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烟花三月的繁华都市
15159200000009

第9章 南京,江南烟雨中的王气与文气

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南京,在千百年来的历史文明中被不断催生、蜕变,孕育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痕迹。你可以揣摩,你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这段话出自《南京》一文,作者为著名的文学家朱自清先生,而这正是他在游历南京后,写下的对南京的评价。

历史的根源

南京在北京之前就已经是中国古都。它所处的位置高山,深水,平原皆有,属于一美善之地。这种集高山,深水,平原天工于一处的佳境,在世界诸多大都市都难以寻觅。但是,也正是这种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佳境让南京在历史上既受益又罹祸,多次遭受兵燹之灾,却又能从瓦砾荒烟中慢慢站起重整繁华。这里也通常是汉民族择作为休养生息的地方,大明、民国二次北伐成功均是生息于此。南宋初立时,宋高宗迫于舆论定行都为金陵。太平天国以驱除异族统治为动员基础定南京为都。所以南京在中国历史上地位特殊,也很富有价值,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是朱偰先生在比较了金陵、长安、洛阳、燕京四大古都后所言,是对南京极高的评价。

传奇的现在

南京是江苏省省会,副省级城市,江苏省第一大城市,华东地区第二大城市,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华东),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同时它又是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重要创新基地,长江航运物流中心,现代服务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中心,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城市,滨江生态宜居城市……这一系列的盛誉都在书写着关于南京的每一个传奇。

南京的化工、电子生产能力位居在国内第二,车辆制造规模居第三位,这里是国家重要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南京建立了立体化、全方位、大运量的交通运输网络,使其成为国家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现代化的通讯体系,公路、铁路、空运、水运、管道齐全的五种运输方式更是让南京如虎添翼。这里还是国家重要的高教、科研基地,拥有一批国内一流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因此也就无愧于全国四大科研教育中心城市这一称号了。

城市地标

到了南京,必须要到中山陵,它是中国近代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伟大的政治家孙中山先生(1866~1925)的陵墓和一些附属的纪念建筑群。中山陵坐北朝南,以牌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为主要建筑,这些建筑都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整体面积达到8万余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