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论辩力:在讲话中提高影响力
15133700000037

第37章 有一个清晰的演讲思路

说话人人都会,但未必人人都能说好。我们经常见到有人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却没有几个人能够听明白他们到底在表达什么,而且不管是工作还是私事都不能避免这种错误。

有一位企业老板是个事无巨细的人,由于公司刚刚起步,很多事情都要考虑周全,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他每布置一项工作都要颠来倒去地说,分解了说,综合了说,直到员工们明白为止。但他的话从头到尾没有一个重点。这一分钟明明还在说产品开发的问题,下一分钟就跳到了市场营销上,明明是想让员工修改一下工作日程安排,说出来的偏偏是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或者马上将打印机修一修。员工们经常弄不清楚他到底要说什么,还送了他一个外号“婆妈”,意思就是说他婆婆妈妈、唠唠叨叨,却总是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没有一定的思路。所以每次他主持的会议结束后总有员工在彼此询问:“他到底在说什么呢?他想让我们做什么啊?”

“他到底在说什么”是很多人听完演讲后产生的疑问。其实,这种问题是很多演讲者都存在的,很多时候,他们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也说不清楚。但作为演讲者,要想说服听众、感动听众、引导听众,首先就要让听众听清楚,如果听都听不清楚,你就是说得再天花乱坠,也不过是你一个人的独角戏,成不了气候。

美国工业巨子欧文·杨曾经说过:“当一个人扩大了使他人了解自己的能力时,他也扩展了自己的作用。在我们的社会,即使是最简单的事情,也需要人们的彼此合作,所以他们首先必须相互了解。语言是沟通的主要传递媒介,所以我们必须学会使用它,不是粗略地学会,而是精确地学会。”

无数的事实也证明,要想成功演讲,就要尽可能地使用清晰、精确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让每一位听众都能够轻而易举、准确无误地了解你。而一场好的演讲也通常都有非常清晰的思路,演讲主题是什么、目标是什么、希望听众做什么、自己要做什么、怎样实现目标、第一步讲什么、下一步讲什么,每一个环节都一目了然,所有的故事都围绕一个目标展开进行,每一段材料都能够提供有力的证据,多一点则多余,少一个则嫌力度不够。这样,听众听起来省心省力,演讲者说起来也思路清晰、简单明了。

担任过联合国助理秘书长的拉尔夫·布切博士在任职期间曾经在纽约罗切斯特城市俱乐部举办的一次重要活动上发表过一番演讲,在这次演讲中,他从头到尾都清楚而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人际关系的挑战’,这是因为,首先,其次其其我们不能对人类向善的天性失去信心。”每一个地方都简单明了,听众一听即知。

像这样的演讲,透彻易懂,听众很容易就明白演讲者在说什么,自然很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在演讲中,不要害怕说得太清楚会暴露你在某方面的不足,更不要以为让听众糊里糊涂就能显示自己的聪明。你要记住,让听众清楚地听明白虽然未必会赢得听众的认可和支持,但如果他们听不清楚,你就一定没有机会。

在选择演讲主题或话题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贪多嚼不烂,如果你企图在三分钟的时间内说清楚什么叫做个人所得税、为什么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用途、如果不缴会怎样、要怎样缴纳,很显然,那是不可能的,你不可能说清楚任何一个方面,听众也不会对你所说的留下清晰的印象,而只能是一个大概的提要。相反,如果你能够抓住一个问题,将这个问题说清楚说透彻,虽然可能会让听众感觉单一,但一定会记住你所说的话。

必要的时候,如果你的演讲很重要或需要向听众强调某些问题,你可以事先列出一个提纲,比如,当你要做一个关于“节俭”的演讲,你就可以列出以下的提纲:

主要观点:要从小事做起,将节俭付诸实施。

第一段:提出观点——节俭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理财的开始。

第二段:用真实的故事去论证论点——自己的理财之路,最初自自后来后后现在现现第三段:对比论证,用反面的例子去论证论点——有位同事有有第四段:结论——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钱,不抠门但也不浪费,将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