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战机常常转瞬即逝,因而辩者要选择最佳时间、最佳气氛,针对论敌的弱点或要害发起猛烈进攻,以便取得最佳的论辩效果。把握战机有先发制人和后发制人之分,这里先谈先发制人。先发制人就是在时间上抢在对手前面,抓住对手命题的要害,趁敌方未及防范,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和一往无前的气势,挫败对方的心理防线,从而一举获胜。
1.争取主动权的重要意义
无论是在论辩、谈判,还是其他的语言交际过程中,争取主动是取得胜利,达到目的的根本手段。俗话说:先下手为强。唇枪舌剑的论辩恰如刀光剑影的战争,应力争主动,趁对方不加防备或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先下手以取得先机之利,达到控制对方的目的。先发制人是抢先制胜的论辩谋略。
一次,在辩题为“传统戏曲配上电子音乐有何褒贬”的竞赛辩论上,自由辩论一开始,正方就率先发难。
正方:“你刚才一再强调这样做就丢掉了传统的东西,请问,到底戏曲传统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反方:“传统京剧艺术加进电子音乐之后,我看不出京剧的传统味道。至于京剧的传统到底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京剧改革,究竟该怎样改,我也答不出来。因为我从未考虑这个问题。”
正方:“既然你已经承认不知道什么是京剧的传统,以及加入电子音乐后究竟失去了哪些,我们就没办法与你辩论下去了。你回答不出,我们也就不勉强你回答了。”
正方二辩:“对对方扔回来的问题,现在我来做圆满的回答。我们认为,传统的京剧艺术的传统特点有三个方面:第一就在于它的写意性。第二是它固定的表演程式。第三是它固定的唱腔。方才已经讲过,电子音乐的广泛的表现力完全补充了京剧伴奏三大件阳刚有余、阴柔不足的欠缺。这就是说,加入电子音乐,既没有破坏京剧的写意性,也没有破坏它固定的表演程式和唱腔,而是使京剧艺术更加符合现代人的欣赏习惯和心理需求,我们为什么不为这种改革尝试拍手叫好,反要评头品足,甚至泼冷水呢?”
这里,正方以“问”开头,又以“问”作结,直指对方立论的要害,而且“哪壶不开提哪壶”,陷敌于理屈词穷的境地。此后,又反客为主,回答了对方答不上来的问题,据此展开论证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可见,如此率先发难,瞄准要害,加以诘问,对方避而不答,或难以答辩,都会陷入被动。
2.找好时机,主动出击
1897年孙中山侨居日本时,结识了日本政治家犬养毅。他们进行过一次很有趣的论谈。
犬养毅:“我真钦佩您的机智,不过,我想问问您,孙先生,您最喜欢的是什么?”
孙中山:“革命,把清政府推翻。”
犬养毅:“你喜欢革命,这是众所周知的。但除此之外,您最喜欢什么?”
孙中山稍停片刻,用英语回答:“Woman(女人)。”
犬养毅拍手道:“很好!再其次呢?”
孙中山:“Book(书)。”
犬养毅忍不住哈哈大笑:“这是很老实的话,我以为您会说最喜欢书,结果您却把女人排在书的前面,这是很有意思的。您这样地忍耐着对女人的爱而拼命读书,实在是了不起!”
犬养毅还在为自己发现一个可笑的秘密而窃喜,心理戒备早已消除了。于是,孙中山在这个时候开始解释自己的答案:“不是这样!我想,千百年来,女人总是男人的附属品或玩物,充其量做个贤内助。然而我认为,她应该和母亲是同义语,当妈妈把她身上最有营养的乳汁喂给孩子的时候,当妻子把她真诚的爱献给丈夫的时候,她们的牺牲是那样无私和高尚,这难道不值得爱吗?可惜,我们好些人却不珍惜这种爱,践踏这种爱。”
我们很容易看出来,孙中山将语义转移了,他认为“女人”还包括母亲、妻子在内的广大妇女,而“爱”则是一种尊重、热爱、钦佩,不仅阐明了真理,而且很容易就将对方说服。除了这一点,孙中山先生对“Woman”和“Book”的次序排列,也说明了孙中山先生对战机的准确把握。
一个辩论者要辩论取胜,就必须善于把握转瞬即逝的时机,选择最佳地点、最佳时间、最佳气氛,一鼓作气,发起猛攻,以便取得最佳的辩论效果。战机把握方法就是捕捉最有利的置辩时机的一种方法。
1504年2月,哥伦布在最后一次探险活动中,他们一行驻留在其占领地牙买加。因船只缺少,返航无望,只好继续被围困在那儿。原先靠当地印第安人朝贡来维持生计,然而由于哥伦布手下的叛乱使哥伦布的威信大降,印第安人也不像以前那样惧怕这位被奉为神魔的不可抗御的哥伦布了,定期的朝贡中断了,可以说哥伦布陷于内忧外患中。他苦苦地寻找在印第安人心中重建自己往日神威的方法。方法终于找到了。哥伦布推算出当年2月19日晚将会在当地出现月全食,他意识到这是降服这些天文知识缺乏而且又盲目崇拜神灵的印第安人的最好或者说唯一的时机。
晚上,哥伦布召集所有的印第安人等待在空旷的海滩,他本人高高地站在船尾塔楼上,表情肃穆地以先知的名义向印第安人预言:“你们听着,你们必须尊奉上帝,如果你们不继续供给我们白人吃用的东西,你们将面临灭顶之灾。上帝为了惩罚你们对我们白人的不恭,今晚将把月亮收回天国。如果你们仍不思悔改,更大的灾难将降临到你们这些被魔鬼迷了心窍的印第安人的头上。”
这时,月亮仍高悬天空,印第安人把哥伦布的恫吓没当回事儿。
很快,月食开始了,随着月亮逐渐被吞蚀,天空、大海越来越黑暗。印第安人陷入恐惧之中,恳求上帝的宽恕。哥伦布见大功告成,便欣然应允,装模作样地向天空祷告一番,随着月全食的结束,天空又是一轮明月高悬,印第安人不得不恢复了对哥伦布的朝贡。
哥伦布取胜的妙处就在于,找到了一个足以给印第安人以巨大威慑力量的月全食的最佳时机。
战机是出现在一定时间、空间内的有利于己而不利于对方的机会,把握战机是战胜对手、转变局势的关键。战机的时效性是很强的,具体地说,在辩论过程中,如果己方处于优势地位,就必须抓紧时机,趁对方未防范之际,迅速集结力量,给对方以突然袭击,达到将其制服的目的,这就是先发制人;相反,当遇到敌强我弱、敌优我劣的形势时,若仓促应战,就难以取胜,这时,不妨静观其事态变化,避其锐气,细心寻找对方的破绽,自己充分酝酿辩词,乘机积蓄力量,然后选准时机,一举胜之。
3.面对反驳,先发制人
所有辩论的总目的无非是驳倒对方,战而胜之。但是,就辩论的具体情况来分析,辩论的性质不同,反驳的直接目标也应有所区别。根据辩论的性质,反驳的目的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种:
(1)率先发难,置对方于死地
这是反驳的最高境界,当你攻击到对方的要害处,使对方无言以对、口服心服时,己方就获得胜利。
(2)率先发难,扰乱对方的阵线
面对对方的攻势,己方组织有效的反攻,意在挫败其攻势和锐气,动摇其心理防线,使其内部出现失调、混乱。
(3)率先发难,消耗对方时间
在一些辩论中,辩论胜负与时间相关联。这种情况下如果组织进攻,通过率先发问,逼对方应答,那么,大段的被动应答,无形之中就会把对方时间消耗殆尽,这样也就为己方赢得了宝贵时间。
(4)率先发难,争取评委和观众
反驳语言是一种艺术,而进攻语言锋芒犀利、富有光彩、充满智慧,让听众赏心悦耳,能展现辩论者的机敏气质和迷人风采,也能赢得观众评委。
大学三年级的小李不久前不知何故被女朋友“甩”了,一蹶不振。
小李的父亲托好友——心理学教师辛老师去疏导。
辛老师见到小李先设置悬念“有喜事相告”,再发语惊人“祝贺你失恋”,运用这些心理战术,把悲伤得麻木的小李暂时从感情的泥沼中“唤”了出来。
接着,辛老师开始分析小李的心理,耐心地对他进行劝导,告诉他虽然已经是大学生了,但是学生的主要目的依然是学习,所以在大学期间还是不适于结婚。另外,在大学毕业后,两个人也不一定就在同一个地方工作。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会慢慢变得成熟,也许就会对对方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大学生谈恋爱通常受感情因素所决定。如果互相觉得很好就会陷入爱情当中,不会发现对方的缺点,甚至会把缺点当成优点。然而,时间一长,双方就会产生疲倦心理,再加上面对现实,考虑到未来的工作、事业等问题,极有可能使你重新作出选择,这应该说是大学生心理进一步成熟的重要标志。
这番话语,使小李意识到是该理智地考虑爱情问题的时候了。
在辛老师的开导下,小李清醒了,终于恢复了心理的平衡。
先发制人术用于论辩,以“先发”为手段,以“制人”为目的,要抢先奇取制高点,掌握辩论的主动权。
在运用“先发制人”这一技法时,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观点论述要全面、准确,对论题的分析与论证必须抓住实质,避免在枝节问题上纠缠不清。
(2)语言运用要紧贴论题,能够抓住听众的情绪,避免自己说自己的,而不管听众的反映。
(3)对问题的分析,要注意多侧面、多角度地综合,全面论述,避免只按照正面思路一味地讲大道理,顺着一个思路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