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交际力: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圈
15133100000034

第34章 通过眼睛解读他人内心

“眼色”是“脸色”中应关注的重点,它能不由自主地告诉我们真相。人的坐姿和服装同样也有助于我们观人于微,进而识别他人整体,对其内心意图洞若观火。

人的直觉虽然敏感,却容易受人蒙蔽,懂得如何推理和判断才是察言观色所追求的顶级技艺。

孟子云:“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大家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在很多时候,正是眼睛出卖了自己。在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如果有谁被怪物三姐妹中的美杜莎看了,就会立刻变成石头。

当然这只是神话传说,但足以说明眼睛的威力。在医学上,眼睛被称为“五官之王”,因为它是人的五种感觉器官中是最敏锐的。

现代研究发现:眼睛是大脑在眼眶里的延伸,眼球底部有三级神经元,就像大脑皮质细胞一样,具有分析综合能力,而瞳孔的变化、眼球的活动等,又直接受脑神经的支配,所以人的感情自然就能从眼睛中反映出来。瞳孔的变化是人不能自主控制的,瞳孔的放大和收缩,真实地反映着复杂多变的心理活动。若一个人感到愉悦、兴奋时,他的瞳孔就会扩大至平常的四倍;相反地,遇到生气、消极的心情时,他的瞳孔会收缩得很小;瞳孔不起变化,表示他对所看到的物体漠不关心或者感到无聊。事实上,通过眼神来传情达意,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自然而然地运用眼神,来表达对周围一切事物的复杂情感。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会从微妙变化的眼神里真实地流露出来。

我们以眼神来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心理或职业,虽然不需要太高深的相面水平,但也必须具备较长时间积累的识人经验。据说,有经验的警察在繁杂的人群中,凭着眼神就可以辨别出尚未作案的小偷;

资深的法官也可以根据受审者的眼神,判断出受审者陈述的是真话还是谎言。具有丰富经验的文人还给了我们这样的提示:一个胸怀坦荡的人,其眼神如无云之苍穹,经常平视远方;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其眼神如澄澈之湖水,不经意间给人一种慈眉善目之感;一个真诚实在的人,其眼神如晴空之朗月,给人一种信赖憨厚之感;一个机智敏锐的人,其眼神炯炯如夜空之灿星,给人一种机灵之感;一个城府很深的人,其眼神如蔽日之云翳,让人觉得深不可测;一个狡诈奸滑的人,其眼神如出洞之黠鼠,使人防不胜防;一个性情凶暴的人,其眼神如蛇口之血舌,使人恐怖;一个心术不正之人,往往不敢正视你(当然,害羞之人除外)之之我们心里的深层欲望和感情,首先反映在视线上,视线的移动、方向、集中程度等都表达不同的心理状态。因此,了解视线的变化,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读懂人的眼色便可知晓人们的内心状况。我们来看看心理学专家是怎么说的。

如果你见到他眼神沉静,便可明白他对于你着急的问题,早已成竹在胸,稳操胜券。向他请示办法,表示焦虑,如果他不肯明说,这是因为事关机密,不必多问,只静待他的发落便是。

如果你见他眼神散乱,便可明白他也是毫无办法,徒然着急是无用的,向他请示,也是无用的。你得平心静气,另想应对办法,不必再多问,否则会增加他六神无主的程度,这时是你显示本领的机会,快快自己去想办法吧!

如果你见他眼神横射,仿佛有刺儿,便可明白他异常冷淡,如有请求,暂且不必向他陈说,应该从速借机退出,即使多逗留一会儿也是不适的,退而研究他对你冷淡的原因,再谋求恢复感情的途径。

你见他眼神阴沉,应该明白这是凶狠的信号,你与他交涉,须得小心一点儿。他那一只毒辣的手,正放在他的背后伺机而出。如果你不是早有准备想和他见个高低,那么最好从速鸣金收兵。

你见他眼神流动异于平时,便可明白他是胸怀诡计,想给你苦头尝尝。这时应步步为营,不要轻进,前后左右都可能是他安排的陷阱,一失足便跌翻在他的手里。不要过分相信他的甜言蜜语,这是钩上的饵,是毒物外的糖衣,要格外小心。

你见他眼神呆滞,唇皮泛白,便可明白他对于当前的问题惶恐不安,尽管口中说不要紧,但却一点儿也想不出所以然来。你不必再多问,应该退去考虑应付办法,如果你已有办法,应该向他提出,并表示有几成把握。

你见他眼神似在发火,便可明白他此刻是怒火中烧,意气极盛,如果不打算与他决裂,应该表示可以妥协,速谋转机。否则,再逼紧一步,势必引起正面的激烈冲突。

你见他眼神恬静,面有笑意,便可明白他对于某事非常满意。你要讨他的欢喜,不妨多说几句恭维话,你要有所求,这也是个好机会,相信他一定比平时更容易满足你的愿望。

你见他的眼神凝定,便可明白他认为你的话有听的必要,应该照你预定的计划婉转陈说,只要你的见解不差,办法可行,他必然是乐于接受的。

如果你看见他眼神下垂,低头不语,这就说明他内心痛苦。此时千万不要说高兴的事情,因为高兴的事情反而会增加他的痛苦。也不要说痛苦之事,这样会使他更难以接受。此时最应该做的就是安慰他,并且话也不能过多,否则就有“看热闹”、“站着说话不腰疼”之嫌。

如果他的眼神上扬,就可以得出对于你的话他不屑于听。此时你最应该做的就是戛然而止,退而求接近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