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孔子叫我们宽容点
15133200000022

第22章 成功贵在坚持

(原文)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矣。”

(大意)孔子说:“颜回这个人,他的心长期不违背仁德。其余的学生则只能在短时间里做到。”

只要有恒心,铁棒磨成针。

成功难在何处,不是方法,不是目标,难就难在“恒心”二字,换句话说就是“贵在坚持”。

举凡做事、学艺、锻炼身体,世上事几乎无不适应这一规律。而孔子更将它当成了“进德修业”的关键所在——仁心的修养。

如果我们对杰出的成功人士作一个调研,就会发现,他们中大多数都具有持之以恒的耐性和韧性。而他们也正是靠这个,才使自己一步步走向成功。

不要对自己太没有信心,客观条件并不能完全地将你限制。只要我们拥有强大的坚韧和耐心,坚定一种必胜的信念,勇敢地与困难拼搏,就一定会有所成就。做事一定要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法国着名的生物学家巴斯德说:“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惟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居里夫人说:“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其实,那些与成功无缘的人,他们并不是缺乏追求的目标,而是经常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便放弃目标,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因此你一旦下定了决心要追求一个有价值的目标,就应该全力以赴,勇敢地坚持下去,到达目标之前,决不放弃。这样的道理虽然谁都懂,可实际做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一点,小张感觉颇深。

小张的一个同学,外号“朱八界”,为何得此名,这还要从他考大学的经历说起。他姓朱,在班里学习成绩很一般,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心目中,绝不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考大学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一个美丽的梦。但他一心想考上大学,因为他不甘心一辈子呆在这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他要飞出农村,干出一番事业。为此,他学习十分刻苦,但由于基础薄弱,头一年高考落榜了。他没有灰心,打算明年再考,结果第二年又名落孙山。他还不甘心,这辈子如果考不上大学决不罢休,于是第三年又接着考,仍然榜上无名。左邻右舍的乡亲,同学和朋友都劝他别再考了,他的父亲失望地对他说:“你不是那块料儿,别再费力气了,还是回家安心种地吧!”

小朱听了父亲的话,并没有灰心,含着泪对父亲说:“爸,你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相信一定能考上。”

听了儿子的乞求,父亲心软了,同意他再考一年,不过告诉儿子,如果再考不上,就别把青春都浪费到这上面了,赶紧回家结婚,别耽误了他老人家抱孙子。第四年小朱又没考上,但他还是没有放弃。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第八个年头他如愿以偿。连续考了八年,用他自己的话说:“经过八年抗战,中国人民把日本鬼子都打跑了,何况是考大学呢?只要有恒心,铁棒也能磨成针。”

经过八年才考上大学,有人会感到不可思议,甚至会嘲笑他、挖苦他。但事实上,他的这种坚持的精神十分可嘉,这种愚公移山的精神,抱一守终,定会有所收获。无论是工作、学习,没有恒心则无成。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有哪个不是在其从事的领域中练就恒心的呢?哥伦布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就不会发现新大陆;瓦特没有恒心就不会发明蒸汽机,富尔顿没有恒心就不会发明轮船。

毛泽东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用孔子的话来说,实际上就是“三月不违仁”,而不是“日月至焉”。

做事也是如此,短期的坚持每个人都能做到,但要说到持之以恒,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所以,人贵有恒,坚持我们所要追求的目标,永远不要放弃,这是成大事者必备的一种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