可由家人代为按摩。用手掌揉按后背部数次,并按压心俞、神堂。然后用手掌自胸部向上,经肩前至上肢内侧做推法,并在心前区做快速的揉搓法。按揉巨阙、膻中、郄门、内关、神门穴。

十四、糖尿病

按揉肺俞,按揉胃俞,揉、擦肾俞,摩中院,揉气海,按揉手三里,拿合谷,拿按内、外关,按揉足三里,揉按三阴交。

如烦渴多饮尿频量多者加点按大椎,拿按尺泽。

如多食体瘦大便秘结者加拿揉丰隆和承山,点按太冲,掐、揉内庭。

如尿混如脂者加擦大椎,按揉命门,拿按太溪和昆仑,擦涌泉。

十五、偏瘫(半身不遂)

用拇指揉摩患侧头部数次,并按揉百会、风池、太阳穴。用手揉拿患侧上肢数次,并用手指在肌键和神经干的部位做弹拨法,同时揉捻和活动每个指关节数次,按揉曲池、合谷。用双手揉拿患侧下肢数次,同时用拇指指尖揉按足面各趾缝,按揉风市、阳陵泉、足三里穴。用手掌或拇指按揉肩背部数次,用拇指或肘关节拨揉臀部及下肢后侧数次,并按揉肩并、天宗、肩贞、环跳、承扶、委中、太溪、昆仑穴。最后捏拿跟键处。

如有口眼喎斜者,可用拇指在患侧面部做推摩法数次,然后用拇、食、中指,捏拿患侧皮肤并配合捻动使皮下有温热感为宜。用拇指或中指按拨耳前、颞部及后颈部的痛点数次,然后用拇、食指捏提地仓穴向患侧牵拉,并按揉下关、颊车、迎香、温溜、合谷穴。

十六、坐骨神经痛

用手掌揉拿腰骶部、臀部、下肢后侧数次,然后用拇指或肘部沿坐骨神经的行走路线做拨筋法数次,并配合按揉阳关、环跳、居髎、殷门、丘墟、阳陵泉、涌泉穴。最后将下肢屈曲做髓关节的摇动法数次。

十七、落枕

用拇指揉拨颈部的压痛点数次,用拇指自上而下在颈部做推法数次。然后一手按住痛点,另一手扶于头顶部,做颈部的屈伸、旋转活动。其活动范围可逐渐加大,以改善颈部的活动功能,并点按风池、颈中、肩井、肩外俞、绝骨、落枕穴。做颈部扳法以矫正颈椎小关节的位置,具体有颈部侧扳法和颈部旋转扳动法两种。颈部侧扳法:由家人代做,右手虎口张开卡在颈部的左侧,左手扳于头部右侧,向左用力,两手成相反方向用力。当侧屈至最大角度时,稍加用力扳动,即可发出“喀嚓”的响声,然后用同法相反方向操作1次。颈部旋转扳动法:由家人代做,一手扶于后枕部,另一手扶于下领部,稍加活动后,当旋转至最大角度时。两手成相反方向扭转,并使发出“喀嚓”响声,然后用同法相反方向操作1次。

十八、颈椎病

可由家人代为按摩。用双拇指拨揉颈椎两侧肌肉数次,然后在颈部做动压法,即一手拇指按压颈部,另一手扶于头顶部同封做前屈、后伸、左右侧屈的动作数次。用双拇指或肘关节拨揉肩胛内缘及同上部位数次,然后用手拿揉上肢数次,并按压颈部阿是穴(椎旁压痛点)、颈根、肩井、肩外俞、天宗、曲池、阳溪、绝骨。接着做自动旋转推挤法,即使头部前屈45度,并向左侧旋转至最大限度,然后用拇指顶住偏歪的棘突向右侧推挤,同时病人头部向右侧旋转至最大限度,再缓慢仰头,反复操作3一5次。然后做旋转扳动法,即使头稍前屈,用双手分别扶于颈部的前后,一手根顶住偏歪的棘突,向健侧用力,另一手扳住下颏部,两手同时用力,使颈椎产生旋转,同时可听到椎体小关节复位的响声,即可有颈部轻松感。如头痛可加拿风池,按揉百会。

如视力模糊可加点风池、风府,点颤百会。

如手臂麻木,弹臂内侧神经干,以有麻电感传至手指为度,牵拔五指关节并使发出响声。

十九、肩周炎(漏肩风)

用双手掌相对揉肩关节的前后侧,用前臂揉肩关节外上方,然后用双拇指在肩部周围的痛点处做揉拨,并按揉云门、抬肩穴、肩髃、肩贞、天宗、曲池、条口和肩部阿是穴。最后根据肩关节功能受限的方向及程度,可适当选用肩部的摇动、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等运动法。

二十、减肥

在注意节制饮食、加强运动的基础上可配合按摩以加强减肥之功效。

1.腹部按摩

以摩、按、押、捏、刺、揉法为主,配合切、振、点法,由上而下,自左至右,每次操作10分钟。

2.四肢部按摩

以摩、按、抻、捏、刺、揉、滚、抹、一指禅推法为主,配合切、振、点、拿法,由上而下,自里向外,每次用力按摩20分钟。

3.腰背部按摩

可由家人代为按摩,以按、揉、点、刺、抻、一指禅推法为主,配以滚法、刮法、扣法、振法、擦法等,由下而上,又自上而下,往返用力操作10分钟。

二十一、防肥在劳逸结合、调节饮食、注意生活规律的基础上配合按摩,有预防肥胖的功效。

1.捏十宣:用一手拇、食二指指尖捏另一手五指的十宣穴,手法以切、振、揉法为主,从大拇指到小指依次进行。两手轮替进行,每次10分钟。

2.捻厉兑:用拇、食二指指尖捏紧穴位,再用拇指指甲部用力切压,并作捻揉搓动。每次5分钟。

3.搓足窍阴:用拇、食二指指尖捏拿穴位,再用拇指指甲部用力切压,同时用力搓揉穴位,注意勿使皮肤搓破。每次5分钟。

4.切至阴:用拇、食二指指尖捏拿穴位,再用拇指指甲部用力切压穴位。每次3一5分钟。

5.点大敦:用拇、食指指尖捏拿穴位,再用拇指指端点切穴位,并配合作振法。

6.掐隐白:用拇、食二指指尖捏拿穴位,再用拇指指尖掐点穴位,并配合揉动。

7.擦涌泉:用拇指推擦涌泉,并配合掐点,然后用小鱼际斜向足底推擦涌泉,以灼肤烫手为度,但注意不要损伤皮肤。

除上述病症外,自我按摩尚可治疗内外妇儿各科病症(指推拿适宜之病症),如心绞痛、三叉神经痛、支气管炎、肺结核、慢性胃炎、胃下垂、慢性肾炎、慢性胆囊炎、多发性神经炎、甲亢、软组织损伤和劳损、肋间神经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脱肛、腹部手术后肠粘连、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尿储留、慢性盆腔炎、白带、子宫脱垂、视神经萎缩、耳鸣、耳聋、慢性鼻炎、萎缩性鼻炎、斑秃等病症。

“注意事项”

1.自我按摩或由家人按摩,按摩者必须熟悉穴位及按摩手法。

2.必须了解各部位手法的适宜及轻重程度。

3.按摩者必须剪短指甲,并使之圆滑,并注意清洁。

4.在按摩时要选择好体位,以使全身尽量放松。常用的体位有:仰卧、俯卧、侧卧、正坐(端坐)、仰靠坐、俯坐位、站位、蹲位。

5.按摩时尽量暴露按摩部位,手法由轻而重,要用巧力而不是蛮力,但要注意保暖。

6.对某些诊断不明确的病症,待医生确诊后再作按摩。

7.对局部有破损或溃疡、感染等皮肤部位,切忌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