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复述法就是把别人的话重复地叙述一遍。在课堂上,这种方法经常被使用。例如,课本中的对话比较多,老师可能会让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反应力和语言的连贯性。
复述法的基本使用步骤是:选一段长短合适、有一定情节的小说或者是演讲辞。这些所选文章最好有较强的叙述性。在朗诵较好的同学进行朗诵的时候,用录音机录下来,之后反复听、反复叙述。直到能完全把这个作品复述出来。复述的时候,你可把第一次复述的内容录下来,然后对比原文,看你能复述下多少,重复进行,看多少遍自己才能把全部的内容复述下来。这种练习绝不单单在于背诵,而在于锻炼语言的连贯性。如果能面对众人复述就更好了,它还可以锻炼你的胆量,克服紧张心理。
在最初只要能把基本的情节复述出来就可以了。在理解原话意思的基础上,可以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在第二次进行复述的时候不仅仅是复述情节,而且要求能复述一定的人物语言或描写语言。在第三次复述的时候就应基本准确地复述出人物的语言和基本的描写语言,然后不断提高要求。在进行这种练习之前,最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所选文章的情况,制定一个具体的要求。比如选了一段共有10句话的文章,那么第一次复述时就要把基本情节复述出来,并能把几个关键的句子复述出来;第二次就应该能复述出5~7个句子;第三次就应能复述8~10个句子。当然,速度进展得越快,也就说明你的语言连贯性和记忆力越强。
在练习之初,所选的材料最好是句子较短、内容活泼,这样有利于把握、记忆、复述。随着不断地训练,你可以逐渐选一些句子较长,情节少的材料进行练习。这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效果会更好。
在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与毅力。有些人在最初练习的时候就选那些句子较长的材料,但往往没有好的效果,所以一定要从基础入手。这个道理跟我们学走路一样,如果还没学会走,就不要想着跑。而且这个训练有时显得很繁琐、麻烦,甚至是枯燥乏味,这就需要我们要有耐心与毅力,要知难而进,勇于吃苦,不怕麻烦。没有耐心与毅力,那么你将注定是一事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