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交际力: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圈
15133100000040

第40章 把话说到对方心里面

俗话说:“话多不如话好,话好不如话巧。”所谓巧话,就是能找到对方的“动情点”,把话说到对方心里去。与人交谈,若能使对方产生思想上的共鸣,碰撞出激烈的火花,就表明你的话打动了对方,触动了对方的心弦,这就能很容易地与对方建立起良好的交往关系。

英国伦敦有一家新加坡人开的餐厅,为招揽顾客,每当客人餐后离去时,总要奉送一盒礼品,内附精致“口彩卡”一张,上印有“吉祥如意”、“幸福快乐”等吉言。有一对恋人是这家餐厅的老主顾,他俩在结婚的那一天,满怀喜悦地来到这家餐厅,在他们期待良好祝愿的时刻,打开礼品盒,却意外地发现没有往常的“口彩卡”,顿感十分不吉利,心里很不高兴,他们便向老板娘“兴师问罪”。无论老板娘怎样赔礼道歉,他们还是觉得扫兴。看到这种情景,刚到英国探亲的老板娘的妹妹微笑着走上前去,说了一句英国常用谚语:“没有吉言就是最好的吉言”。听到这句话,新娘破颜一笑,新郎也转怒为喜,高兴地和她握手拥抱,连连道谢。

在意外事件面前,姐妹俩的处理方式大不相同,姐姐采取的是正面消极应对的策略,而妹妹则采取侧面出击的办法,把话说到了对方的心里面,把一场纠纷化解在无形之中。

把握说话的方法,把一句话说好、说巧,符合对方的口味,必将会使谈话锦上添花。而不恰当的说话方式不仅会影响表达效果。甚至可能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就应了人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祸从口出”。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少年时代就给地主家放牛,为了填饱肚子甚至出家为僧。但朱元璋胸有大志,历尽坎坷,终于成就了一代霸业。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一天,一个穷伙伴来拜见。朱元璋很想和老朋友叙叙旧,可又怕他讲出自己以前的糗事,犹豫再三,最后还是决定接见。

那人一进大殿,马上大礼下拜,高呼万岁:“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芦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子当兵,多亏菜将军。”

朱元璋明白,他说的是当年和一群伙伴在芦苇荡里偷豆子的事情,但他说得委婉含蓄,没有使自己难堪,心里很高兴。他回想起当年饥寒交迫时,大家患难与共的情形,心里十分感慨,立即重重封赏了老朋友。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开了。当年另一个放牛的伙伴也来找朱元璋了。看到朱元璋坐在皇位上,他害怕朱元璋已经忘了自己,所以肆无忌惮地在金銮殿上跟皇帝套近乎:“皇上万岁!皇上不知道还记不记得当年咱俩是在一块儿放牛的。当时没的吃,我们俩就去偷人家的豆子。偷来之后把它放在瓦罐里煮着吃。当时还没煮好,你就已经抢着吃了,还打破了瓦罐。没想到豆子洒落一地。你不管三七二十一,抓起地上的豆子就往嘴里填,结果被红草根卡住了喉咙,当时还是我出主意让你吞青菜,把红草带进肚子里,是我救了你。你还记不记得?”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自己当年的狼狈相被人和盘托出,朱元璋又气又恼,只好喝令左右:“哪里来的疯子,来人,把他轰出去”。

同样的话,对同样的人,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人们常说:会说话的人能一句话说得人笑,不会说话的人一句话说得人跳,要想把话说到对方心里面,表达方式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曾经有个作家在自己的书即将出版的时候,想请一位文化名人为自己的书题写书名。在选定了这位名人之后,他前去拜访。巧的是,他选定的这位名人以幽默风趣出名。当名人得知来访者的意思后,就笑着说:“我可以给你题字,但是,现在做什么都是以经济效益为标准,如果请我题字,是不是该付点钱啊?一个字2000元,如何?”听到名人这样说,作家当然知道对方是在开玩笑,但玩笑背后也是有深层意思的,那就是对自己突然来访且请其帮忙的不满意。

于是,他说:“先生,您这话可是只说对了一半哟。要得到您的墨宝,理当付钱。可是,您的字何止值2000元一个字呢?比如说,我想要一件值2000元的衣服,这家商店买不着,还可以到别的商店去买呀,可您的墨宝只能出自您自己的手,天底下别无他处可寻。在我看来,您的每个字都是无价之宝,我付多少报酬也不高啊!”几句话说得这位早已听惯了恭维之辞的名人,竟也觉得“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遂欣然提笔。

会说话的人的良好谈吐,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可以把彼此间的距离缩短。沟通的时候懂得用语言感动人、说服人、感染人,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更容易把事情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