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别人,有时需要绕道而行,说些别人爱听的话,不要过早地透露自己的真实意图,然后再按照预定方案实施自己的计划,这在说服别人时就比较容易成功。倘若上来就与对方展开唇枪舌剑,简单直白地说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往往会遭到他人的反感。
伟大的革命领袖列宁就非常懂得“绕道而行”的说话技巧。
俄国十月革命刚刚胜利的时候,象征沙皇反动统治的皇宫被革命军队攻占了。当时,俄国的农民们打着火把嚷着要点燃这座举世闻名的建筑,将皇宫付之一炬,以解他们对沙皇的仇恨。一些有知识的革命工作人员出来劝说,但无济于事。
列宁同志得知此消息后,立即赶到现场。面对义愤填膺的农民,列宁同志很恳切地说:“兄弟们,皇宫是可以烧的。但在点燃它之前,我有几句话要说,你们愿意听吗?”
农民们见列宁同志并不反对他们烧皇宫,于是立即允诺道:“您尽管说。”
列宁同志问:“请问这座房子原来住的是谁?”
“沙皇统治者!”农民们大声回答。
列宁同志又问:“那它又是谁修建起来的?”
农民们坚定地说:“是我们人民群众。”
那么,既然是我们人民修建的,现在就让我们的人民代表住。
你们说,可不可以呀?
农民们点点头。
列宁同志再问:“那还要烧吗?”
“不烧了!”农民们齐声答道。
就这样,列宁同志用几句话保住了皇宫。
掩盖意图,在对方不设防的情况下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样会更容易让人接受。
小华在一所学校做老师,她的住处与该校副校长老李正好门对门。老李待人热情诚恳,只是在生活上比较马虎,不怎么注重仪表。夏天的时候,他常光着膀子、穿条短裤走东串西。作为一个大学毕业的知识女性,小华看不惯老李的这种打扮,但又觉得直接跟他提这件事不合适,毕竟还没有人提起过。
后来在一个双休日,老李邀小华的丈夫去另一个同事家下棋。小华觉得这正是提醒老李的好时机,于是故意装着一副生气的样子对丈夫说:“把衬衫穿上,到别人家去总得有个样子。把拖鞋脱了,换双凉鞋。”
老李听小华这么一说,接过话头便说:“等一下,我也去穿件衬衫,换双凉鞋。”
小华见老李已经有所顿悟,于是说出了憋在心里很久的话:“李校长,您这个人很热情,也很随和,可我觉得你在穿着上太不讲究了,有时让人受不了。”
待老李穿戴整齐后再来到小华家时,小华赞扬道:“这一身多神气啊!李校长,其实您很上镜的。”
老李听后觉得很舒服,以后在出门时总是穿得整整齐齐。
小华借题发挥,巧妙地将老李穿着上的问题传达出去,没有引起老李的反感,还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试想如果小华很直接地告诉老李:
“你着装实在是太不讲究了,真没有一个校长应有的庄重”会引起怎样的后果呢?人人都有自尊心、虚荣心,一旦直接对人的外表进行批判,那么结果肯定会不欢而散。所以同学们,在劝阻别人或者和别人闲谈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实话要巧说的说话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