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孔子叫我们宽容点
15133200000027

第27章 富贵如浮云,美名传千古

(原文)子曰:“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

(大意)孔子说:“齐景公拥有4000匹马,但他死的时候,老百姓并不认为他有什么德行可以称赞,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老百姓却直到现在还对他们称赞不已。”

孔子这段话的意思是:富贵如浮云,美名传千世。

一个人,无论他多富有,在他生命走到尽头时,这些财产都会像浮云一样飘走,被人们忘记,只有美好的名声,才会流芳百世。

到了生命的尽头,一切的争斗,一切的算计,一切的荣耀,一切的耻辱都已成为过去,现世渐渐退隐而恍若彼岸,与自己渺然无缘。一种痛惜,一种对于生命的亲切留恋油然而生,这是否是人们常说的“良心发现”呢?如果是,那可真是发现得太晚了一点啊!

基督教有临终忏悔的仪式。这种仪式,从古代一直延续到科技文明昌盛的今天,其基点是否正是建立在“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认识上呢?

后世常以“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来指一个人临死时说的话往往是善良的。

历史名人和当代伟人,在他们生命最后一息留下的片言只语中,无不体现了这一“善”字:末代皇帝溥仪在临终前的“回光返照”中急切地说道:“救救我!我还要给国家做事呀!”表明了这位获得新生的最后一位封建帝王对新社会的强烈责任感;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临终时对身边的医护人员说:“我这里已经没事了,你们去忙别的吧。”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人格;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得正执着于他的研究工作时,一群罗马士兵突然闯进门来要杀死他,当此危急时刻,他大声疾呼“不要动我的圆”;当代科学泰斗爱因斯坦临终前还在改写统一场论的科学论着,对陪伴他的亲人说了句“我在这里做我的事,你去好好睡吧”,便溘然长逝。这些遗言,无不体现了这些伟人那钟真善美的人格魅力。

还有一些人的临终遗言则隽永含蓄,体现了真诚的人生态度: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在被宣告死刑喝下致命的毒药之前,向好友克利顿说:“我还欠阿克勒比奥斯一只鸡,请别忘了还他。”德国作家席勒临终告诉病床边的人说:“许多事情都变得平淡而明白了,在我理解之中。”英国政治家丘吉尔临终顿悟人生烦恼,他对随侍身旁的妹夫说:“唉,烦死了!”

甚至还有一些人在面对死神的降临时,依旧是那么幽默和风趣:德国诗人海涅临终前,一位探试者问他:“要不要请牧师祈祷?”他说:“不必了,上帝会宽恕我的。”美国喜剧作家马克·吐温临终时,向聚集在他病房的人们诀别道:“再见,我们还会相逢的!”法国讽刺作家拉伯雷临终时风趣而平静地说;“把幕放下来吧,喜剧已经结束了。”英国诗人拜伦临终时显得平静和清醒,他说:“现在我要睡了。”另一位英国诗人济慈临终要人们把他抬起来一些,他说:“我要死得安逸一点。”美国幽默小说家欧·亨利临终对在场的人提出要求道:“把灯全点上吧,我不想在黑暗中回老家去……”

这些人,我们不敢说他们是如何的伟大,但至少他们在某一项领域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在面对死亡时,虽然对自己所作的贡献只字不提,但人们却永远的记住他们,因为他们的美名永远不会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