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方沟通的过程中,如果只顾自己的利益,不管别人的需要和利益,是非常愚蠢的做法。要想使沟通顺利进行,首先就要与对方站在同一个立场,多方为其考虑,让对方觉得你是“自己人”,这样才更有益于双方沟通。
某商店有位店员是位经营高手,他的营业额比一般营业员都高。
有人问他:“是不是因为能说会道,所以生意兴隆?”他回答说:“不是,我的成功秘诀是善于理解、体察顾客的心理。”
一次,有位顾客站在柜台前对柜台里的布仔细察看。凭经验,营业员判断这位顾客是想买块面料,于是赶忙迎上前去说:“您是想买这块料子吗?这块料子很不错,但是您要看仔细,这块布染色深浅不一,我要是您,就不买这一块,而买那一块。”
说着,店员又从柜台里抽出一匹带隐条纹的布料,在灯光下展开,并接着说:“您像是公务人员,年龄和我差不多,穿这种料子的衣服会更好些,美观大方。要论价钱,这种料子比您刚才看到的那种每米才多3元钱,做一身衣裳才多几十元,您仔细看看,认真盘算盘算,哪个合算。”
顾客见这位营业员如此热情,居然帮自己精心挑选,于是不再犹豫,买下了店员推荐的料子。
这位店员之所以能成功地做成这笔生意,就是因为他站在顾客的立场,替顾客精打细算,现身说法,使对方的戒备心理、防御心理大大降低,而且产生了认同感,故而说服了对方。
站在对方的角度说话,就是要了解对方的心理,了解对方的需求,了解对方的困难,这种说服方法容易使对方接受,从而将事办成。
曾经有一名推销员,他是一家电器公司的员工,负责推销冰箱。
当他挨家挨户进行“拜访”时,正好看到一位太太往冰箱里放东西,当时真是推销心切,忙说:“太太,你这冰箱也太旧了吧。旧冰箱是非常费电的,以您的品味应该换新的了。”
结果,还没等这位推销员说完话,这位太太马上产生了反感,驳斥道:“你在说什么啊!这台冰箱是我结婚的时候买的,很耐用的,我都用了10年了,到现在还没有发生过一次故障,新的也不见得好到哪儿去,我才不换新的呢!”这位推销员只好无奈地走了。
又过了几天,又有一名推销员来拜访。简单地沟通后,推销员初步了解了太太的心理,便说:“这是一台非常有纪念意义的冰箱,因为很耐用,所以对太太您有很大的帮助呀。”
这位推销员先站在太太的立场上说出她心里想说的话,使得这位太太非常高兴,于是她说:“是啊!这倒是真的。我家这冰箱确实已经用了很久,是有点旧了,我正在考虑要换一台新的冰箱呢。”
于是推销员就说:“换了是有点不太舒服,但是现在的冰箱质量也不错,而且省电、环保,相信对您的家庭还是有好处的,如果您想换的话,可以看看我们公司的产品。”
用这种说服技巧,对推销产品确实大有帮助,因为这位太太已动了购买新冰箱的念头。至于推销员是否能说服成功,回答是肯定能行,只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在办事过程中,想要说服别人而你又感觉到对方仍对他原来的想法保持不舍的态度,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接受他的想法,或者先站在他的立场发言。
在美国,神学院毕业的学生,必须要到乡村教会去当一定时间的牧师,一来可以丰富他们的工作经验,二来可以锻炼他们的韧性和毅力,为他们日后能够更好地宣传神学,更好地发展打下基础。
曾经有一名这样的学生,他就读于一所著名的神学院,其成绩和各方面表现都非常突出,毕业之后,他选择了牧师这个职业,而工作的地点是一个小村庄。这个村庄以牧业为主、经济发展落后、文化发展水平低下。当时为了使自己学有所成,他希望通过召开一个布道大会来让大家更好地接受自己和领会神的旨意。为了这次布道大会,他做了精心准备。等到大会举行的时候,整整一个上午只有一个牧童到来。当时他失望透顶,打算取消布道大会,但自己却拿不定主意,所以希望牧童给点建议。牧童听到他的困惑后说:“亲爱的牧师先生,我不知道要不要取消大会,但我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在我所养的100只羊中,就算迷失了99只,只剩最后一只,我还是要养它。”
听到牧童这样说,年轻的牧师似乎明白了点什么,于是决定大会如期举行。为了使自己有成就感,牧师希望自己的讲解能够使牧童感到敬佩。最让他想不到的是,牧童睡着了,这对牧师又是重大打击。看到牧童熟睡的样子,牧师不忍去打扰他。等牧童睡到自然醒之后,他希望从牧童那里问出他睡着的原因,是不是就是因为自己讲得不好。
听到牧师的困惑之后,牧童回答说:“亲爱的牧师先生,我不知道你讲得好不好,但我知道,当我在养羊的时候,绝对不会拿我最喜欢吃的汉堡给羊吃,而要拿给羊最想吃的牧草。”此时牧师才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在这次布道大会之后,这位牧师很快就出名了,成为了全美国最著名的牧师。
对于牧师的布道大会是成功还是失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很多人认为它是失败的,因为从参加的人数来看就能得知,在大家不需要的时候却举办,而且对唯一的与会者还讲述了一些他根本不需要的内容。而有些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他们认为这次布道大会是成功的。因为这个牧师明白了只有从人们的需要出发对人们进行引导,才能把神学发扬光大,而一旦他顿悟之后,也必然会更好地为民众服务。所以无论是对牧师而言还是对村民而言都是成功的。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那就是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考虑别人是否需要。如果对方需要,你的言语、行动都能被接受,如果不是他人所需要的,那真的是白费功夫、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