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习力:在学习中提升正能量
15139200000070

第70章 变化学习法

这种方法是指学习时,不固守一种方法和形式,而是根据学习的需要和学习内容的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与方法,进行创造性学习。

变化学习本身就决定了它没有固定模式。现在根据前人经验,介绍以下几种典型的方法,供参考。

1.变速学习

即在学习时,以不同的速度进行学习的方法。

任何一本书都有观点和材料之分,有主要部分和非主要部分之别,有“信息的”和“非信息的”之分,有“关键信息”和“一般信息”之别。因此,就必须以不同速度阅读不同的部分。对于观点、主要部分、“信息的”、“关键信息”以及难点部分和精彩部分,就要以慢速度精读,对于材料部分、非主要部分、“非信息的”、“一般信息”等处,就可以粗读,一目十行,甚至可以略过去。

变速法是一种科学的读书方法。它的优点是把精读和粗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能扩大阅读视野,又能掌握书中精华,既有量,又有质,许多学者、思想家都采用这种变速法读书。

2.变换学习

就是针对学习材料采取变换内容思考方式促进学习的方法。

著名作家老舍曾介绍过这种学习方法。他的方法共分三步:一是读书学习时,遇到特别精彩传神的词语时,想一想这个字换别的词行不行?如果不行,为什么?经过一番比较思考,便能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二是读书时,当你觉得有些句子表达得特别准确有力,也可以从句式变换中琢磨原因,从而揣摩到作者使用语言句式的精妙;三是有些文章,作者特意增加了某些词或句子,删减这些词句,再与原文对比,看看效果有何不同,进而理解作者的苦心。学习时,如能经常这样变换思考,将会受益匪浅。

现代作家陈建功也曾提出一种称作“三换作文法”的典型变换学习法。所谓“三换”,就是“换一个说法,换一个想法,换一个写法”。

“换一个说法”,就是要尽量地避开常见的、习惯的说法,努力说出与人不同的新鲜味。例如,写人物的语言,要表其谦逊则尽量含蓄,表其豁达则尽量快捷,表其性格内向则尽量折射出其心理过程,等等。

“换一个想法”就是要避开常人容易想到的观点,力求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经常“反弹琵琶出新意”。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对许多“成见”、观点、成语等的认识都可以另辟蹊径,寻找符合时代精神的新意。

“换一个写法”,关键是个角度的问题。同一则材料,可生发出不同的主题。如同两张照片所拍的背景一样,人物也一样,由于摄影师的角度不同,表现出来的主题也就不同。写作也像拍照一样,要多角度选择“镜头”。

运用变换学习法的核心在一个“新”字,只要能推陈出新,就可以大胆创造。这种方法不仅可用于作文,而且可以用于阅读与学习。

3.变式学习

变式学习是指在学习抽象材料,特别是在学习概念时,不断变换直观材料或事例,以便让其中的本质属性显现出来并保持恒在。变式学习法能够帮助学习者把握同类事物所独有的共性即本质属性。

采用变式学习法,首先要多设想。其次要注意日常概念对所学概念、原理的影响。研究表明,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当日常概念的含义与所学概念的内涵基本上一致的时候就是积极的,反之则是消极的,特别要注意后一种情况。比如“垂”在日常生活中的概念总是下垂,是由上而下的,而我们在初中学习几何课中“自线外一点向直线作垂线”的时候,想想看是不是有不少人只能理解点在上方、线在下方的情况,而认为点在下方时作垂线是不可能的。由于人们往往通过日常概念去理解、掌握所学的概念,因而防止日常概念泛化显得特别重要。这就要求用变式学习法,多变换几种典型的事例与直观材料,使学习内容的本质突现出来。

4.变化练习

变化练习是指在学习和练习中要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如视、听、读、写等。采用何种方式应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教材的特点来决定。

在学习无意义或较少意义的教材时,可多采用出声朗读、笔写等方式;

在学习富有意义的材料时,则采用内心思考、默读等方式较好。不要总是单纯地使用一种方式,以多种方式变换或综合使用为宜。按巴甫洛夫的学说,仅靠一种器官进行活动,大脑容易产生抑制;各种方式交替使用,不仅可以引起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大脑的活动性。变化式练习的另外一层含义是要求具体例子的多样化,通过练习多样化的习题能巩固基本知识,提高基本技能。

5.变换角度

所谓变换角度,是指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多起点、多指向、多路线、多焦点的思考学习。一般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暂时的思想障碍,绞尽脑汁、苦思冥想仍不得要领时,可及时地改变一下思考问题的角度,脱离原来的思路,另辟蹊径。甚至把自己设想成一个带有怀疑眼光的挑剔者,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契机。

(2)检验问题答案的可靠程度时,可从不同方面对照检查。有时,从一个角度来看是对的答案,换一个角度则可能是错误的答案或不甚精确的答案。因此,当得出初步结论之后,若进一步从其他角度思考问题,则可以对答案或结论加以必要的检验。

(3)为了发展多维型思维可以有意设置矛盾情境,以引发多向地思考问题。例如。选择一些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且有代表性的问题,使问题本身有较多的能够做多角度思考的因素。

角度变换法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获得一种茅塞顿开的体验,同时对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也极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