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习力:在学习中提升正能量
15139200000071

第71章 非常小测试

测试一:测试你的学习动机

所谓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有人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以下几项主要内容:①对知识价值的认识(知识价值观):它反映了学生对学习内容是否有用的看法;

②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学习兴趣):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活动,从而满足内心对知识的渴求,同时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③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认识(学习能力感):就是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信心,它影响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持久性,激发、维持向困难挑战的精神和达到学习目标的耐力;④对学习成绩的归因(成就归因):是指学生对学习成功或失败原因的主观分析,不同的归因会引起学习期待与情感上的不同变化,从而影响以后的学习。

对下列题目做出或×的回答。

(1))如果别人不督促我,我极少主动地学习。

(2)当我读书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提起精神来。

(3)我一读书就觉得疲劳与厌烦,只想睡觉。

(4)除了老师指定的作业外,我不想多看书。

(5)如果有不懂的地方,我根本不想弄懂它。

(6)我常想自己不用花太多的时间来学习,成绩也能超过别人。

(7)我迫切希望自己在短时间内就大幅度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8)我常为短时间内成绩没能提高而烦恼不已。

(9)为了及时完成某项作业,我宁愿废寝忘食,通宵达旦。

(10)为了学好功课,我放弃了许多感兴趣的活动,如体育锻炼、看电影与郊游等。

(11)我觉得读书没有意思,想去找个工作做。

(12)我常认为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没什么好学的,只有高深的理论,读长篇作品才有意思。

(13)只在我喜欢的科目上狠下功夫,而对不喜欢的科目放任自流。

(14)我花在课外读物上的时间比花在教科书上的时间要多得多。

(15)我把自己的时间平均分配在各科上。

(16)我给自己定下的学习目标,多数因做不到而不得不放弃。

(17)我几乎亳不费力就能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18)我总是同时为实现几个学习目标忙得焦头烂额。

(19)为了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我已经感到力不从心了。

(20)为了实现一个大目标,我不再给自己制定循序渐进的小目标。

测试分析:

上述20个题目可以分为4组,它们分别测查学生在学习欲望上4个方面的困扰程度:

(1)(1)~(5)题测查学习动机是不是太弱;

(2)(6)~(10)题测查学习动机是不是太强;

(3)(11)~(15)题测查学习兴趣是否存在困扰;

(4)(16)~(20)题测查学习目标是否存在困扰。

假如被试者对某组(每组5题)中的大多数题目持认同的态度,则说明学生在相应的学习欲望上存在一些不够正确的认识,或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

分数分配:

从总体上讲,假设选计1分,选×计0分,将各题得分相加。

得分分析:

(1)0~5分:说明学习动机上有少许问题,必要时可调整;

(2)6~13分:说明学习动机上有一定问题和困扰,可调整;

(3)14~20分:说明学习动机上有严重问题和困扰,需调整。

测试二:测试你的学习计划性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相同的目标,有计划和没有计划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一样的比赛目标,一个有计划的参赛者能轻松完成并夺冠,智力相同的两个学生有无学习计划,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科学地利用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有计划地学习,这是科学学习方法的一条重要原则。

对下列各题做出或者×三者选其一的回答。

(1)你是否经常按时交作业?

(2)去上学时你是否常常把书或其他学习用品遗忘在家里?

(3)平常学习新内容时,你是否常常来不及复习?

(4)你是否因夜里看电视或看书报,而不按时睡觉?

(5)你是否常常在临考前突击复习而平常从不复习?

(6)在家学习时,你从不规定好什么时间学什么课?

(7)你是否因为看电视或和同学、朋友玩耍的时间过长而挤掉了学习的时间?

(8)学习时,你是否不能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9)老师布置的作业你是否经常忘做?

(10)假期中,你是否从不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学习?

(11)学习时,你是否对学习方法从不考虑优点和缺点?

(12)你是否不遵守自己制订的学习计划?

(13)你是否为了学习而不按时吃饭和睡觉?

(14)你是否不能做到在规定时间内拼命学习,以致无法心情愉快地去做其他事情?

(15)在家里学习时,你是否往往没有事先准备好必需的用品,以致学习过程中要花时间去寻找?

分数分配:

每题选计0分,选计1分,选×计2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

得分分析:

(1)0~10分:表明学习计划性较差;

(2)11~20分:表明学习计划性一般;

(3)21~30分:表明学习计划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