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烟花三月的繁华都市
15159200000022

第22章 哈尔滨,兴建之初 繁荣之始

哈尔滨素有“冰城”、“天鹅项下的珍珠城”、“冰城夏都”、“共和国长子”、“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等美称。它总跟冰雪的世界联系在一起。

哈尔宾全市面积5.31万平方公里,辖8区7县,代管3个县级市,陆地管辖面积是中国省辖市中最大的。户籍总人口1063.5万人,其中市区人口587.9万人,其管辖总人口在省辖市中居第二位,而且作为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不仅是管辖面积大、人口众多的特大城市,也是东北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历史的根源

哈尔滨来源于女真语“哈喇宾忒“哈喇宾”“阿勒锦”,汉译为、名誉、荣誉、光荣等含义。还有一个说法是,哈尔滨本意是“天鹅”,来自女真语天鹅的摹声词,原始语音是“galouwen”,即“哈尔温”,无论哪种说法,都证明哈尔滨和女真族有着很深的渊源。最早在5000年前,就已经有哈尔滨古迹,在金国时候真正以城市出现,金、清两代王朝就是在哈尔滨阿城市发祥的清末民国前后,俄罗斯入侵,哈尔滨的大发展应该正是由此开始。阿城市当时称上京,公元1115年金国在此建都一开始,哈尔滨只是一个只有12条狗的驿站,到1896年的时候也才只是人数不多的几个小村庄,而此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才改变了它的命运。1896年是哈尔滨作为城市的起点,也是它命运的转折点。

传奇的现在

20世纪初开始,到20年代末,中东铁路建设,英、美、法、日、俄等30多个国家的资本家在哈尔滨开设了商店、洋行、工厂等,有16个国家还在此设立了领事馆,随着工商业及人口在哈尔滨一带聚集,哈尔滨成为东北亚国际贸易城市。

哈尔滨如今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来源大省,被称为中国的“北大仓”也是中国第六大长河松花江上的主要港口,每年都有很多货物从这里运出,销往世界各地。哈尔滨中国内陆第八大港口之一的太平国际机场,每年运输300多万人次。其汽轮厂、锅炉厂、轴承厂在全国享有盛誉。那里的建筑也是名声在外。在短短的100年内,他们就把欧洲300多年的历史精华吸收为己用。这大大促进了哈尔滨旅游业的发展。

城市地标

人民防洪胜利纪念塔,于1958年10月落成,位于哈尔滨两条黄金建筑线——松花江道里段和中央大街交口处,它前面是百年名街,后面又靠着松花江,西侧是斯大林公园,东侧有滨州铁路桥,是哈尔滨最优的地段。这样的地利使它成为地标占了先机塔高22.5米,由塔身和回廊组成。塔身是圆柱体的,附属的回廊是半圆形的。用块石砌成塔基,有堤防牢固、坚不可摧的意旨。而塔基前的喷泉,塔座下部的两级水池,象征惊涛骇浪的江水被哈尔滨市人民用勇敢和智慧驯服而细水长流,变成兴利除患、造福人民的幸福之水回廊高7米,长达35米半圆的古罗马式回廊环立着20根圆柱,圆柱上端有环带连接,谐调壮观的,象征着20世纪的哈尔滨人民团结一致,坚不可摧,堤防牢固,坚如磐石。塔顶为由知识分子和工农兵形象组成的圆雕,表现了战胜洪水的英雄形象。而塔身的浮雕向人们展示了了当年战胜洪水的生动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