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城古城原名淳安县城,它历史悠久,可追溯到1800年前。据古籍记载: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东吴大将贺齐征战山越,平定黟、歙两地,将黟、歙从丹阳郡(今安徽宣城)划出,建立新都郡。在歙县东面的叶乡设始新县(淳安最早县名),在歙县南面的武强乡设新定县(遂安最早县名)。孙权下令贺齐担任新都郡太守。
古城传奇
贺齐任新都郡守时间很短,只有三四年,但是他爱民如子,淳安百姓拥护他,立庙祀奉他,编成民间故事歌颂他,尊称他为“贺老爷”,当时贺齐在淳安真是无人不晓,妇幼皆知。据明《嘉靖淳安县志·秩官条》,首篇记载有:“历代职官,善政善教卓著者,惟贺齐太守,立功斯土,实淳之有淳所由始,邦人至今戴其德异於他守,故特书于名宦之首。”其实,贺齐任郡守时间不长,《三国志》中有记载: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吴郡余杭民郎稚起贼,聚集数千人,孙叔令齐出讨之,即破稚。十八年,征豫章,讨贼平之。二十年征合肥……”但根据淳安的民间传说:“当时民间失火,火势很大。贺齐以身作则,带领官兵救火被火烧焦脸面,火毒攻心而亡。淳安百姓为了纪念这位为民救火牺牲的好官,就在城东城西建了两座贺老爷庙,建造了贺老爷的神像,并特意将脸涂成黑的。
历史迷雾
宋朝是贺城建城以来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原因之一是是郡城迁往梅城,雉山县从西隅陆家埠迁入贺城;其二是在方腊起义后,统治阶级加强了人文教育,加强治理,四次更改县名;分别是还淳、清溪、淳化、淳安,要求淳朴安宁。皇帝推崇孔子,尊循儒学,并遣有识之士莅任牧民,培育人才。仅仅根据《嘉靖县志》的不完全记载,宋代淳安知县26人中,有9人兴建重修过孔庙、儒学和书院。元朝末年,贺城毁于兵燹,明洪武年间得到重新修筑。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9年),淳安知县海瑞修建6座城门,分别是:澄清门、振德门、还淳门、环翠门、孝义门、巩安门。海瑞还建起城楼来加强辽望。据清康熙《淳安县志》记载贺城“东面濠上,西面临谷,南枕新安江,北连冈阜。”然而在1953年的贺城地图上,已不见贺城的城墙。
今日古城
贺城的“贺城拉狮”非常有名,主要在原贺城、茶园、汾口等地流行。刚刚解放时有几十支拉狮表演队,几百位民间艺人,每到节庆时机都热闹非凡。1959年因新安江水电站建设,大多古城镇被淹没,大部分拉狮表演艺人搬到江西和安徽等地,只有很少留在贺城。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今狮表演几乎只保留在一些老年人的记忆里,现在在淳安的拉狮表演艺人已经很少,贺城拉狮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濒临失传的贺城拉狮亟待拯救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