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食不厌“精”:精明主妇不可不知的营养智慧
15128500000011

第11章 冰箱保存食物的是与非

(1)哪些食品不用放进冰箱

打开我们的冰箱,发现内容非常丰富。凡是食品,都有可能被放入冰箱,不论是馒头面包,鱼肉蛋奶,蔬菜水果,饮料点心,零食糖果,蜂蜜茶叶……

其实,并不是每一种食品都该放入冰箱的。有些食品在冰箱中,反而会缩短保质期;也有些食品不放在冰箱里,已经足以长期保存。为了节约冰箱的空间,减少用电的浪费,同时保证食品的品质,看来有必要好好讨论一下:哪些食品不需要放入冰箱呢?

具体来说,饼干、糖果、蜂蜜、咸菜、黄酱、果脯、粉状食品、干制食品等,都是无需放入冰箱的。它们或者是水分含量极低,微生物无法繁殖;或者是糖和盐浓度过高,渗透压很大,自由水分很少,微生物也无法繁殖。既然如此,放在冰箱里有什么意义呢?岂不是白白浪费电费,占据空间么。

比如说,蜂蜜放入冰箱,会促使它结晶析出葡萄糖。这个变化并不影响蜂蜜的安全性,也不影响它的营养价值,只是会影响到口感的均匀程度。一些家庭因此以为蜂蜜败坏,把一瓶蜂蜜整个扔掉,浪费电之后又浪费食物,实在让人大呼可惜!

又比如说,茶叶、奶粉、咖啡之类的干制品放入冰箱,如果密封不严,反而会使冰箱中的味道和潮气进入食品当中,既影响风味,又容易生霉。

巧克力放入冰箱,时间长了之后,容易发生脂肪结晶的晶型变化,虽然不会变质,口感却会逐渐变得粗糙,表面长霜,不再细腻均匀。放在冻箱当中则更为糟糕。实际上,巧克力适合放在十几度到二十几度的室温下。

还有一些水果不能放入冰箱,比如芒果、香蕉等热带水果,适合在12℃左右保存,通常放在室温阴凉处即可。如果放入冰箱,反而会让它们受到冷害,提前变质。

馒头、花卷、面包等淀粉类食品如果一两餐吃不完,放在室温下即可。放在冰箱里,反而会加快这些食品变干变硬的速度。如果要储藏3天以上,最好包好放入冻箱,吃的时候取出来微波化冻1~2分钟即可,口感新鲜如初。

也有一些食品可以暂时放入冰箱,比如各种饮料、啤酒等。但它们实际上并非必须冰箱保存,放入冰箱只是为了降低温度,喝的时候口感更为凉爽。不妨平日储藏在室温下,饮用前半天再放入冰箱。如此可以节约很多电力和空间。

总的来说,买来食品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看一下,包装上要求对储藏温度是多少。如果买的时候是从室温下取的,而包装上也没有写明需要储藏在低温下,那么就没有必要一直放在冰箱里。

(2)哪些食品必须放进冰箱

要说什么东西需要放在冰箱里,首先要从冰箱的作用说起。

冰箱能够让食品的保藏时间延长,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冷”字。按照化学的基本原则,如果温度降低,化学反应的速度就会减慢。比如说,维生素的降解啊,脂肪的氧化啊,风味物质的分解啊,都会在低温下进行得比较慢,那么就有利于保存食品的品质。

同样,微生物的生长也会因为寒冷而受到抑制。一般来说,大部分细菌喜欢从室温到体温之间的温度,在4℃时,大部分细菌生长速度受到抑制,所以食品就不像在室温下那样容易腐败。不过,细菌在冷藏室里并不会死掉,只是繁殖慢些而已。这时候仍然有一些耐寒的细菌能够缓慢生长,而且真菌在冷藏室温度下也能活动,所以放在冰箱里仍然会看到馒头面包长霉。同时,这也是为什么放在冰箱里,吃之前仍然需要充分加热的原因。

有些东西必须放入冰箱,哪怕不考虑腐败的问题。除了剩饭剩菜和生鱼生肉之外,还有大部分蔬菜,特别是绿叶蔬菜;比如酸奶和消毒牛奶,比如各种熟肉制品和豆制品。

蔬菜,特别是绿叶蔬菜在室温下存放时,其中的营养成分会逐渐损失,而且亚硝酸盐快速增加(可惜超市里通常都把蔬菜放在室温下销售),购买后应当立刻用保鲜膜或塑料袋包好,分包放在冷藏室内。有些人先用报纸包上再放入塑料袋,保湿效果更好些。

酸奶在室温下存放,其中的乳酸菌会很快死亡(遗憾啊!很多超市都把酸奶产品放在室温下卖,特别是打折销售的那些),因此,就会失去部分保健价值,而且容易让口感过酸。

消毒奶在室温下存放细菌会很快超标;在冰箱中存放也要在48小时之内喝完,开封之后更是几小时内饮完为好。

熟肉制品当中可能滋生细菌,甚至是多种危险的致病菌;豆制品比肉制品更加容易发生微生物大量繁衍的情况,它们最好能放在冰箱深处靠内壁的地方,或者放入保鲜盒中。

有些食品本来是不需要放在冰柜里卖的,比如说各种罐头、铝箔包装的熟食、番茄酱、利乐方盒装牛奶、纯果汁、饮料等。然而,如果你打开包装,事情就完全不同了。一旦打开,细菌重新有了进入的路径,氧气也会毫不客气地长驱直入。如果你没有及时吃完,那么剩下的部分一定要放入冰箱。当然,最好在打开之后倒出来一部分食用,余下盖上盖子或者用夹子夹好,立刻放入冰箱中保存。

另外一些东西,如果短时间内吃完,并不需要放入冰箱;但如果存心希望长期保存,也需要放入冰箱。

比如虾仁等海鲜干品,非常容易在室温下吸潮而品质劣变(有些产品原本水分含量就不达标),不仅因为蛋白质的分解而产生刺鼻的氨味,而且还会产生致癌的亚硝胺。

又比如各种酱类调味品,它们在室温下虽然能够临时存放,但是却会缓慢地发生脂肪氧化和风味变化的问题。如果的确在两个星期内都吃不完,还是放在冰箱里比较放心。沙拉酱和番茄沙司等不太咸的调味酱,开封之后是必须放在冰箱里的。

理论上来说,如果不谈安全性,也不考虑节约资源的问题,仅仅就产品的品质而言,绝大多数食品其实在低温下长期存放都有更好的保存效果。比如一些朋友谈到茶叶密封之后在冰箱中保存能够减少香气的损失。又比如说,家里的油脂、花生酱、芝麻酱等放在冰箱里,能存放更久的时间而不氧化;哪怕是咖喱粉、五香粉之类香辛料,放几个月之后,低温下也会比室温下品质更好一些。对于肉罐头来说,放在冰箱里存一年,B族维生素的损失就比在室温下保存时要少。

多数产品在0℃~1℃下保存比4℃~6℃效果更好,比如大部分蔬菜和北方的水果。但考虑到能耗问题,通常只有冷藏肉类放在-1℃~1℃之间。

问题是,我们要不要因为有了冰箱就肆意地延长食品的储藏时间?市场上每天都有新鲜而丰富的食物,我们有必要花费大量电力把食品保存几个月甚至几年吗?尽量吃新鲜的食物,不要一次买太多的食物长期存放,无论对于健康,还是对于环境,都是最佳的选择。

主妇支招:家庭保存豆浆的妙法

家里喝不完的汤汤水水,应当如何保存呢?比如豆浆,比如鸡汤,比如银耳莲子汤。这些东西营养非常好,天天喝有益健康,可是家里就一两个人,一次煲一两碗汤的话,实在太过麻烦,效益太低;而且豆浆机买来就是一次做4碗的数量。这么好的东西,放坏了扔掉,岂不可惜?

从理论上来说,豆浆也好,牛奶也好,鸡汤肉汤也好,都是非常不容易保存的东西。咱们喜欢它们,是因为营养丰富,味道可口。可是,这些一样会成为微生物热爱它们的理由。微生物和人一样,生长繁殖需要大量养分。食物中的蛋白质、维生素越高,微生物就越喜欢它们。

另一方面,微生物的繁殖也需要大量的水分,还需要适宜的环境。牛肉干虽然富含蛋白质但是水分太少,所以便于保存。果丹皮、山楂片之类虽然也有很多营养成分,但是糖太多,酸太浓,也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所以比较容易储藏。豆浆和肉汤之类呢?既不太酸,也不太甜,又不太咸……抑制细菌繁殖的因素,它们一条都不沾边。

这样想想,用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是没希望了。不过还剩下一条路:杀菌密封,也就是做罐头的路子。虽然我们没有做罐头的机器,却不妨碍利用它的基本原理来保存食品。

我们就以豆浆为例,讲讲怎样把它保存一个星期。

准备2个能够密闭、又能耐热的瓶子,比如太空瓶,或者特别严实的保温杯。每个瓶子的容量大约与一次喝的数量相当。把它们彻底洗干净,再晾干。

豆浆机制做出来的豆浆,都是刚刚沸腾的滚烫豆浆。所以要想保存它,必须用耐热的器皿。同时,要想让杀过菌的食物长期保存,就要保证不会再有细菌和氧气钻进去,因此器皿盖严之后必须不透气、不透水。优质的太空瓶(务必是没有味道那种产品,如果有气味说明是劣质品,受热可能放出有毒物质)能够拧紧,很合适用来保存汤水类食品。

把泡好的豆子放入豆浆机,同时烧一些沸水。在制作豆浆的程序快要完成的时候,把太空瓶等器皿用沸水烫一下,让它里面热起来,同时起到杀菌作用。

在制作豆浆程序完成之时,倒掉太空瓶中的热水,马上倒入滚烫的豆浆,但不要倒得太满,留下大约相当于太空瓶容量1/5的空隙。

把盖子松松地盖上,但不要拧紧,停留大约十几秒钟,再把盖子拧到最紧。

在室温下等待豆浆自然冷却,冷到室温之后,再把它放进冰箱里。它就可以在4℃下保存一个星期。

把保存的豆浆取出来,重新热一下,就可以随时喝啦!

这个方法的基本思路是:

把容器用沸水烫过,杀掉大部分细菌——包装杀菌

豆浆也煮沸,而沸腾的时候是没有活细菌的——内容物杀菌

把没有细菌的东西倒进杀菌的容器里,然后密闭起来,里面的残存细菌继续被余热杀灭,而密闭之后外面的细菌也进不去——无菌灌装并密闭。

这样就可以较长时间地保存食品,而不至于发生腐败。至于储藏时间如何,取决于你的操作细节是否规范,以及容器的密闭程度。因为家里的操作毕竟不够仔细,瓶子密闭程度也远不如罐头那么严,所以不可能像罐头那样常温存2年。

在实验室里,利用这种方法,我曾经把红豆汤放在密闭的试管里,在室温下保存了1年零3个月之久。取出来的时候一点也没有坏。当然,要比在家的时候操作严格多了。但即便是我介绍的这种普通家庭操作,把豆浆保存一两个星期也不是难事!

除了豆浆之外,各种煲汤、各种粥、各种羹,凡是大量含水的食品,都可以如法炮制。如此,我们就省了很多顾虑,可以煲一次汤,喝上好几次了。唯一让我有点烦恼的是,刷太空瓶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要用那种刷奶瓶的刷子才能弄干净……考虑到这个方面,恐怕还是用密闭保温杯比较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