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里克森是一名瑞典籍美国石油商人,他有着自己的石油进出口公司。由于频繁的商务活动,他的足迹遍布于世界各地,并能说一口流利的德语。
1939年12月,他的旧时好友斯丹哈特邀请他在斯德哥尔摩的大光明饭店共进晚餐,席间斯丹哈特与他谈论了一些战争情况,并且还和他谈了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是的,艾里克森,一旦美国投入战争,我们肯定非常需要了解德国石油工业方面的情况。你能否帮助我们获得这方面的情报?”斯丹哈特说完静静地看着艾里克森。他非常了解艾里克森,也猜得出他会作出怎样的答复。
果然,艾里克森当即回答道:“好吧,我将尽力而为!但是您知道,这谈何容易,我在他们眼里并不是一个亲纳粹分子,假如我要和德国做生意,我就必须采取一种亲纳粹的态度和立场。”
“是的,确实如此。你必须疏远你的朋友,你在精神上也会痛苦万分,但这样你却会获得德国人的好感。”斯丹哈特喝了一口白兰地说。
“好的,我一定尽力而为!”
一星期后,艾里克森开始谨慎地慢慢进入角色。比如:在很多人面前他大声说纳粹制度好;预言希特勒会取得胜利……最后他终于与德国驻瑞典大使取得了联系。
直到1940年夏天,即在大光明饭店之后的一年半,艾里克森终于接到了一个神秘的电话,电话里的人告诉他去德国的时机已经成熟。此后,艾里克森开始了他以石油商人为掩护的间谍生涯。
柏林泰柏霍夫机场。
作为这里的常客,艾里克森透过舷窗看到机场周围很浓密的树林,同时还发现了许多精心隐蔽的飞机及一排排防空武器。一下飞机,艾里克森就立即行动,他先是拜访了柏林的一些重要官员和企业家,接着又不断举办舞会和鸡尾酒会,逐渐恢复了和他过去在石油界的旧友的联系。
艾里克森在慎之又慎的情况下,首先发现了奥尔登堡男爵。奥尔登堡是普鲁士的一名贵族地主,战前他曾向艾里克森流露出对纳粹的不满,但本能的爱国主义情绪会不会又使他去盖世太保总部出卖自己呢?艾里克森清楚,危险是存在的,可他决定还是去冒一次险。
一天晚上,艾里克森认为时机已到,他单刀直入地对正喝着白兰地的奥尔登堡说道:“我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要告诉你,我正在为德国的敌人——盟国工作!请求你的帮助!”
“你说什么?”奥尔登堡大吃一惊,连酒杯也掉在了地上。艾里克森的开门见山一下子使得室内的空气紧张起来,他连忙作了一大堆必要的解释,才使男爵安静下来。艾里克森向他详细叙述了他来德国的使命:提供德国在石油工业的情报;弄清各类炼油厂的方位、产量;德国为保护炼油厂的歼击机情况……最后他向奥尔登堡保证,男爵本人不会为此冒多大的风险,而且还能狠赚一笔!
奥尔登堡男爵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陷入了沉思。最后,男爵还是恢复了常态,重新端起酒杯放到了嘴边。
出于商人的敏感,艾里克森知道这桩生意已经敲定,于是他不失时机地问:“那么……我现在购买什么样的石油产品最容易呢?”
奥尔登堡没等他把话说完就回答说:“依我之见,眼下购买润滑脂最容易。”
两个人的交谈持续到凌晨2点也未结束,特别是男爵,显得意犹未尽。
在此后的几个星期内,艾里克森又在石油界发展了几个人,他慢慢建立起了自己的谍报网,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石油情报。
自从艾里克森在德国工作的那一天起,他时时刻刻受到盖世太保的跟踪与骚扰。然而,他非常幸运,躲过了一切可能发生的灾难。
他的伙伴们向他提供了大量情报,艾里克森根据这些情报作出了这样的判断:纳粹德国将不得不依赖他们的合成汽油储备,以保证军用与民用的日常用油。他对自己即将完成的任务更加充满了信心。
艾里克森后来又在汉堡、哈勒等城市继续他的使命。每天晚上,他都将白天搜集到的情报详细记录下来,甚至画出油厂的方位图,再把它们熟记于心,然后烧毁。
当艾里克森重新回到柏林后,他返回瑞典的申请已获得批准。盖世太保头子还饶有兴趣地听取了艾里克森对自己在德国活动情况的叙述,甚至还提了几个有关商业合同方面的问题。
艾里克森在离开德国之前还同男爵开了个玩笑。他请男爵猜谜:“一架飞机上坐着两个人,一个是戈林,另一个是希特勒,后来飞机坠毁了,机上人员全都摔死了。你猜是谁得救了?”
“德国人民!”男爵肯定地说。
次日上午,艾里克森到达机场,他顺利地通过了一道道检查。几分钟后,他终于激动地走进了飞往瑞典的机舱,脚下的纳粹德国很快就消失在了梦幻般的云雾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