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消逝地下的沙海古城
15159500000049

第49章 亚述古城尼姆罗德

亚述古城尼姆罗德在公元前717年前的150多年间一向是亚述帝国的首都。尼姆罗德和建筑物高大宏伟,高大的城墙建在泥土筑建的平台上,以亚述女王亚巴、巴尼图和亚塔利亚的王室陵墓闻名于世,吸引了很多考古学家前来考察。令考古学家非常感兴趣和重视的是,王室会客室拥有很多做工精致、样式精美的象牙雕刻品。

古城传奇

亚述古城尼姆罗德历史悠久,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4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亚述古城是亚述帝国的首个都城,是非常重要的国际文化和贸易交流的平台。作为帝国的宗教都城,尼姆罗德同阿舒尔神紧密相连。亚述古城最后被巴比伦人攻占,但是在公元1世纪和2世纪帕提亚时代经历了短暂的复兴。当时尼姆罗德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底格里斯河的特殊地带上,位于雨水灌溉农业和人工灌溉农业的交界处。

德国考古队在二十世纪初期来到尼姆罗德发掘,发现其内城有圆墙围护,周长4公里。城东滨底格里斯河,阿达德尼拉里一世(公元前1307-前1275年在位)曾经在此建立大型码头。城北有底格里斯河河湾及悬岩作为屏障,森纳谢里卜(公元前705-前681年在位)在此建立很多有凸出扶壁的城墙和名为穆什拉鲁的突出的港口要塞。其中口要塞是粗石砌成的半圆形塔楼,这种建筑式样被认为是森纳谢里卜所首创。最古老的宫殿为沙姆希亚达德一世(公元前1813-前1781年在位)所居,后来成为墓地,居民区大部分分布在城市的西北方向。除此之外,塔庙及其它遗址也有出土。亚述城破时虽惨遭劫杀,但到公元前140年帕提亚(安息)王国兴起时,还有部分居民,再往后开始日趋荒芜,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

亚述文化既有西亚各国(主要是巴比伦)的优点,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特点。亚述时期的宫殿、神庙和其它建筑都非常宏伟。建筑物上的浮雕有很高的艺术水平。亚述巴尼拔所建尼尼微王家图书馆,藏有大量泥版文书,包括宗教神话、艺术作品、天文、医学等,是研究亚述历史的重要资料。从亚述城出土的遗物有石雕、圆筒印章、各种石板以及首饰、武器、金属碗等。出土的记有亚述王名和最高官名的铭文表,载有亚述历法,是研究亚述王朝更替和判定年代的重要史料。

历史迷雾

作为古亚述王国的首个都城,尼姆罗德同时也是古亚述人的主神阿舒尔的神宫所在。因此,亚述古城的地理位置上及居民数目虽然比不上其它城市,但它仍然能长时间成为亚述帝国的都城,甚至连帝国的名称都用这个古城的名称为名。就算在帝国迁都后,仍然有很多居民住在这里。直到公元前614年,尼姆罗德遭巴比伦人破灭,此后沦为荒废,湮没无闻。

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古代幼发拉底河下游地区(即现在的伊拉克)的古代苏美尔人最古老的名城之一——乌尔城,曾建造了雄伟的亚述古庙塔或称“大庙塔”,此塔被后人称为屋顶花园的发源地。20世纪20年代初期,英国著名的考古学家伦德·伍利爵士在发掘这个建筑物遗址时,发现该塔3层台面上有种植过大树的痕迹。这些金字塔式的人工山是古代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城市的重要特征。亚述古庙塔首先是一个大型的宗教建筑,第二才是用于美化的“花园”,其中有层层叠进并种有植物的花台、台阶和顶部的一些庙宇。然而后来蒙古骑兵彻底摧毁了这些古代文明的遗产。

今日古城

亚述古城的名称来源于亚述帝国的最高神,也是帝国的保护神“亚述”,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遗产,但由于当地局势混乱,也被联合国认为属于危险的遗产。1847年以来,英国考古学家开始挖掘亚述古城,不过大部遗址仍未被开发。34座寺庙中,已挖掘的树木不到1/3.但是考古学家相信,出自公元前13世纪皇家工坊的伟大艺术作品仍然埋在地下,水坝泄洪会将之毁灭。大英博物馆首席权威寇蒂斯说,亚述古城“可以说是近东最重要的考古遗址,一旦被淹,造成的损失可能超过1970年阿斯旺水坝造成的损失。”反萨达姆的流亡组织“伊拉克民族议会”领袖查拉比说,萨达姆正在用马侯尔水坝计划进行文化勒索,因为受到威胁的古物不单是伊拉克人民的遗产,也是属于全人类珍贵文化。从1898年亚述古城已经被德国考古学家发掘,从1903年至1913年工法军出约16,000片楔形文字泥版,其中大多数保存在德国柏林的佩加蒙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