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捕风捉影:零距离透视经典谍影
15130900000002

第2章 奇妙的间谍工具

(1)间谍们使用的透明墨水是用牛奶、醋、柠檬汁甚至是尿液配制而成的,它的使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经有一名比利时间谍把情报用透明墨水写在一个女人的后背上,让她穿过德国的封锁线传递情报。很不幸,这个女人被敌人捉住,他们发现了情报,把她枪毙了。

问题是用透明墨水书写的情报可以保存的时间很短,后来尽管仍在使用,可是已经广泛地被无线电和微缩胶卷所替代了。

(2)1853年,法国发明家布鲁登·达哥伦利用特殊的相机能够把整张的相片微缩成一个小小的微粒,就此,他发明了一种高级的间谍工具——“微粒技术”。当然,携带情报是个很麻烦的问题,而且方式各异。达哥伦试着把一张带有3000个微粒的纸条卷起来,塞进小管子里面,然后把它绑在鸽子的尾部传送情报,获得了成功。利用微缩技术可以将情报缩小4万倍,一本300页左右的书可以放进一张小小的邮票里。

(3)朱利斯·恺撒是最早使用鸽子做传送工具的人之一,在公元前50年,他就用信鸽送信回罗马的家里。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人们已经可以利用身上绑有微型照相机的鸽子飞越敌人的防御工事进行拍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军就使用微型降落伞先把信鸽空投给法国的情报人员,然后让信鸽带上情报再飞回来。德国不久发现了这个秘密,于是命令向所有可疑的飞鸽开枪射击。

在完成传送情报的任务之后,安全返家的英勇信鸽经常就变成了人们的食物。

(4)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一名德军的间谍利用自己的狗穿越英军的战壕给朋友送信,然后携带食物和水回到自己的藏身之地。英军士兵每天夜里都看见这条狗来回地穿越战壕,开始竟都以为是一种幻觉。在德军间谍死后,凄厉的狗的嚎叫声引起英军的注意。英军情报机关几次想抓住这条狗,但是笨手笨脚的都没有成功。最后,还是一个士兵想出了主意,一天夜里,他领来一条母狗,这条孤独的间谍狗终于无法抵御诱惑走进了陷阱。

(5)1840年发明的摩尔密电码主要是通过电报和信号灯来传递信息,如今它被更新的信息传递方式所替代,实际上已经被放弃使用了,但是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它一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间谍工具。

1914年,在一间咖啡馆内,一名法国女间谍和一名英国间谍接头,为了防止被人窃听,她想出用摩尔密电码向他眨眼睛的主意,这是一个多么天才的设想啊!可惜的是,那个英国间谍对摩尔密电码一窍不通。

(6)奥泼德·布洛维茨是一家英国报社——《泰晤士报》的记者,1878年,他令人惊讶地向伦敦方面发回大量关于一次在柏林举行的秘密会议的有关情报。一个与会的成员向布洛维茨透露了会议的详细内容,敌人的情报机关派人跟踪了这名与会者,但是从没有发现他和任何人接头、送信或是收到不知来历的秘密包裹,他到底是用什么方式把情报送出去的呢?原来,他和接头的人每天都去同一家饭店吃午饭——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坐在一起或是对话。每次进饭店用餐时,他们都各自把帽子挂在衣帽间,离开的时候拿走的却是对方的帽子。敌人的特务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这个小小的机关。

(7)一个名叫西斯提亚斯的希腊人受到波斯人的监禁,但是波斯人允许他派自己的奴隶去给他表兄弟——阿里斯塔格拉斯送信。波斯人把信仔细检查了半天,也没有发现密码或是什么特别的含义,这的确是一封普通的信件,于是,他们就放心地让这个奴隶送信去了。等这个奴隶一见到阿里斯塔格拉斯就说:“请剃光我的头发。”原来真正的情报被文在了他的头皮上面。这种办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也曾经被使用过。

(8)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荷兰人和比利时人想出了很多精妙的主意相互传递情报。有个比利时的农夫把情报藏在屠宰好的生猪的身体里面,另外一个则把情报绑在弓箭上射过敌人的铁丝网;还有小朋友在边境线上放风筝,然后扯断风筝线,于是带有情报的风筝就安全地越过了敌人的封锁。

(9)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荷兰人曾经利用尸体充当了一回信使,情报就藏在棺材里的尸体身下,边境线上的德国巡逻兵根本就无意对这具尸体进行检查,当送葬的队伍通过哨卡时,哨兵还向他们行了个军礼。

(10)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安全工作最出色的情报员是位演员,他出演的角色就是一个“记忆超人”——可以在脑子里记住全部的情报和秘密。

还有同样聪明的是一位法国人,他先把情报写在香烟纸上,团成纸球以后再藏在他的假眼后面。没有哪个德国哨兵会对他说:“请把你的眼睛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