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高血压调治养护手册
15165400000103

第103章 要学会自我调整降压药

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治疗,但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有些患者不可能随时随地的就诊,所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除了按照医生提出的治疗方案服药外,有时还要根据患者血压的实际变化、病情的好坏,需要随时随地进行适当的药物调节。

从临床实践来看,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若出现以下二种情况,可进行药物的调整:

情况一:虽然按医生建议仍在服药治疗,但患者的降压效果不明显,血压仍然持续在原来水平,或者有的患者遵医嘱服药后,血压不但不降,反而升高,并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

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有以下几种解决方案:

1.患者可以调整药物,如原来使用单一药物降压,此时将药物加服1次或多次,直至血压降至理想水平。

2.有时为了立即奏效,患者可临时加服或舌下含化消心痛一片,无消心痛时口服心痛定也可。

3.如果原来已按医嘱进行阶梯疗法服药时,也可采用加服其中的一种药物,用量和加服的次数要根据病情、症状来定。但原则上需从小剂量少次数开始,逐渐增加,直到血压恢复正常后再恢复原治疗方案。

4.如果病情变化较大或自行调节药物后疗效仍不明显时,应请医生诊治,不可延误病情。

情况二:在治疗过程中,如果血压下降较快,同时伴有头晕甚至晕厥等脑部缺血症状时,应积极寻找原因。

这时患者,可以采取以下的调整用药方案:

1.假如因服药等治疗因素引起,应暂时将部分或全部药物停服,观察血压及病情变化。

2.如果是非药物或治疗因素引起,如由于精神刺激、运动方式不正确或运动量过大等因素引起,应尽快解除这些不利因素,血压和症状也就逐渐恢复正常。

专家出诊:

Q:高血压病患者家庭用药时,需要自备血压计吗?

A:在高血压病患者的家中,需要自备血压计,而且患者及其他家庭成员应学会正确地测量血压,观察血压变化,判断治疗效果,同时适当地调节药物品种和剂量。

自我进行药物的调节时,首先应对病情有详细的掌握,对药物性能要了解,而且还要严密监测血压和病情变化。另外,若自行调节2天后,血压及症状仍无改善甚至于病情加重时,应尽快请医生诊治或送医院治疗,不可麻痹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