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高血压调治养护手册
15165400000066

第66章 常打太极拳有助于降压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保健方法,它同气功一样,均属于自我心身锻炼疗法范畴。实际应用表明,太极拳对增进人体健康,防治多种慢性疾病有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疗效更加明显。

因太极拳动作轻柔缓慢,且以意念引导动作,心境平静坦然,可使全身肌肉放松,故有利于血压下降。有人研究,高血压患者在打一套太极拳后,收缩压可下降10~20毫米汞柱,舒张压下降10~15毫米汞柱。上海同济大学体育教研室和卫生科曾组织61名高血压患者进行太极拳锻炼,并取得了较好效果,总有效率达82%。

一般认为,运动锻炼必须达到一定的运动量,即达到耗氧量的70%~89%时才会有效。据初步实验观察,结果发现简化太极拳锻炼的生理强度最大耗氧量是40%,而全套太极拳锻炼的生理强度最大耗氧量亦仅有50%,但临床上都能产生一定效果,如血压下降,症状缓解,心功能改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说明太极拳是一种独特的、负荷强度不大而又安全有效的保健锻炼方法。适宜于中老年和高血压等心血管病患者。

太极拳锻炼一般要求形正体松、舒展自然、匀缓圆活、连贯协调、全神贯注、用意轻运、吐纳适度、轻灵活泼、应将“意”、“气”、“形”三者合一、并贯串于整个锻炼过程中。但高血压者在练太极拳时,还必须特别注意以下两点,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首先,要用意而不用力。

打拳时注意力一定要高度集中,排除一切杂念,用意而不用力地以意识引导动作。也就是在做每一个动作之前,要先想该动作如何做,同时又边做边想下一个动作。这样“先想后做,边做边想”就能将意识与动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打拳中,还应全身高度放松,以使周身经络气血畅通无阻。

其次,密切配合呼吸。

太极拳的流派繁多,采用的呼吸方法各异,但就呼吸的生理学基础来看,一般都主张采用腹式呼吸,亦即利用隔肌的升降运动为主来带动呼吸。腹式呼吸要顺其自然,不要憋气,在配合具体动作时,应遵循“降呼升吸”、“进呼退吸”、“实呼虚吸”等原则,逐步做到深、长、细、匀、稳、缓、静等7种呼吸要求。有些太极拳师傅强调呼吸时要提肛,即收缩肛门括约肌,但因提肛须结合闭气,故高血压患者不宜采用此法。总之,呼吸一定要合乎自然,并紧密地结合动作进行,以达到圆活、协调、连贯的境界。

三“严”良语

患者可运用辅助打坐降压

打坐及其他非药物方法可以像药物一样有效地治疗高血压,而且比药物治疗方法更安全。打坐虽然有消除紧张与疲劳的作用,但只能使血压暂时降低。

临界高血压者可利用打坐来代替药物治疗高血压,在几个月时间内可能没有危险,但不能长时间代替。尤其对于血压更高或伴有器质性损伤的高血压患者,则不能用打坐来代替药物治疗,正确的方法是以药物治疗为主,打坐只是有益的补充。