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别为小事误了孩子未来
15161700000044

第44章 孩子也要具备合作精神

点到为智

与人合作是孩子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课题,这种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孩子今后生活的效率和质量。

现代社会在要求人们进行激烈竞争的同时,又需要人们进行广泛的多方面的合作。人在社会上,如果缺乏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合作的能力,那么,他不仅在事业上不会有所建树,就连适应社会都很困难。只有学会合作,才能求得生存,求得发展,这不仅使用于个人,甚至也适用于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只有学会了合作,才能在激励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捉过螃蟹的人也许会有这样的经验,如果把一只螃蟹放在篓子里面,很快它就会爬出来,如果多放几只,无论它们怎么在篓子里面挣扎,无论它们怎样执著、坚毅,都爬不出那个篓子的口。这倒不是因为这些螃蟹不会选择路线,也不是因为它们动作笨拙,而是它的同伴们不容许它爬上去。你看每当那只企图爬出篓子的螃蟹,就要爬出来的时候,别的螃蟹就会争相拖住它的后腿,把它重新拖回到篓子里。

但是,有一种动物——黑蚂蚁却演绎出迥然不同的故事:酷热的天气,山坡上的草丛突然起火,无数蚂蚁被熊熊大火逼得节节后退,火的包围圈越来越小,渐渐地蚂蚁似乎无路可走。然而,就在这时出人意料的事发生了:蚂蚁们迅速聚拢起来,紧紧地抱成一团,很快就滚成一个黑乎乎的大蚁球,蚁球滚动着冲向火海。尽管蚁球很快就被烧成了火球,在噼噼啪啪的响声中,一些居于火球外围的蚂蚁被烧死了,但更多的蚂蚁却绝处逢生。

这两则关于动物之间团队合作的故事相映成趣,说明这样一个道理:掣肘,易事难为;携手处,难事可成。螃蟹善于“拖后腿”,但最终会让自己也成为人们腹中的美味;蚂蚁的“抱成团”却与此大相径庭,这一抱,是命运的抗争,力量的凝聚,是以团结协作的手段,为共渡难关,获求新生所做出的必要努力。无此一抱,蚂蚁们必将葬身于火海;与人合作则使它们的群体得以延续。

记得有一位学者总结的生活逻辑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常常也帮助了自己,一个善良的人,乐于助人的人,不知不觉中已为自己筑起了一道美丽的台阶,幸运之神就在台阶的另一端向他微笑。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合作,人人都离不开合作。大到“神州六号”发射成功,背后凝结着无数人的共同努力和奋斗,小到一期期令人赏心悦目的墙报作品“问世”,包含着设计者和制作者的协调配合……与人合作是孩子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课题,这种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孩子今后生活的效率和质量。

然而我们发现,在独生子女比例相当大的今天,孩子们都视学校是一个竞争的场所,大都缺乏合作意识,缺乏与他人相处和交往的基本技能。当今已经进入了互相合作、和谐发展的时代,事实说明,许多天才并不是输在智慧上,而是败在了人际关系上。可以说,一个不善于合作的人就不是一个现代人,一个不会与人合作的人终将一事无成。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指出:一个缺乏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人,其职业生涯、人际关系以及爱情婚姻方面都会出现严重问题和遭到失败。所以,从孩子懂事时起,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能力。

合作对于孩子的社交能力的培养有积极的作用。儿童体育教育专家Steve Grineski先生经过调查发现,孩子在进行合作时会运用的社交技巧有:倾听他人;解决冲突;支持及鼓励他人;轮流参与;向他人表达胜利的喜悦,及向他人说明批评性意见的能力。相互合作还能能增进合作者间友好的感情。当孩子们有机会合作达成共同的目标时,无论是玩角色配合的游戏还是叠罗汉,每个孩子都很清楚他们在为共同的目标贡献一份力量,每个角色对于结果成败都是举足轻重的,因此孩子们在扮演自己的角色时都会全力以赴。在活动中,他们也将学会容忍不同的意见,接纳其他孩子的相同和相异之处。

孩子将来要走向社会,成为一个社会人。现代社会需要合作精神,合作是一个团体成功的根本。因此要让孩子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使孩子在集体活动中自觉地意识到与他人真诚合作的必要性。

那么,父母应试如何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呢?

1.鼓励孩子参与有利于产生合作关系的活动

父母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或支持孩子多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和有益的社会活动。比如可以让孩子玩一些诸如共同搭积木、拼图等需要协作的活动;可以鼓励孩子参加俱乐部的活动,在那里人们可以公开参与活动,不会相互排斥,大家相互平等,不受歧视地共同参与;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学校内部举行的合唱、舞蹈、戏剧表演等内部活动。通过这些有意义的活动,可以增强孩子的集体观念,使他们大集体活动中养成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品质。而且,孩子们在合作性的活动中得到的经验教训也将是极有价值的:他们在活动中能够懂得每一个成员在集体中都有其相应的作用和位置;集体合作一般来说总比单独行动要好;团队的合作可以弥补个人的某一缺点和技能的不足;集体成员的角色应因时因地相互转换等。

2.让孩子学会悦纳别人

悦纳别人,就是指让孩子从内心深处真正地愿意接受别人。实际上,合作是双方长处的珠联璧合,也是双方短处的相互遏制。只有双方相互认识到了对方的长处,欣赏对方的长处,合作才有了真正的动力和基础。父母要经常和孩子讲“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能因为别人有这个缺点或那个毛病,就嫌弃、疏远别人,要教育孩子多看看别人的长处,并诚心诚意地加以赞美。

3.教孩子学会分享

如果孩子凡事都自私自利,斤斤计较,那么他就难以与别人友好相处,更谈不上相互进行合作了。因此,父母有必要让孩子学会慷慨大方,体会到分享的快乐。当孩子较小时,父母就应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当孩子手中拿着玩具时,父母可拿着一个画册,然后温柔地、慢慢地递给他画册,并从其手中取走玩具。这样通过反复训练,孩子便学会了互惠与信任。

4.鼓励孩子交朋友

有些父母不肯让孩子交朋友,怕孩子学坏,这将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我们不但要允许孩子与人交往,还要鼓励孩子与自己意见不同的孩子交往,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在孩子交友的过程,还要教育孩子信赖朋友,珍惜友谊,不要轻易地怀疑、怨恨、敌视他人,不允许无故欺侮弱者。

孩子合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只有通过父母与老师的共同努力、不断引导,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具有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人。

小事也很重要

要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父母应为孩子做好与人合作的示范。父母应该作到待人宽厚,对家庭成员,对邻居,对同事都要热情、平等、谦虚、礼貌,并能互相帮助,相互合作。这些生动而又直观的形象“教材”能在潜移默化中逐步移入孩子的精神世界,使他们在与人合作时,自觉地把父母的言行举止作为效仿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