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消逝地下的沙海古城
15159500000004

第4章 轮台,历史中的灰烬

古代的诗人曾经对轮台古城作出记载,比如“轮台东门送君去”、“尚思为国戍轮台”、“轮台九月风夜吼”……轮台曾经是西域36国之一,存在两千年前,于可是为什么它在很早的时候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呢?古城中还依稀可见碳灰,这些碳灰和轮台的变迁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古城传奇

仑头城是轮台古城的别名,位于荒漠平原上的红柳丛中,具体位置在轮台县城东南21公里的大道南乡喀拉塔勒河下游。这是一个每边长230米正方形的古城。有一个占地4亩的由大土坯垒砌的建筑物立于城中,虽然这座建筑物已经坍毁了,但是还能依稀分出正厅和厢房。通过观察可以看到在散乱的土坯上覆盖着一层厚薄不均匀的红色灰烬,因此很明显轮台古城是被焚毁的。“奎玉克协海尔”是当地人对轮台城的叫法,大概意思是“灰烬中的城”。

《史记》和《汉书》曾经记载到:为征服匈奴,汉武帝从汉太初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02年开始,派贰师将军李广利两次讨伐大宛国。路经仑头国都仑头城发生在在第二次远征讨伐途中,当时因为仑头城闭关不提供粮草,李广利率部攻破这座城池,并且于公元前101年焚毁了这座城,仑头城从此消失。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黄文弼先生在1928年的时候到这里考察,根据对出土文物的研究,他认为汉代西域仑头国的都城仑头城就是现在所说的轮台古城。

历史迷雾

轮台是古民族语言的汉字谐音,原音为维吾尔语“雕鹰",意思是俯视地图。由于位于汉轮台古地,轮台因此得名,但轮台也称布古尔。侧卧于新疆腹地的天山南坡的轮台有维、回等7个少数民族,头枕山巅,腰卧绿野,脚踏塔里木河。

地处西域中部的古轮台国曾经是丝绸之路北道要冲,在汉代的时候它是西域36国中的城邦之一。汉太初三年李广利把轮台国给灭了,但是轮台国在汉宣帝本始二年又复国为乌垒国。西汉神爵二年(前60年),西域都护府在轮台境内被设置,经过了72年的岁月,统领了西域各国。唐代的时候这个地区属龟兹都督府乌垒州,在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改置轮台县,到了民国时期先后隶属阿克苏道和焉耆专区。新中国建立以后,也就是1960年,该地区又隶属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众多的汉唐古城遗址、古代墓葬以及伊斯兰文化遗物分布在轮台县境内。

今日古城

早在公元前60年,西汉政权就在轮台设立统摄天山南北的西域都护府,这也是正式将新疆列入中国版图的标志。轮台还是自古以来古丝绸之路的中心,如今的轮台早已成了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的主战场和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这里有20多种国家级保护动物,220.8万亩的森林面积和1507万亩的草场面积,还有第三纪活化石——43.6万亩的天然胡杨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景观十分独特。

由于在这里可以看到壮美的世界级胡杨林保护区、神奇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景观、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母亲河和世界最长的沙漠公路,这些壮美的自然景观、众多的历史古迹和欢乐无比的民族风情使得轮台每年都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前来欣赏,惊叹大自然和人类历史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