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消逝地下的沙海古城
15159500000041

第41章 东方“庞贝城”——尼雅

二十世纪初有一座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缘尼雅河畔的古城遗址被英国人斯坦因发现了,并且有封存了千年的各种珍贵文物被挖掘出来。后来西方学者十分震惊地发现,这个遗址就是被称为东方“庞贝城”的尼雅遗址。也有人认为,中国史籍中记载的西域36国之一的精绝国就是斯坦因所发现的尼雅遗址。

古城传奇

尼雅遗址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腹心地区——尼雅河尾闾。1901年斯坦因首次发现了该古城,后来在1906年他又再次调查发掘了该遗址,两次发掘调查使得该古城有53处废址被发现,除此之外还有721件卢文木简、数件汉文木简和木牍,各种乐器、毛织物、丝织品、武器、家具、工艺品、建筑物件以及稷、粟等粮食作物。斯坦因公布考察成果后,全世界都轰动了。因此世界轰动后,美国人亨延顿,日本人桔瑞超等亦先后来到此地进行考察,并且斯坦因在此后又来了两次。

来尼雅遗址考察的专家学者称这里为“东方的庞贝”。英国人斯坦因最早发现了这里,他在尼雅遗址收集了大量珍贵文物如汉代文书以及钱币、陶器木雕,这样的事迹使得世界考古界大为震惊。也因为这个英国人,人们渐渐重视起这个被人遗忘在茫茫黄沙中的遗址。但是一直以来这个古遗址的准确名称并不能被人们准确地判定,直到后来有几枚汉简在遗址中被发现,人们才确定这里就是传说中的“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国家——精绝国。从分布的范围可以看出,当年这座“东方庞贝城”具有一定的规模。

历史迷雾

所谓“西域三十六国”,是指西域被西汉政府控制时,一共有三十六个小国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人们对这三十六个小国的统称就是“西域三十六国”。但是岁月迁移,由于战乱和生态变化,“西域三十六国”中一些国家慢慢发展成为边塞重镇,国家活力得以发挥,另一些则由于种种原因,被塔克拉玛干的茫茫黄沙淹没,不复存在。

由于处于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尼雅是一个殷实和富庶的国家,但也因此慢慢成为周边势力争夺的目标。后来因为战乱,在公元3世纪前后精绝国就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唐玄奘曾经在精绝国消失四百年后前往印度的时候路过精绝国遗址,记载了当年这个地方的情况。他写道:“媲麽川东入沙碛,行二百余里,至尼壤城,周三四里,在大泽中,泽地热湿,难以履涉,芦草荒茂,无复途径。唯趋城路仅得通行,故往来者莫不由此城焉,而瞿萨旦那以为东境之关防也”。这段描述成为关于精绝国的最后一段记载,精绝国作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慢慢地消失在历史舞台上。

史上有记载,在东汉末年的时候,汉朝之间走向下坡路,国力衰竭,汉朝的官兵也从西域撤离。不管是中原还是西域都陷入了弱肉强食的分裂与战乱中。作为弱小的国家,尼雅最终淹没在这血腥的厮杀中。

今日古城

新疆博物馆等单位在解放后对尼雅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抢救性清理。新疆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就是1959年发掘的东汉夫妇合葬墓。墓中的两具干尸和一批珍贵文物被发现,在墓里还发现了蓝底卉染棉布残片和棉布裤,成为了迄今为止我国最早棉织物。

有关专家在1995年对尼雅遗址又做了一次探索,这次探索出土了丰富的文物,并且这些文物大部分是保存完好的,这大大震惊了中国乃至世界考古界。大量保存完好特色鲜明的织锦和写有佉卢文的木简函牍是这次考古价值最高的发现。其中还有纹样瑰丽流畅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些织锦质地厚实,色彩艳丽,这在世界上是十分罕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