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上全麦馒头的4大理由
很多人都听说,吃全麦面包有益健康;但是否有人听说过,吃全麦馒头为什么有利于健康呢?
全麦馒头在超市里很卖了一阵子了。一般来说,质地越紧,麻麻点点的麸皮越多,颜色越不均匀地发暗,就含有越高比例的全麦粉。这种其貌不扬的全麦馒头,最近两年来一直是我的最爱主食之一。把一袋5~6个的全麦馒头买来,分小包冻在冷藏室里面。想吃的时候,就取出来一个,微波炉化冻之后,就可以香喷喷的吃了。
吃惯了这种东西,吃白馒头就会觉得无趣得很,白馒头虽然质感细腻,却越嚼越酸;全麦馒头质地粗硬,但是越嚼越香,回味美好,而且吃后感觉肠胃非常舒服。
仔细盘点一下,全麦馒头有4点好处:
好处1:全麦馒头营养价值远比白馒头丰富。看看一组数字就能知道:对于一个成年女性来说,如果吃300克精白粉制作的馒头,只能得到一日所需28%的维生素B1和24%的烟酸;而如果吃300克全麦面粉制作的馒头,则能得到一日所需的93%的维生素B1和92%的烟酸。虽然两者的淀粉含量差异不大,但其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居然相差3~4倍之多!
好处2:全麦馒头耐咀嚼,能提供更强的饱感,有效帮助大胃口的男士减肥。给热爱粮食的中年男性吃一个拳头大的全麦馒头,他通常会一口一口地慢慢咬,吃完便感觉足够饱了,很少会要求第二个;而给他们吃精白米饭或精白馒头,他们通常会添第二碗或者第二个。
好处3:全麦馒头血糖上升较慢,能减少胰岛素的分泌,抑制脂肪的合成,非常有利于预防肥胖和糖尿病。普通的白馒头却正好相反,别看没有甜味,但它们质地细腻多孔,极端容易消化吸收,血糖上升极快,对糖尿病人来说,比有甜味的酸奶和苹果还要糟糕得多!
好处4:全麦馒头富含纤维,既能帮助抑制食欲,又能帮助清肠通便,对便秘的人很有帮助。其中的纤维和慢消化淀粉还能在大肠中促进有益菌的增殖,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对于预防肠癌很有帮助。
蒸馒头本身是一种好的加工方式,经过发酵,可以改善矿物质营养素的吸收,而蒸制也是一种不引入任何有害物质的合理烹调方法。
只是要注意一点,全麦馒头营养丰富,所以保存起来比白馒头难,容易生霉,因为微生物也特别喜欢它。所以如果一天吃不完,最好把它冻在冷冻室里哦!用“解冻”档加热之后,就可以吃到新鲜无硬心的美味馒头了。
(2)多吃黑米抗衰老
根据口感、颜色的不同,大米可以被分为很多种类。按口感有糯米、粳米、籼米;按颜色有白色、黄色、绿色、红色、紫色、褐色、黑色等深浅不同多种颜色的米。无论是糯米、粳米还是籼米,都有紫色、褐色甚至基本上呈黑色的品种,人们常把它们叫做黑米。
食物营养价值的一般规律告诉我们,同样一种食物原料中,颜色越深的,营养价值就越高,大米同样符合这个规律。所以,黑米的营养价值要远远高于精白米。
黑色素有抗衰老作用
黑米的颜色之所以与其他米不同,主要是因为它外部的皮层中含有花青素类色素,这种色素本身具有很强的抗衰老作用。国内外研究表明,米的颜色越深,则表皮色素的抗衰老效果越强,黑米色素的作用在各种颜色的米中是最强的。此外,这种色素中还富含黄酮类活性物质,是白米的5倍之多,对预防动脉硬化有很大的作用。
与精白米相比,黑米中的B族维生素含量是它的4倍左右;钾、镁、铁、锌、锰等微量元素含量分别是它的4.4倍、6倍、1.7倍、3.8倍和1.7倍;赖氨酸含量是它的2~2.5倍。
自古以来,黑米就被人们当成一种滋补保健品。《红楼梦》中所说的“御田胭脂米”就是指紫黑色的血糯米。中医认为,黑米具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明目活血的作用,可以治疗贫血、头昏、视物不清、头发早白等多种病症。
由于黑米中含膳食纤维较多,淀粉消化速度比较慢,血糖指数仅有55(白米饭为87),因此,吃黑米不会像吃白米那样造成血糖的剧烈波动。此外,黑米中的钾、镁等矿物质还有利于控制血压、减少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糖尿病人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可以把食用黑米作为膳食调养的一部分。
用来煮粥效果最好
为了更多地保存营养,黑米往往不像白米那样精加工,而是多半在脱壳之后以“糙米”的形式直接食用。这种口感较粗的黑米最适合用来煮粥,而不是作成米饭。煮粥时,为了使它较快地变软,最好预先浸泡一下,让它充分吸收水分。放在冰箱里浸泡一昼夜,然后用高压锅烹煮,只需20分钟左右即可食用。为了避免黑米中所含的色素在浸泡中溶于水,泡之前可用冷水轻轻淘洗,不要揉搓;苞米用的水要与米同煮,不能丢弃,以保存其中的营养成分。
一般来说,黑粳米和黑糯米用来煮粥口感最好。黑籼米煮粥时,最好配些糯米来增加黏度。
除了粥之外,黑米还可以作成点心、汤圆、粽子、面包等。现在还开发出了黑米酒,其中含有的黑色素,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黑米减肥法的营养评价
所谓黑米减肥法,是全世界一万多种减肥方法中的一种。它的主要内容,就是除了黑米制作的食品什么也不要吃,正如苹果减肥法要求天天只能吃苹果一样,属于单调食物减肥法。
听起来,一种还不算太差的食物可以吃到饱,似乎并不受罪,也不用挨饿;但是无论是哪一种食物,如果天天、顿顿地吃,也难免会食欲日益下降,乃至处在实际上的半饥饿状态。只要吃一种东西,就算那东西是五花肉,天天吃也难免会瘦的,道理就是这样。
从营养上来说,除了幼时的母乳之外,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无法提供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所以,只吃一种东西,早晚都会发生营养素的缺乏症,从而给身体带来损害。不过,选择的食物不同,则身体所能坚持的时间,以及营养素缺乏的速度,也有相当大的差异。
拿黑米来说,它作为减肥的唯一食品的优势是明显的:它煮成粥之后口味不错,可接受性良好,加少许咸菜丝,吃起来就感觉像正常的一餐。由于粥中90%以上是水分,能量甚低,喝两碗也不可能吃过量。同时,黑米属于糙米,它的纤维较高,饱腹感较强,吃了黑米粥之后,较吃同样数量的白米饭不容易感觉饥饿。
在营养素方面,黑米也有很多的优势。它含有充足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数量略低,但质量比其他粮食好一些,脂肪很低,但米胚中含有少量的必需脂肪酸和维生素E,除了B12之外的B族维生素含量都很丰富,还有相当多的钾、镁,铁等微量元素也比白米丰富很多。
不过,它毕竟一点儿都不含有维生素C和维生素B12,也没有维生素AD,钙含量也是不足。所以,如果吃黑米粥减肥,建议补充多种蔬菜,特别是绿叶蔬菜和橙黄色蔬菜,并多做户外活动。蔬菜烹调时只要少放油或者作成香油凉拌即可,并不会增加发胖的危险。此外,最好能补充钙片和其他复合营养素丸。长期使用这种方法,还需要增加低脂的蛋白质食品。
(3)山药让牙买加人奔跑如飞
在北京奥运会上,牙买加运动员在短跑项目中的惊人优势,让人们纷纷猜测他们充沛体能的来源。媒体报道,谈到儿子之所以能跑得那么快的原因,“飞人”博尔特的父亲韦尔斯利·博尔特最想感谢的就是家乡的山药。在博尔特的老家特里洛尼,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斤的山药从这里出口。“他就是吃山药长大的,山药造就了他今天的力量。”韦尔斯利回忆说。
虽然许多人对这个说法可能一笑置之,连博尔特本人也说,他现在不喜欢吃山药了。但确有很多牙买加人相信,正是他们的块根类蔬菜和草药铸就了飞人的成功。那么,山药是否具有很高的健康价值呢?它对于提高体能有无帮助?还是让我们来看看有关山药的一些研究结果。
研究证明,山药绝不仅仅是一种淀粉食品,它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干品的蛋白质含量是大米的2倍,B族维生素的含量是大米的数倍,矿物质中钾含量极其丰富。更要紧的是,山药富含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包括山药多糖、黏液蛋白、皂甙、尿囊素、脱氢表雄酮等。
很多研究发现,山药提取物具有很好的抗衰老作用,可提高动物免疫细胞增殖能力,延缓胸腺衰老,测定表明,山药多糖能清除多种自由基,提高动物体内抗氧化酶系统活性,减少氧化产物含量。山药黏液蛋白可提高动物的免疫功能,改善心血管机能,而山药中所含的脱氢表雄酮也具有强化免疫功能、提高记忆力、镇静安眠、延缓骨骼肌肉老化、预防动脉硬化等多种延缓衰老作用。
研究还发现,某些品种的山药可降低人类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活性。山药多糖对黑色素瘤细胞和肺癌细胞有抑制作用,因而推测食用山药有利于预防癌症。
很多人都认为糖尿病人不能吃含淀粉的薯类食物,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和白米白面食品相比,包括山药在内的多种薯类食品都有利于控制血糖,还能改善体质。
西方有研究者专门研究了牙买加苦山药提取物对实验鼠的作用,发现它能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和胆固醇水平。我国和日本的研究也证明,山药可降低外源葡萄糖或肾上腺素引起的实验小鼠的血糖和血脂升高。同时我国有人体研究发现,糖尿病人用山药可以帮助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外周组织对血糖的利用;食物中添加山药粉和莲子粉可以改善糖尿病人乏力、饥饿、多尿等症状,对血胆固醇也会有改善。不过,如果吃山药而不是浓缩的提取物,它的降糖效果并不能与降糖药相媲美,也不能完全替代胰岛素,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膳食治疗措施。
我国自古以来一向十分推崇山药,把它作为养生佳品。古人认为,“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也就是说,懂得养生的人,要让内脏功能旺盛,体能充沛,但看起来并不胖大,身上没有赘肉。那些不善于养生的人,表面上看体形壮硕,其实机能虚弱,体能很差。而山药等薯类食物,正是养生家所推荐的食物。它不仅营养丰富,有促进消化吸收、强化血管、预防慢性病的作用,还有利于控制体重。
如此健康的一种食品,当然值得经常食用。然而,自从生活富裕之后,我国居民的薯类摄入量大幅度下降,山药、芋头、红薯等也被大多数家庭的餐桌所冷落。白米白面固然适口,代价却是营养价值低下。从小到大一直以此为食,必然影响到民族体质。
近年来,人们即使食用薯类,也多是作为菜肴或者零食,而不是作为主食。实际上,用薯类来部分替代精白米面,常吃不懈,才是发挥健康作用的最好途径。对于慢性病人来说,更应注意减少精白米面,用薯类、豆类和粗粮来替代。好在目前到处有售山药粉,将它添加到面粉、米粥等主食当中,就能轻松食用,非常方便。
在营养平衡的健康生活中再加一些薯类,或许更能感觉到健康的活力回到自己身上,虽不能奔跑如飞,至少步履轻盈,体能日强,这样的生活多么幸福。
(4)马铃薯做健康主食的4大理由
很多人一直误认为马铃薯淀粉含量过高,是容易导致发胖的食品,因此对它望而却步。其实,被扣上“增肥食品”的大帽子,马铃薯实在是非常冤枉。它绝非一种高能量的食品,如果吃了之后发胖,也只能说是人们吃的方法有错误。
最近电视台采访观众:您认为土豆、红薯、芋头和山药之类的食物是主食呢,还是点心呢,或者是蔬菜呢?观众大多回答是点心或蔬菜,只有少数老年人才回答是主食。
其实,多年之前,薯类是公认的主食,是在米面粮食不够吃的时候用来果腹的食物,所谓“薯豆半年粮”。当年徐光启做《甘藷疏》,希望大力推广种植甘薯,就是看中了甘薯生长快、能救荒的特点。也正因为如此,这些薯类被很多人看成是贫困的象征,是穷人的食物。一旦生活好了,就不再碰它们。
随着生活的改善,人们渐渐重想起薯类,却不再是用它们作为主食不足的补充,而是用它们作成各种美味小点,美味菜肴。要想让贫贱的薯类变成餐馆酒楼的美食,无非是向里面加糖、加盐、加油,或者配合肉类一起食用。和五花肉相配的芋头蒸肉、和鸡肉相配的芋儿烧鸡,和牛肉相配的土豆烧牛肉、咖喱牛肉卤,和豆沙相配的山药小点、和糖配合的拔丝山药,还有炸红薯片和炸红薯饼、炸薯条和炸薯片,都是人们喜爱的美食。
问题是,正是这样一种变化,让人们对薯类的评价大大下降。在想到薯类的时候,人们总会联想到甜食,联想到油炸食品,联想到高脂肪的肉类。在吃完了精米白面,吃完了大鱼大肉之后,再吃吸了油本身又含有淀粉的薯类,恐怕难免会招来肥胖的麻烦。
如果要真正发挥薯类们的优势,还是把它们当成主食的好。问题是,长期以来,中国人以米饭和面食为主食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用马铃薯来做为主食,大部分人总觉得有点奇怪。其实,在西方国家,土豆就是响当当的主食。
在美国有关马铃薯调查研究的文章中提到:一个中等大小的烤马铃薯只含380千焦的能量。相比之下,一碗米饭或一个馒头的大约是1250千焦。其实,吃了一个烤马铃薯之后,饱感的程度和吃一碗米饭相差无几。所以说,马铃薯所含的能量比梨、稻米,甚至麸皮粉要低。
如果把土豆当成主食吃,既不必加盐,也不必加糖,更不必加油,就能发挥它们原有的营养优势。用马铃薯做主食的优点可实在是多,我列举几点大家一起看看:
马铃薯做主食有利于减肥
为了测试哪种食物能够提供最佳的饱腹感,澳大利亚的研究者开发了一个饱腹感等级表,被称之为“饱腹指数”(SI)。在“饱腹指数”中名列前茅的大都是水分或者纤维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的食物,而马铃薯则成为“饱腹指数”最高的食物,比白面包高三倍多。这主要是因为,马铃薯的含水量较高,其中的淀粉含量只有20%左右,并且还富含能够产生饱腹感的柔软膳食纤维,经常吃马铃薯会有减肥瘦身的功效。
马铃薯做主食帮助控制血压
与精白米和精白面粉相比,马铃薯中钾和镁元素的含量更高,是绝对的高钾低钠食品,一种优秀的成碱性食品。其钾含量之高,与香蕉不相上下,让苹果、橘子们只有自愧不如的份儿。如果把大米饭换成同样淀粉含量的马铃薯,就可以增加10倍的钾,这也是马铃薯作为主食的重要优势之一。
马铃薯做主食能提高蛋白质质量
如果按照干物质来计算,那么马铃薯的蛋白质含量达8%,而且它的蛋白质质量相当地好,丝毫不逊色于肉类的水平,比粮食的蛋白质质量都要高。一个中等大小的马铃薯(150克)所含的蛋白质,大概相当于半杯牛奶。所以说,用马铃薯来替代大米饭的话,在蛋白质营养供应方面也有改善。
马铃薯做主食能供应大量的维生素C
马铃薯不仅是货真价实的低脂肪高纤维食品,还含有粮食当中压根本没有的维生素C,以及富含多种B族维生素。说起来人们几乎难以置信,马铃薯的维生素C含量堪与番茄相媲美,这可是大米、白面中所没有的好东西。一个中等大小的马铃薯能够提供人体日常所需维生素C的1/3。更妙的是,马铃薯中的淀粉具有保护维生素C的作用,所以蒸熟之后,维生素C仍可保存80%以上。
总之,如果用马铃薯替代白米饭,每天的总淀粉数量不仅不会升高,而且还可能有所下降;而维生素摄入量却会大幅度提高,纤维多了,矿物质也多了,对于提高一日当中的营养质量,实在是大大地有益。由于马铃薯不会引起胃酸分泌过多的问题,所含膳食纤维又质地柔软,不会刺激肠胃,胃溃疡或肠炎的人也可以放心地食用,可以说是老少皆宜的营养主食。
假如实在喜欢吃炒土豆丝或土豆炖牛肉,那也不必太过自责。只要做到底限的一点——吃了马铃薯之后,一定要减少主食的量,甚至可以不吃主食。比如说,昨日吃了土豆烧牛肉,那么大米饭就可以省去一半。如此,至少可以避免体重增加之虞,也能得到马铃薯当中的丰富营养成分。
(5)护眼明目的2类超级食品
对眼睛最好的营养素是维生素C吗?是维生素A吗?很多人都有这种疑问。
其实,和人们的想象不同,最能保护眼睛免受射线伤害和衰老攻击的,并不是这两种维生素,而是两种不属于维生素的植物色素: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它们都属于类胡萝卜素的家族。
它们的出众功效,就是能够帮助眼睛延缓衰老,特别是预防老年性视网膜黄斑变性,这可是老年人失明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它们对白内障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这是因为,它们能够吸收光线当中有害的紫外线和短波光,同时捕获危险的自由基,从而延缓了视网膜的氧化衰老。
那什么食品当中这两样东西含量最高呢?简单地说,就是深绿色的叶菜,比如菠菜,比如芥蓝、苋菜、茼蒿、木耳菜、空心菜、绿菜花、茴香、油菜、小白菜等等。一项在4500多名60~80岁之间的老年人当中所做的研究发现,绿叶蔬菜对于视网膜黄斑变性有显著的预防作用。研究者连续6年调查他们的膳食情况,发现膳食当中含叶黄素和玉米黄素最多的人,患上视网膜黄斑变性的危险比很少吃这两种成分的人要低35%。
另一个问题是:该怎么吃这些菜呢?
其实,只要烹调速度比较快、温度不要太高就好。这两样东西不溶于水,所以沸水焯一下或短时间煮一下都是无妨的。不冒油烟的快速炒也没有问题。但千万不要用那些已经加热过的不新鲜的油来炒,也不要油温太高甚至过火,因为这些好东西耐受不了产生油烟的高温。
如果你想生吃或凉拌,没问题,但一定要记得放些油。叶黄素和玉米黄素都是溶于油脂的东西,和胡萝卜素一模一样的脾气。放点花生酱、芝麻酱、香油、色拉油来拌一拌都是好的。
还有一样熟悉的好东西,就是蛋黄了。蛋黄当中的黄色,主要就来自这两样宝贵的色素。——鸡鸭替我们吃菜叶和水草,我们吃它替我们攒在蛋黄里的色素。通常散养鸡蛋或者绿色食品认证的鸡蛋蛋黄颜色更深,其中含有更多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就是因为这些鸡有更多的机会吃绿叶和青草。当然,前提是蛋黄的橙黄色不是染出来的。
(6)鲜枣才是真正的维生素C之王
近年来,“吃应激食物”渐渐在国际上成为一种健康潮流。国内外健康专家都认为,应季食物与气候相合,品质新鲜,比存放很久或漂洋过海而来的食物更为健康。
眼看中秋将至,人们又进入了一年一度的水果盛宴。应季的新鲜水果热闹登场,而其中最宝贵的,大概就是脆嫩甜美的鲜枣了。
枣的好处,中医已经大书特书,配入无数药方;但那都是说经过干燥的枣,而不是鲜枣。鲜枣不是补品,不是药材,而是一种美味的水果,维生素C的无冕之王。
说到维生素C之王,人们想到的都是猕猴桃。其实,和鲜枣比起来,猕猴桃的维生素C含量只能屈居第二。国人一向有贬土尊洋的倾向,之所以猕猴桃那样闻名遐迩,只不过是因为它曾经漂洋过海镀过金,有新西兰人力捧的缘故。鲜枣虽然和猕猴桃一样原产中国,却无缘出国留洋,当有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幽怨。
按照我国专家的测定,每100克鲜枣中的维生素C含量可达200~500毫克,高于猕猴桃60~200毫克的含量,其中的钾、铁等元素也在水果中名列前茅。所以,每天吃一把鲜枣,即可满足人体一天的维生素C供应。无论是北方的苹果、梨、桃、杏,还是南方的橘子、香蕉、芒果,或是甜美的葡萄、菠萝、荔枝,都无法与鲜枣比肩。
维生素C的好处是尽人皆知的。特别是那些经常食用不新鲜蔬菜、肉制品和海产品的人,食物中形成致癌物亚硝胺的危险较大,如果能经常吃高维生素C的食物,对保健十分有益。
不过,枣的好处还不仅仅限于这些。其中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类黄酮含量十分丰富,包括芦笋中引以为傲的芦丁这种预防癌症成分,还有熊果酸、齐墩果酮酸等能够改善脂质代谢和提高免疫力作用的皂甙类物质,环腺苷酸等能量增强物质,以及具有抗衰老和抑肿瘤作用的多糖类物质。
可惜的是,鲜枣供应时间太短,人们主要靠干枣来供应其中的健康成分,但维生素C在干枣中的含量却会大幅度下降。所以,趁着鲜枣上市的季节,每天适当吃一些,对健康颇有益处。
只是,中医专家也提示,因为枣吃多了之后可能引起腹胀,鲜枣每天以吃一两把为好,日日常吃才是获得益处的关键。此外,鲜枣含糖量高达20%~30%,是各种新鲜水果中最高的一种,故吃了枣之后应当适当减少几口主食,避免能量过剩。糖尿病人更应注意这一点,保证每日碳水化合物数量不会突破限制。
友情提示:
若论维生素C的抗疲劳作用,酸枣的功效远远超过普通鲜枣。只需20~30天,山上的酸枣就能成熟,它的维生素C含量可达鲜枣的3~4倍之多。爬山赏秋之时,不妨采集酸枣回家煮制新鲜酸枣汤,一天疲劳一饮而除,那种美味,那种幸福……
(7)酸奶,难以置信的健康食品
酸奶的原料是牛奶、蔗糖和乳酸菌发酵剂,不仅保存了牛奶中所有的营养成分,而且因为发酵作用,营养素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它在促进生长、改善营养方面的作用比牛奶更为优越,是除去母乳之外最为优质的营养食品。
虽然很多国家对牛奶的好处心怀疑虑,但几乎每一个国家的营养专家都向公众大力推荐酸奶。作为世界公认的健康食品,酸奶对人体的保健作用是多方面的。这些保健功效不仅来自于酸奶中的营养成分,还来自于酸奶中的大量乳酸菌、这些有益菌的代谢产物,以及原料乳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活性物质。
酸奶有哪些主要保健作用
调整肠道菌群,抑制有害菌;促进消化吸收,改善胃肠道功能。每天喝1~2杯酸奶,坚持几个月之后,会发现消化吸收功能明显改善,便秘和腹泻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胃胀腹胀等不适感觉也渐渐消失。
改善乳糖不耐症,提高对乳制品的适应能力。酸奶中的乳酸菌可以分泌出“乳糖酶”,帮助人体消化乳制品当中的乳糖,也诱导人体肠道产生乳糖酶。经常喝酸奶,可以提高对乳制品的消化能力,渐渐适应牛奶、冰淇淋等其他含奶食品。
提高钙、铁等矿物质的吸收率。酸奶中含有促进矿物质吸收的乳酸,还有蛋白质分解产生的CPP等肽类物质,可以有效提高钙、磷、铁、锌等矿物质的吸收率。尤其是对于矿物质吸收能力较差的老年人来说,酸奶是极好的营养食品。
提高肠道免疫功能,防治肠道感染;人体和动物实验都证明,在摄入酸奶之后,对各种肠道致病菌和病毒的抵抗能力明显增强,腹泻发病率低,症状轻,恢复快。甚至有些国家已经开发出“旅行者用酸奶”,专门用于预防肠道疾病。
激活免疫系统功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和T细胞功能。国内外研究都证明,摄入酸奶可以激活全身的免疫系统功能,并提高人体对各种逆境的抵抗能力,并有抑制肿瘤的作用。
降低血清胆固醇。摄入酸奶不仅不会升高血清甘油三酯和血胆固醇,反而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这种作用一方面来自其中的乳酸菌及其菌体碎片,另一方面来自酸奶中所含的蛋白质类成分。
减轻辐射损伤,抑制辐射后淋巴细胞数目下降。实验证明,摄入酸奶之后的小鼠受到辐射值后身体耐受力更强,免疫系统的破坏较轻。
随着对酸奶的保健功效的更深入认识,大众对酸奶产品的接受程度也会越来越高,那么已经造福世界亿万大众的酸奶也将给中国人的健康带来更多的福音。
酸奶是一种优秀的健康食品,这一点无人否认。但是对于酸奶究竟适合什么人吃,应当怎样选购,怎样食用,很多人仍未明了。这种现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酸奶的消费,不利于国民体质的改善。实际上,酸奶并不是什么特殊的食品,它应当是饮食生活当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而且比可乐、果汁饮料和饼干糖果之类食品食用更方便,更频繁。
每天应当喝多少酸奶
酸奶的食用数量因情况而异,正常饮食的人每天饮用1~2杯酸奶(250~500克)为好。对于青少年来说,早晚各一杯酸奶,或早上一杯牛奶,晚上一杯酸奶是最为理想的。但这并不是说酸奶的饮用数量不能加大。在胃口不好、饮食不调、身体虚弱、肠道有感染而不能正常进食的时候,每天可以更多地饮用酸奶,以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调整胃肠功能,并提高身体抵抗力,促进肠道感染的痊愈。
有些人特别喜爱酸奶,往往在餐后大量喝酸奶,可能造成体重增加。这是因为酸奶本身含有一定能量,饭后喝酸奶就等于额外摄入这些能量,可能引起体重上升。因此,特别喜爱饭后喝酸奶的人应当注意适当减少食量,或者减少其他零食和水果,以取得能量供应的平衡,保持体重稳定。
饭前能不能喝酸奶
总的来说,除了饥饿感很强的时候之外,酸奶可以在任何时候饮用。餐前喝酸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饥饿感,也可以为人体补充营养。
很多人都听说饭前不能喝酸奶,理由有3个:一是空腹喝酸奶蛋白质会被浪费,二是乳酸菌在胃酸很强的条件下死亡,妨碍其保健效果的发挥,三是酸奶中的乳酸对胃有刺激作用。实际上,这3个理由都不能证明空腹绝对不能喝酸奶。
首先,普通甜味酸奶当中含有7%的蔗糖和3%左右的乳糖,它们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蛋白质含量仅仅2.5%而已,因此空腹喝酸奶时,酸奶中的蛋白质并不会被浪费。
而且,除了饥饿感很强的时候,饭前的胃中并不一定是完全排空的,胃酸含量也不一定很高。所以,乳酸菌未必被全部杀死。
即便乳酸菌大量死亡之后,部分保健作用可能受到一些影响,但是营养价值仍然不受影响。有研究证明,乳酸菌的菌体碎片和提取物仍然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喝了总比不喝要好。
我国生产的酸奶酸度比西方国家低一些,糖分比较多,加上其中蛋白质和胶质的保护作用,并不会对健康人的胃造成很大的刺激。因此对于胃肠功能正常的人来说,饭前喝酸奶并无妨碍。
但也有一些人不能空腹喝酸奶,如有胃溃疡、胃酸过多等疾病者要特别注意。受冷容易腹痛者不要喝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酸奶,要放在室温下,等半小时再喝,就不会感觉不适了。
服药期能不能喝酸奶
有人提出服用抗生素时不能喝酸奶,但多数相关学者认为,服抗生素会引起肠道菌群紊乱,也会降低免疫力,更要经常服用酸奶来调整菌群平衡,保护人体抵抗力。在停药之后,继续饮一段时间的酸奶,可以大大减轻抗生素的副作用,恢复人体正常菌群平衡。
服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药品可以用酸奶来送服。酸奶含有脂肪、糖和蛋白质成分,对营养素有保护和促进吸收的作用。然而,其他药物不可用酸奶送服,特别是服用含有重金属和碱性物质的药品。
(8)美容防病两相宜的坚果
说到坚果,很多人都觉得它们只是美味的零食而已。因为脂肪含量太高,人们常常是一边吃坚果,一边心怀愧疚,担心发胖或血脂会升高。
其实,坚果类食品是著名的降脂食品。它们是果树精心培育的种子,集中了植物营养的精华。其中富含钾、钙、镁、铁、锌等矿物质,还有极其丰富的维生素E和天然抗氧化成分,以及丰富的B族维生素。其中天然抗氧化成分不仅对美容必不可少,而且能够降低慢性病的危险。其中的膳食纤维也相当丰富,并不逊色于粗粮和豆类。
坚果帮助预防心脏病
一些发表在权威学术刊物上的研究结果证明,坚果的健康作用超乎想象。例如,研究发现,用大杏仁和杏仁油来替代膳食中的其他含脂肪食物,可以有效地降低心脏病的危险。而如果能够每周吃50克以上的坚果仁,并持之以恒,就能将心脏病发作的危险降低40%以上。研究者们推测,大杏仁的健康作用,不仅来自于其中的维生素E,还来自其中所含的微量元素、多酚类物质、低聚糖和丰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综合作用。
人们吃坚果时的顾虑,主要是其中所含有的大量脂肪。杏仁、榛子等坚果中所含的脂肪酸,是以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具有升高“好胆固醇”、降低“坏胆固醇”的效果,比豆油、菜子油等烹调油更有利于心脏。
坚果可以替代糕点零食
然而,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油脂,如果大量吃,带来膳食能量的增加,都会加大发胖的危险。所以,美国研究者早就提示,大杏仁、核桃等各种坚果仁每天吃28克即可,也就是一把的量。而且,最好能够用坚果来替代其他含有油脂的食物,比如说,用大杏仁来替代饼干、曲奇之类点心;吃了小核桃仁,就少吃一个炒菜,换成凉拌菜。这样,一天中的脂肪就不会增加,而各种营养成分却大有加强,膳食变得更健康。
坚果最宜早餐吃
早餐吃坚果,则是保障坚果健康效应的最佳方式。因为早餐人们很少饮食过量,大部分处于营养供应不足的状态。这时候补充坚果这样高能量也高营养的食物,可以提高早餐质量,改善三餐比例。另一方面,早餐后人们代谢水平较高,工作任务又繁重,所吃的食物很难变成脂肪沉积在身上。所以,早餐吃一把坚果并无发胖危险,相反却会抑制午餐和晚餐的食欲,对体重控制有益无害。
慢性病人可以安心吃坚果
首先要肯定的是,糖尿病人吃坚果没问题。事实上,除了栗子、白果之外,坚果中所含的淀粉很少,膳食纤维却比较高,所以它们升高血糖的危险也很小。而糖尿病人的重要任务,就是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而在这方面,坚果会颇有益处。早上吃一小把坚果,无需说,是糖尿病人的明智食物选择。
比如说,2004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在2型糖尿病人的膳食当中添加一把核桃,可以改善病人的血脂状态。在一项西班牙研究中,调查了9000名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现吃坚果对控制血脂和心脏病发病风险有益。
痛风病人吃一小把坚果,同样可以放心。因为坚果类属于低嘌呤食品,其中的嘌呤含量低于黄豆和大部分豆类。例如,核桃当中的嘌呤含量为25毫克/100克,巴西坚果是23、榛子是37、花生略高为79,而豆腐是68、黄豆是190、猪肉是150。
减肥者应当感觉安心,因为研究发现部分坚果具有相当好的饱腹感,比如大杏仁的纤维含量列坚果当中的首位,它能有效地抑制饥饿感,并延长饱腹感。即便是纤维含量不算高的核桃,在适量食用、不增加膳食总能量的时候,也有利于控制体重。假如在早餐食用,更不必太过担心。
吃坚果时要小心的人
吃坚果时需要小心的人,是腹泻患者、咽喉疾病患者、儿童和一些过敏人群。此外,凡是正在发生腹泻的人,消化道急性感染者,以及脂肪消化不良者,均应暂时避免吃坚果。咽喉炎、口腔溃疡等患者应当尽量少吃或不吃烤制、炒制、炸制的坚果。可以考虑吃生坚果,或吃煮熟的坚果。
(9)蛋黄其实是营养宝库
蛋黄这种食品,本来就因为高胆固醇而受到歧视;添加苏丹红的鸭蛋黄,更是让人们对于“蛋黄”这种食品产生了空前的疑虑。即便是热爱蛋黄的消费者,在红色蛋黄成为洪水猛兽之后,在挑选禽蛋的时候,也突然感觉到不知所措。
那么,正常的蛋黄里,究竟含有什么成分呢?它的颜色又是哪里来的呢?
原来,蛋黄的主要成分,是17.5%的蛋白质,32.5%的脂肪,还有大约48.0%的水和2%的矿物质,以及多种维生素等微量成分。
蛋黄的营养真够好
人们多以为鸡蛋当中的蛋白质集中在蛋白当中,实际上,蛋清的蛋白质含量仅有11%左右,水分却占88%之多。而脂肪,也是扎扎实实地集中在蛋黄部分,蛋清的脂肪含量仅有0.2%。蛋黄中的脂肪以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中一半以上正是橄榄油当中的主要成分——油酸,对预防心脏病有益。
若论维生素,毫无疑问,它们绝大部分都集中在蛋黄当中。蛋黄中有宝贵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还有维生素E和维生素K。这些都是“脂溶性维生素”,在蛋清当中根本没有它们的痕迹。就算是水溶性的B族维生素,也占绝大多数存在于蛋黄当中。实际上,鸡场蛋的蛋黄中那种浅黄的颜色,有一部分就来自于核黄素的颜色,而核黄素就是维生素B2,它可以预防嘴角开裂、舌炎、嘴唇疼痛开裂等常见病痛。总之,人体所需的13种维生素当中,蛋黄里就有12种!
各种微量元素呢?也一样集中在蛋黄当中。蛋黄中有大量的磷,还有很多的铁。尽管蛋黄中的铁吸收率比较低,对于不能吃肉类的婴儿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鸡蛋中所有的卵磷脂均来自蛋黄,而卵磷脂可以提供胆碱,帮助合成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所以,婴儿的第一种辅食,往往就是鸡蛋黄。蛋黄对孩子补铁有益,对孩子的大脑发育也有益。此外,蛋黄中含有一种叫做甜菜碱的物质,化学名称叫做三甲基甘氨酸。这种物质可是一种相当优秀的降脂因素,它能够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促进磷脂的合成,促进脂肪的分解,减少脂肪的沉积,对预防脂肪肝有一定作用。
除了以上几大优点以外,蛋黄里面还含有意想不到的健康成分——那就是叶黄素和玉米黄素。
叶黄素和玉米黄素都属于类胡萝卜素,但是它们不能在人体内转变成维生素A。虽说如此,它们却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特别是保护眼睛的作用。人眼的成像部位是视网膜,而视网膜有一个“黄斑”,里面的黄色,就来自于叶黄素和玉米黄素。这两类物质帮助眼睛过滤有害的紫外线,延缓眼睛的老化,预防视网膜黄斑变性和白内障等眼疾,对心脏也很有好处。
那些颜色深黄的鸭蛋黄和鸡蛋黄,正是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的好来源。据研究,鸡蛋黄中的脂溶性黄色物质当中,有1/3以上来自于这两种成分,而且非常容易被人体吸收,比直接吃玉米效果还要好。所以,对于正常的鸡蛋来说,蛋黄的颜色越黄,对眼睛健康越有好处。
蛋黄的颜色,与鸡的饲料密切相关。如果饲料当中含有较多的青叶或者黄色玉米,其中所含的类胡萝卜素就会被吸收到蛋黄当中。所以一般来说,散养的鸡蛋蛋黄颜色会比较深。
早在二三十年前,就有人利用这个规律,给鸡饲料中添加类胡萝卜素,使得蛋黄的颜色鲜艳好看,得到消费者的喜爱。这种做法对健康毫无损害,甚至有益。如今有人利用蛋黄富集色素的特点,用有毒化学染料来加强蛋黄的颜色,实在是令人气愤。但消费者没有必要因噎废食,谈蛋黄而变色。没有被化学染料污染的深黄色蛋黄,仍然是有益健康的好食品。
蛋黄不会升高胆固醇
很多人不敢吃蛋黄,是因为蛋黄中含有相当多的胆固醇。对于中老年人和高脂血症患者来说,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的胆固醇应当控制在300毫克以内。然而,蛋黄中的胆固醇实在很多,只要吃一个鸡蛋,便可得到200毫克的胆固醇,给其他动物性食品留下的空间就不太大了,只能再吃100克鸡肉或里脊肉。如果再吃海鲜、内脏和富含脂肪的猪肉等,肯定会突破标准。
除了真正需要控制血胆固醇的中老年人,很多年轻女性也把胆固醇和肥胖等问题联系起来,不敢食用蛋黄,让宝贵的营养素白白浪费。其实,含有胆固醇的食品不一定脂肪含量高,胆固醇也不会给人体带来过多的能量,和肥胖并无关系。如果不吃蛋黄的话,又何必要吃鸡蛋呢?倒不如直接吃豆腐,其中不仅含有大量蛋白质,还能提供蛋白中所没有的大量钙质,也减少浪费。
问题是:吃了蛋黄,真的就会升高血胆固醇吗?
首先要说说,胆固醇是不是一种有害物质。实际上,胆固醇本身就是营养物质,因为人体每个细胞的合成都需要胆固醇,性激素等多种激素和胆汁的合成也需要胆固醇。神经系统也富含胆固醇,大脑就是人体当中胆固醇最多的地方。为了供应需求,人体每天都要合成1000毫克以上的胆固醇,比鸡蛋黄里面那一点数量要高得多。只是在人体胆固醇代谢出现障碍的时候,才会发生胆固醇沉积于血管壁上,从而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麻烦。
70年代以来,美国的人均鸡蛋消费量不断下降,然而心脏病的发生并未随之降低。据美国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每周吃鸡蛋不到一个的人,和每天吃鸡蛋超过一个的人相比,血胆固醇的水平并不更低。有研究证明,大部分人的血清胆固醇并不会因吃鸡蛋而上升,只有少数人确有上升,但并没有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例,因而不能判定为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还有人指出,蛋黄中的甜菜碱,也叫做三甲基甘氨酸,是一种富含甲基的成分,它有利于降低血液中的同半胱氨酸,从而降低心脏病和癌症的风险。这种成分在肝脏和蛋黄当中含量最高。而蛋黄中的叶黄素也有降低心脏病风险的作用,卵磷脂则是高密度脂蛋白的重要成分,有调节血脂的作用。所以,鸡蛋黄当中,有利心脏的因素也相当很多呢。
美国营养学界指出:蛋黄是多种营养素的重要来源,吃鸡蛋的人较少缺乏各种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AD。对于婴幼儿来说,蛋黄中的卵磷脂可以提供胆碱,有利于智力发育;对于素食者来说,蛋黄是重要的维生素B12来源。因此可以说,蛋黄不仅是一种营养食品,而且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目前,大部分专家倾向于认为,每天一个鸡蛋,包括蛋黄,对人体并无明显危害。
(10)调味品帮你预防糖尿病
在中国,人们只会在炖肉的时候添加肉桂(桂皮),而去欧美国家留学的人常常会发现,西方人很喜欢肉桂的香气,甚至做面包也要加些肉桂,并常常把它和水果混在一起。近年来,肉桂的名声越来越大,因为美国科学家宣称,每天吃一勺肉桂粉,可能对预防糖尿病有所帮助。
美国研究者发现,肉桂能够重新恢复糖尿病人脂肪细胞对于胰岛素的反应能力,促进血液中葡萄糖的转移和利用。他们认为,这可能是其中一种叫做MHCP的活性成分带来的作用。如果给小鼠使用这种物质,它们的血糖就会显著下降。它还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耐受性。因此,研究者推荐2型糖尿病人每天吃1/4勺到一勺的肉桂粉。把它加入菜肴中,或者混在面包、饼、果汁甚至酸奶当中食用,都非常方便。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有这样一种传统的信念:肉桂是一种令人增长精力的食品。在我国传统医学当中,肉桂也被称为“上药”,它性质温和,人们可以十分放心地在调味中使用它。很多糖尿病人表示,吃了肉桂粉之后,他们的感觉有很大的改善。看来,吃点加肉桂粉烹调的食物,无论糖尿病人还是中老年健康人都能受益,因为很多有胰岛素抵抗的人没有任何症状,自己毫不知情,吃点肉桂粉对他们可以起到防病作用。
研究者特别提到,肉桂还是镁的极好来源。它可以帮助维持电解质平衡,有益骨骼健康,还能改善血管紧张性。目前已经知道,糖尿病人的镁吸收存在障碍,增加镁的摄入量,对于糖尿病人预防骨质丢失和心血管疾病都有帮助。
其实,有保健作用的调味品并不止肉桂一种,许多传统调味品,不论是香辛料还是发酵调味品,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功效。日本研究认为纳豆有“十大健康功能”,而中国的豆豉也被证明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并对预防早老性痴呆造成的记忆力损害可能有一定好处;咖喱粉和辣椒能帮助预防肥胖,醋可以延缓血糖上升的速度,葱蒜类则对调节血脂大有好处……在每日的烹调当中,调味品们默默地调整着人们的体质。因此,用什么调味品,用多少,怎么用,看来不仅仅是一个口味问题,实在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