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高血压调治养护手册
15165400000018

第18章 透析“白大褂效应”

什么是白大褂效应呢?它指的是到医院就诊的患者平时并无高血压病,而每次到医院测血压就偏高。可用24小时监测血压并参考心电图以及其他诊疗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正确判断病人是否患有高血压病。通常,测量血压时引起紧张和焦虑仍是一个经常遇到的问题。取非同一次测定的多个随机测量的血压值读数则可以减少这种防御反射和警觉反应。

在门诊每40分钟对病人测三次卧位血压,共四次。一般第一次读数为最大,但以后3次读数间差别甚微。而每隔5分钟测坐位血压1次,共6次。可发现前3次与后三次的平均值差很小。这种所得到诊室基础血压对减少防御反射或警觉反应来说有很大的价值。

某些患者仅在门诊室医生诊病时血压明显升高,不能错误地以为是顽固性高血压。这类患者如果根据门诊测得的血压而服用相应的降压药物,将会产生不能耐受的副作用甚至低血压。所以不主张用增加药物剂量去降低这种仅在门诊检测时的血压升高。

专家出诊:

Q:得了“白大褂”高血压,怎么办?

A:首先提醒这类患者,得了“白大褂”不要害怕,更不要情绪过激。这里建议这类朋友:

1.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并参考心电图及其他诊疗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可避免白大褂性高血压现象的发生。

2.另外有主张让这类患者在家自测血压,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高血压联盟认为家庭血压监测对高血压的确诊、疗效的评价以及鼓励患者遵守医嘱等较有意义,但如测量不准确可能会造成误解。

3.这类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不主张用增加抗高血压药物剂量去降低其血压的升高,主要采用非药物疗法进行治疗,引导患者稳定情绪,进行自我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