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孔子叫我们宽容点
15133200000089

第89章 常回家看看

(原文)“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大意)孔子说:“父母在世时,不要离家远行。如果非要出外游历的话,也要有一定的方向。”

在当今天交通便捷的时代,“父母在,不远游”似乎已成了荒唐可笑的言论。

然而,古人交通不便,音讯难通,不像今天从南疆到北国飞机可当天打来回,手机漫游全国,随时可以打一通回家。那时远游在外,少说也是一年半载,万一父母急病或紧迫有事,难以召回,往往误了大事,甚至还错过了给父母送终的时机。所以,“父母在,不远游”并不是无稽之谈,而是要求做子女的要时时不忘孝敬父母的义务,在安排自己的活动时要想一想父母在家的实际情况,加以合理的调整。

何况,即使在当今时代,离家远游的人不也是一日一通电话吗?之所以如此,不外乎是为了使家里人放心而已。可见,人之常情,古今并没有什么不同。

所以,至少“游必有方”在今天看来还是适宜的。

孔子刚生下来父亲就死了,十几岁时母亲又死了,对母爱的无限追恋,对父亲的无限渴望使他深刻了解父母对人类成长的重要性。

很多人离开家乡去外面打天下,有的成功了,有的没成功,都无一例外地蹉跎了岁月。他们或因成功而忙碌,没有时间看父母;或因一事无成而羞于见爹娘。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奇怪而又残酷无比的普遍现象:他们一去无回,等终于有一天回到家中一看,才发现父母老了,病了,甚至已经永远的离开了他们。

这是多么惨痛的教训,这时他们才知道什么叫“子欲养而亲不待”。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们做子女的就应该多爱父母,多想父母,多回家看父母!

其实,孔子强调“孝”的重要性,这是对父母的尊重,也是对我们人生起源的严肃思考,更是对自我的肯定。爱父母才能爱自己。在哲学家与科学家看来,每个人与自己的父母其实比想象的更接近。因为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因此对父母好不仅是一种回报,更是为了做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